建寧博客

地產、投資、生活、學習筆記及總結
個人資料
正文

股市投資的合理杠杆比例

(2025-07-20 10:07:45) 下一個

先不說高深的理論,試想一個簡單的問題:如果我們自己用馬金來投資股市的話,用多大的杠杆合適呢?

首先, 要考慮投資的可能回報率,用杠杆是來放大利潤,不是放大損失的,所以, 回報率必須要滿足一定的要求。

其次,得考慮借貸成本,如果利息太高的話,也是白搭。

另外,我們也得考慮股票的價格波動率,如果波動率太高,下跌幅度太大的話,有可能觸發Margin Call,那就壞醋了。

可見,可用杠杆的大小取決於三個因素:

  • 期望回報率
  • 利率
  • 價格波動率

而量化資金分配比例的凱利公式,用到的恰好是上麵的三個參數:

下麵,根據過去發表的一些論文和書籍中引用的曆史數據,我們來看看股市的最佳杠杆比例。

Victor Haghani 和James White在2023年出版的書The Missing Billionaires中的第23章中,用1927~2022年的曆史數據,回測了SP 500在不同杠杆下的回報率:

可見,單純從回報率來講,對SP 500來說,最佳杠杆倍數(Leverage Ratio)是2(也就是借1買2),其次是1.5, 如果倍數是3的話杠杆會起到負作用,4的話更差,5的話長期回報會歸零。

以上假定的借貸成本是T-bill利率再加1%, 非常接近於倍數基金加上管理費用後的費用。

Tony Cooper在2010年發表的題目為Alpha Generation and Risk Smoothing Using Managed Volatility的論文,給出了更多不同時期的曆史數據分析。比如,這是美國股票市場從1885~2009年回報率和杠杆的關係:

其它指數在不同時期回報率和杠杆的關係分別為:

當然了,凱利公式中的三個參數都是動態的,不是固定不變的,因而最佳杠杆比例當然也應該是動態的。其中,期望回報率可以用固定值,利率的變化也比較慢,隨聯儲會利率調整而緩慢變化,而價格卻是每天都在不斷波動。

一般在實際應用中,許多基金和投資者會選擇用過去20天的價格波動計算出波動率, 然後年化成年化波動率, 再帶入公式中,對杠杆的比例進行動態調整。

建寧 2025/7/19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