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滕王閣傳奇”評
現在的古裝戲拍實景的少了,用綠布特效的多,省錢嘛,就算是有一些肯花錢出外景的後期也會瘋狂加濾鏡,弄得實景看著不是綠汪汪的就是灰蒙蒙的,總之就是失真。前兩年喜歡過一陣聶遠,考古了他不少劇,看了一個他很早期的電影叫《滕王閣傳奇》,演的是唐初大才子王勃的故事,當時寫了影評,現在想來仍然覺得裏麵的景致人物非常美,非常有古韻,所以就把這篇舊文拿出來和大家共享吧。
這個電影應該是在零零年前拍的,一打開,VCD的畫質雖然不盡人意,但是鏡頭裏幹淨美麗的風景真是令人見之忘俗,山水樓閣全是實景拍攝,也沒有任何後期濾鏡,一路追隨著大詩人王勃遊山玩水,參拜先賢,登覽高閣,真的像是自己也到此一遊了一番一樣(一遊,一番,一樣!我寫了什麽??),實在是現在看太多棚景和動畫一樣的特效假畫了,回頭看以前這種樸實無花頭的電影手法才會發現返璞歸真的可貴。
人物與自然山水融為一體,真的是美,是我們親自登山涉水後才能看到的景色,這樣真實的自然景觀能讓人發自內心讚歎也會引起非常親切的共鳴,相比那些假山假樹假江假河,這裏的鏡頭圖畫處處都充滿了生命力,人物裝扮好往裏麵一站,甚至還沒有開始表演,我就感覺自己已經身處大唐了,馬上就要見到當時最負盛名的天才大詩人,這真是激動人心啊!
在一艘有兩層艙的客船上,透過艙內的竹簾看到一個穿著淡紫色束腰長袍的男子迎風站在船頭,江上的風吹的他的衣袂亂舞,寬寬的兩袖更是被風吹得鼓起,這是真的江風,有天然的猛烈和清爽,甲板上有人談詩,書童說作詩要問我家老爺,王勃轉過頭來,眉目俊朗,神采飛揚,這確是那個少年得誌,恃才傲物的神童啊!
王勃當時雖然已經名揚天下,但是年紀卻剛及弱冠,此人六歲能詩,十歲能文,十七歲才名直達帝聽,以一賦而得官,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官員。這樣傲人的履曆出現在人前的必然得是個神采熠熠,精神飽滿的青年,所以那時同樣年紀的聶遠還沒有開口隻是一個轉頭的亮相就讓人前一亮,豐神俊逸,堪配王家之珠樹。
說到詩大才子自然無需背誦前人古句,所以他跳下船頭回艙鋪紙寫了一首“長江悲已滯,萬裏念將歸”,然後欣然有得色伸個懶腰躺下睡了。。。額,這個劇估計導演就告訴聶遠照著恃才傲物的方向演,他那時演技也很簡單,動作表情都是衝著這個設定去的,加之他本身的青春朝氣,所以少年得誌天才詩人的銳氣有了,可是詩人厚重的文學情懷卻半點也無,從這個角度講是有型無神。比如這首《山中》思鄉情切,導演讓他寫完後開心的睡午覺了,這是很違和的。
這個劇是根據《三言》裏“風送滕王閣”的故事改編的,那個故事裏麵充滿了神話傳說的味道,劇裏削弱了誌怪的成分,添加了愛情元素,倒也還算生動有趣,王勃被馬當神用一江風送到了洪都滕王閣赴會,雖以齒幼列末席,但是在眾人都推辭作賦的時候昂然受筆,
這裏聶遠演的略急切了些,氣太盛,若看《滕王閣序》的內容,其實王勃還是很謙遜的,心情略沉重,走出景致後的抒情部分立意深遠。所以劇裏的這個恃才少年的人設真是太簡單直白了點。
大作寫就驚豔四座,大都督從輕視氣憤到刮目相看奉他為真天才也,說起來這篇賦創造了很多我們今天耳熟能詳的句子,比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然後本來準備在此會上大展文采的都督女婿不樂意了,這位有過目不忘之能,所以誣王勃這是抄的古人的舊作,根本不是自己寫的,為了證明這點他當場背誦了這篇剛寫好的賦。王勃立刻感歎說,君有楊修子健之能。這裏應有文人才子惺惺相惜的味道,
聶遠這時的表演眼睛裏有一點點感覺了,他似乎給出了那麽一點欣賞之色,但是應該說表達的還是遠遠不夠的,這時候他的演技還是非常非常稚嫩的,但是憑借俊朗的外形和身上逼人的朝氣和銳氣,他基本滿足了人們對於這個初唐天才詩人的想象。
這個劇的整體風格簡單直白,是民間傳說的感覺,也頗有古韻。
整部電影別的不說就是光看裏麵在真實山水和滕王閣中走動的人物就已經是一種享受了,就連那天然的一江風都令人陶醉,而且服道化配樂也都非常好,放在一起可謂幽幽古韻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