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體內藏有一個神秘的倉庫,那就是大腦皮層的記憶倉庫。這個倉庫宛如一座浩瀚無垠的圖書館,分門別類地存放著我們一生的點滴片段。
記憶庫中的信息並無雜亂無章,而是分層次分等級,井然有序。最上層的那些頻繁被喚醒的記憶,如同暢銷書籍,總是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觸手可及。而那些久未被翻閱的往事,則如塵封的舊書,靜靜躺在圖書館的角落,等待某一天被重新拾起。
有些記憶,在歲月的長河中曾如烈火般灼燒心靈,卻在時光的衝刷下逐漸冷卻,沉入記憶的最深處,仿佛從未存在。直到某一個契機,它才會被悄然喚醒,從塵封的角落中浮現,再度激起內心的波瀾。
前幾天,我讀到了博友碼農學寫字的博文《一個醫學生的成長》,她在文中提到女兒做實習醫生時親眼目睹了一位13歲病童因病不幸去世的經曆,當女兒在向自己家人們訴說著那一刻的經曆時,她眼淚奪眶而出,泣不成聲…
每一個醫學生和醫護工作者都要經曆死亡和學會麵對死亡。碼農在博文中講述她女兒第一次麵對病人死亡的經曆宛如一塊神奇的敲門磚,叩響了我的記憶倉庫底層的大門,一個產婦死在我手上那本塵封已久的舊書被我猛然重新翻閱,隨之,碎片的記憶浮出腦海…
那年我剛剛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不久,在一家婦幼專科醫院當一名婦產科實習醫生。有一天,我24小時值班,半夜三更科裏的電話鈴聲響了,是院總值班的電話:郊區農村一位產婦在家裏生孩子後大出血,產婦命懸一線,要求我們馬上出診去產婦家搶救。
一聽要出診搶救產婦,我的心就開始慌了,第一次出診搶救危急病人,我心中完全沒有底,有點不知所措。我用顫抖的手敲響二線值班醫生的門。
幾分鍾後,我與二線值班醫生,科主任秦醫生,還有一位護士帶上氧氣帶和急救箱坐上了醫院的救護車,鳴著警笛直奔郊區產婦的家,家屬騎著自行車在大路邊等我們。
這是一座平層磚瓦農舍,黑夜裏沒有看清房子的模樣,到達後,我們三位立刻被帶進房內一間臥室,室內燈光昏暗,窗戶用深色窗簾遮住,一股異臭味撲鼻而來。一張普通的木床上平躺著奄奄一息的產婦,臉色蒼白,沒有了意識,呼吸極其微弱。產婦的下身床上一大灘血跡,觸目驚心,床被和床單都被血浸濕,估計出血量相當的多。
我們來不及給產婦做基本的檢查,秦醫生迅速用雙手使勁在產婦的下腹部往下壓,這是子宮的位置,從體外先壓子宮止血,同時,秦醫生指揮那位護士立刻給產婦輸氧氣,打強心針,我馬上給產婦打點滴快速輸液體和靜脈使用止血藥物。
當時的我,已經被這恐怖的場麵嚇得都快暈過去,在暗淡的燈光裏,我呼吸急促,雙手發抖,開始給昏迷中的產婦打輸液針…休克中的產婦因大出血,血管根本找不到,我強作鎮靜,屏住呼吸,打了兩次都沒有成功。正當我再試一次的時候,產婦停止了呼吸,秦醫生立刻放開壓腹部的手給產婦做人工呼吸。
最終,產婦沒有搶救過來,靜靜地躺在床上,身體漸漸變冷,我的心也一點點往下沉。我站在床邊發呆了幾分鍾,頭腦一片空白。這時,家屬們撕心裂肺的哭聲像一把鋒利的刀狠狠地刺進我的心裏。我想看一看新生的嬰兒,順便檢查一下新生兒是否正常,但我沒有看到,可能被放在另外的房間。因為我們還在值班中,產房裏還有待產的產婦,不能在這裏久留,秦醫生安慰了幾句家屬,我們不得不離開了。
坐在返回醫院的救護車上,我心情非常沉重,默默無語,眼神空洞地望著車窗外,悲傷與自責像潮水般湧來,產婦才23歲,這是生第二胎,兩個年幼的孩子將來怎麽辦?我不斷的自責,如果當時我的動作快一點,打輸液針的技能再熟練一點,我迅速打好了輸液針,快速輸液,也許產婦還有生還的可能。可現實是,她終究死在了我的手上。
此刻,無聲的眼淚溢出了我的眼眶。
秦醫生看出了我在難過,50多歲的她像母親一樣安慰我,並對我說:“我們趕到時該產婦已瀕臨死亡,我目測產婦的失血可能超過2000ml,就算是當時輸液成功,也未必能換回她的生命。” 秦醫生事後檢查了產婦的胎盤,是胎盤脫落不全,部分胎盤滯留在子宮造成產後大出血。秦醫生說,該產婦應該到醫院去生孩子,不該在家裏生。
為什麽該產婦會在家自己生孩子呢?那個時候,中國還在極力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一胎化使得很多農村人加入“超生遊擊隊”的隊伍,他們冒著生命危險,選擇偷偷躲在家裏生第二胎、第三胎…秦醫生繼續對我說:“你剛參加工作,才開始經曆這種殘酷的現狀,很多農村家庭因此而要麽失去新生兒、要麽失去產婦、要麽母嬰雙雙失去,麵對這些悲劇,我們做醫生的也無能為力,我們無法阻止她們在家裏偷生。”
這是我從醫生涯中唯一一次產婦死在我的手上,這是一次刻骨銘心的經曆,曾經觸動過我的心靈。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它逐漸地被塵封,沉入記憶庫的最深處。讀了碼農的那篇文章,這塵封的往事再次浮現,那位產婦的模樣我至今還依稀記得。
從心理學上講,這是“記憶的觸發”,有時候觸發的記憶也會給人到來強烈的情緒反應,所以,我們要把握住自己的內心,不是每一次開啟塵封的記憶都是美好的。
我在國內當婦產科醫生期間,國內的計劃生育政策正在強製執行,我參與了很多很多的引產手術,那些想生二胎、三胎的孕婦不得不被強製性終止妊娠,有的孕婦被計劃生育管理人士和拿著槍的民兵帶到我們科室,她們當中,有的甚至是妊娠足月的孕婦。我一直不願意去回憶那些往事,很殘忍,很恐怖,也很血腥…
就寫到這裏吧,打住了。
這是“記憶的壓抑”,是一種自我保護機製,幫助人們避免麵對那些可能帶來心理創傷的回憶。
下麵這張照片不是一般的音樂會,最近,我二哥在重慶參加了他的老領導,前重慶市市法院院長的告別儀式,老院長的兒女有搞音樂的,院長去世後,兒女們以音樂會的形式告別父親,場麵溫馨而感人。
我今天翻唱一首老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這首歌旋律非常優美,戴上耳機聆聽很是舒服。
深夜花園裏 四處靜悄悄
隻有風兒在輕輕唱
夜色多麽好 心兒多爽朗
在這迷人的晚上
小河靜靜流 微微泛波浪
水麵映著銀色月光
一陣清風 一陣歌聲
在這幽靜的晚上
一陣清風 一陣歌聲
多麽幽靜的晚上
我的心上人 坐在我身旁
默默看著我不作聲
我想對你講 但又難為情
多少話兒留在心上
長夜快過去 天色蒙蒙亮
衷心祝福你好姑娘
但願從今後 你我永不忘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但願從今後 你我永不忘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謝謝大家閱讀和聽歌。祝大家周末愉快!
7/12 寫於台北
聆聽沈湘的歌聲,衷心祝願沈香忘卻不愉快的記憶,天天快樂!
“ 正是這樣的經曆,讓我們會更珍惜生命。” 說得太好了,我們經曆過,更加懂得珍惜生命。祝福若敏!
抱抱你,正是這樣的經曆,讓我們會更珍惜生命。
覺曉新周愉快。
寫下這篇真不容易。
“ 醫生醫病不醫命,並非都能妙手回春,有時會是束手無策。”你說得對,在一些疑難雜症和危急時刻,醫生不是神,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但隻要盡心盡責了,也就心安一點。
紫薇新周愉快。
“ 實習醫生碰到這種大出血的病人肯定是害怕,不知所措” 是的,那時才當醫生不久,業務能力也不夠強,見到這樣的危急情況真的不知所措,後來跟著秦醫生學習了很多,她一個非常有耐心的科主任,教了我很多臨床經驗。
祝小火花新周愉快。
謝謝汀蘭的暖心安慰,握手致謝。“ 計劃生育的年代不堪回首” 是的,那些年很多悲劇發生,失去了多少無辜的生命。
祝福汀蘭夏安!
“ 那些年荒唐的故事應該是發生了很多,隻是洗腦的作用太大了,至今都沒人質疑政策的問題。可憐了那些年遭受各種不幸的產齡婦女” 你懂的,現在國內雖然可以多胎化,而且還鼓勵多生,但是政府始終沒有對以前的政策有自省過,所以,沒有人敢質疑。
好秋新周愉快。
“ 一個民族如果不尊重女性,看低女性,打壓女性,是沒有前途的” 我非常讚同你的這句話,女性的社會地位應該跟男性平起平坐,女性有權利決定自己的一切。
祝南瓜蘇新周愉快。
“ 理解你,雖然生死離別是生命裏必須經曆的, 但是這些事是有社會背景的,底層國人生活不易”你說得對,國內很多低端百姓過得不容易。
“ 但是現在出事的概率小了” 是的,現在醫療條件比較好,加上現在的孕婦一旦懷孕就開始做定期的產前檢查,任何有可能造成難產的因素都可以提前預防和避免。而且,剖腹產手術越來越常見,所以,生孩子出事的很少。
祝小棒棒新周愉快。
“ 古時候大戶人家的女人生孩子特別容易難產,反而是田間的農婦因為長期勞作反而更加容易順產。” 星如雨說得非常有道理。以前大戶人家的女人嬌生慣養,懷孕後運動少,又吃得多,營養過剩,胎兒比較偏大,加上不運動,生孩子的時候很容易難產。而農家婦女經常幹活兒,有力氣,加上吃得不夠好,胎兒偏小,比較容易順產:)
祝星如雨新周愉快。
“ 古往今來:人們從不吝嗇將各種意寓美好的詞賦=獻給那些醫者仁心的天使,讚美醫者的愛心,讚美她們的善良,讚美她們的救死扶傷、、、” 大俠哥說得很對,醫護人員的職責就是救死扶傷,選擇這樣的職業之前就必須有這樣的思想準備,必須擁有起碼的醫德修養。很遺憾,現在國內很多醫生,尤其是年輕醫生,他們隻接受了醫學知識教育,卻忽略了自身的醫德品質修養。
感謝大俠哥一直以來的鼓勵和支持!祝大俠哥新周愉快。
你的歌唱得真好,“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是我年輕時最喜歡的歌之一。
用音樂來告別,真好!
沈香就是這樣一位富有愛心的白衣天使,她通過自己的責任,愛心,善良,讓醫者仁心的稱號變得貨真價實,向沈香致敬,為沈香點讚!
“ 在家生產特別是在衛生條件不好的農宅生孩子非常危險。”是的,你說得很對,本來女人生孩子就是在過鬼門關,如果在家裏生更是加倍危險,可憐的那些產婦啊,她們不能去醫院生孩子,躲在家裏,不幸沒有過完這一關。
江歌親一家還在LA度假,大寶的夏令營順利就好,他開心喜歡,隻是辛苦你了。祝福江歌親一家暑期生活愉快!愛你。
“ 產婦這樣大失血,得輸血” 雲兒是資深護士,說得很對。但當時情況緊急,在產婦家裏已經來不及輸血了,很悲催。
祝雲兒周末愉快。
“ 產婦大出血在醫院也有死的,別說在家了。女人生孩子的風險,這是最大的”是的,本來生孩子就是女人在過鬼門關,在家裏生孩子更是加大危險。
祝曉青周末愉快。
祝恩朵周末愉快。
“ 你喚醒了我的一個不願記住的記憶,不說了,”我非常理解你。抱抱生活。
祝生活周末愉快。
五月花周末愉快。
66親說得是,當初才當醫生就麵臨如此驚恐的死亡事件的確給心裏留下一些負麵陰影,曾一度害怕看到產婦產後出血。當然,工作幾年之後,經曆多了,見產後大出血也多了,在醫院裏能應對,心裏承受力也大了。
“ 沉香在醫院裏不得不同樣敬業地解決超生問題,那些細節回想起實在是太殘忍了。。。我想大部分的婦產科醫生在那段極其恐怖無情的時代,或多或少都會患上PTSD。” 66親說得是,當年政策下解決超生的悲劇事件太多了,很多情節比電影還恐怖,我真不願意去回憶那些過去。
是的,我後來改學生理學一方麵也是想自己從一些心理障礙中走出來,同時幫助他人。心理學對每一個來說真的很重要。
66親說得對,“超生遊擊隊”對那些家庭破碎的人來說完全笑不出來。他們為了超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祝66親周末愉快。
“ 昨天我在寫小說的時候還在想,沈香是否也碰到過產婦在引產過程中的這類事故” 藍山的小說越寫越精彩,你的故事也將出現引產的過程,好期待。我參與過很多的引產,有小月份的,比較容易,有大月份的,的確有些難度,而且孕婦的反應也強烈,甚至比順產還要艱難。不知道藍山筆下會是怎麽的引產…
祝藍山周末愉快。
“ 很多頂級醫生都有這種揮之不去的經曆,多年之後仍有內疚,總有what if..的情節。沈香不應該過分自責。產婦不敢來醫院生產,真正有不可推卸責任的是政府。” 我同意,政府的政策有一定的責任。
也謝謝李子聽歌和分享油管。這首歌用俄語唱,原滋原味更好聽。
祝李子周末愉快。
“ 醫生這個職業是神聖的,但是醫生不是神,雖然死亡有時不可避免,但是在當時的醫療條件和不人道的政策下,很多可避免的死亡卻可悲地發生了!”是的,當年的政策和醫療條件奪走了許多無辜的生命,的確令人痛心。
在意周末愉快。
“ 當年不讓多生,現在又使勁催生,實在是太魔幻了,可憐了那些因為過去的政策而不敢去醫院的失去生命的孕婦甚至胎兒。一聲歎息!”真的是,政策極左極右,不管百姓死活。那些隻是想多生孩子而離世的女人如今看來是多麽的冤枉啊!還有很多死去的新生兒,否則他們現在也是國家的勞動力呀。
祝麥子親周末愉快。
“ 我先生住在海島上的表妹也是因為生娃大出血去世,兩雙胞胎幸存,去醫院生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啊?人家先生的表妹在家生孩子而離世,生雙胞胎,更加危險。太不幸了,抱抱人家。所幸孩子存活下來,但從小失去母愛也是很不幸。真希望那兩個孩子在家人的嗬護下健康成長了。
祝人家周末愉快。
“ 我們做醫生的,麵對生死離別,也難免心被撕扯。即便想盡一切辦法,拚盡全力,依然無法將病人從死神手中奪回。那一刻,死神掐斷的不隻是病人的呼吸,也讓我們的心,瞬間沉了下去。” yy 也是同行,你這段話說得非常好,很認同,抱抱yy!
祝你周末愉快。
“ 原來香香還當過婦產科醫生啊,經曆豐富!” 是的,我在國內醫科大學畢業後就當婦產科醫生,初到美國後,陰差陽錯又當了幾年記者,後來又學習心理學…生命不止,學習不止:)
祝鹿蔥姐周末愉快。
“ 不要內疚,產婦是死在你麵前,不能說是死在你手上。”我記住了。握手致謝。
“ “我們無法阻止她們在家裏偷生”- 計劃生育的悲劇!” 是的,有太多這樣的悲劇,那些想多生孩子的亡魂們不知道如今她們怎麽去想?
林向田周末愉快。
“ 我的“台灣情結係列”就是看到陽明山擎天崗六角涼亭柱子上的對聯有感而發。有些往事並不如煙,隻是深埋在腦海深處,一經觸發就像揭傷疤那樣會痛,讓人不願意再去觸碰。”謝謝姐姐分享你的感受。我非常理解姐姐的心情,記憶觸發會給姐姐帶來內心的不安,姐姐就暫時放下,有的傷疤不能揭開。
祝姐姐周末愉快。
“ 覺得我們或許可以選擇 “記憶壓抑”,但真的無法控製 “記憶觸發” 。。。 。。。” 同意,選擇“記憶壓抑”比較容易做到,因為你是主動的選擇,而“記憶觸發”是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是被動的選擇。
西島經常選擇記憶壓抑做得好,有時候我們需要這樣做。
祝西島周末愉快。
“ 時代的一粒沙,打在個人身上就是壓垮生命的一座山。此言不虛。” 非常認同清漪園這句話,太精準了。當年的政策就是一座大山,壓在那些想多生孩子的人身上,許多人因此而失去生命。
清漪園周末愉快。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是老媽最喜歡的歌,你唱得真好,很治愈,回頭我讓老媽也去聽一下。”美菲兒媽媽也喜歡這首歌,我太高興了,能讓優雅知性的美菲兒媽媽聽我的歌,我受寵若驚。抱抱美菲兒!
是的,這樣以音樂的形式跟親人告別更令人難忘。
祝美菲兒周末愉快!
是的,所幸秦醫生當時給我了很多的心理疏導,讓我心裏好受一點,否則,我不斷的自責會留下心裏陰影。
“ 回頭看,中國的許多一刀切政策對國家和人民造成了無法修複的傷害,以前不許生,現在幾乎要不許不生了。美國也一樣,不是極左就是極右,受苦的是老百姓”你說得對,政府的極左和極右政策都對老百姓是極大的傷害。
迪兒周末愉快。
“ 通過文字洗練的回憶,讓我們看到上麵政策性的壓製,底層簡單粗暴的反抗,把沒有選擇的女人,活生生地擠壓在中間。。。生孩子挺過來,那是你的幸,挺不過來,那是你的命,反正推醫院去也要麵對鋼刀鐵鏟,強逼你做要命的大流產,到哪兒哪兒沒活路,死在家裏總算圓滿。。。” 采心說得非常精準,農村人特別不能接受一胎化,他們需要後人跟他們一樣種田種地,一個孩子,尤其是隻有一個女兒,對他們來說不可能接受的,他們隻能采取“偷生”來反抗政府的政策,在偷生孩子時,是活是死隻能聽天由命了。
“ 可曆史就是這麽顛三倒四。當年生孩子被批判,現在生孩子當模範;當時生了罰你錢,現在要生給你錢。”中國50年代的時候,是鼓勵多生的,後來計劃生育,隻能生一胎,違者罰款,我當時知道,有些生多胎的農民連房子都強行被拆除,因為他們繳不起罰款…很多悲劇發生。
“ 沈香實習時的團隊能半夜出征,已經是頂著政策的壓力,把救死扶傷放在首位了”醫院不同意政府部門,救死扶傷是醫護人員的責任,在政策麵前,生命最大。很遺憾,我們沒有保住產婦的生命…諷刺的是,現在醫院提供很好的條件鼓勵生孩子,現在的女人不生了,奈她如何?
祝采心周末愉快!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翻唱的非常好聽,我也喜歡這首歌,沈香唱的悠揚抒情,鼓掌!
“ 沈香的故事讓人淚目,那個時代,農村還是太窮,產婦可憐,你們醫療隊即刻下去,已經盡力了。”謝謝暖冬的安慰。是的,那位產婦如果在醫院生孩子就不會有悲劇發生,她生第二胎,不敢去醫生,可能她以後生第二胎也比較容易,誰想到在家裏生,產後大出血,悲劇發生了。
祝暖冬周末愉快。
梔子花的弟弟是外科醫生,經常會搶救受傷嚴重的病人,有的時候真是需要爭分奪秒,搶時間跟死亡賽跑。梔子花弟弟行醫了40年,累積了豐富的經驗,但有時候在極其病情嚴重的情況下也沒有回天乏術。太理解你弟弟的心情。
“ 當醫生需要強大的心理啊” 確實是。
祝梔子花周末愉快。
“ 5月份我去了重慶,非常漂亮。站在頂樓上麵俯視重慶夜景的時候,我就想起來沈香是重慶人。” 五月份水星去了重慶,太好了!是的,重慶的夜景特別驚豔,尤其兩江匯合的地方,市中心的半島高樓大廈林立,特別壯觀。謝謝水星在重慶時想到我,如果當時我也在重慶,一定請水星吃火鍋…:)
祝水星周末愉快。
“ 記得新冠期間, 紐約的大醫院每天會有大量的病人離去, 幾位實習醫生心裏受到巨大衝擊選擇了跳樓, 很悲慘的事件。 一直敬重救死扶傷的大夫, 但他們也需要更多的關愛。” 唉…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確實給醫護人員帶來極大的精神壓力,實習醫生經曆死亡少,還沒有完全成熟去承受壓力,這些悲劇令人痛心不已。所以,醫護人員也需要心理輔導,幫助他們學會緩解壓力。
祝雅佳園周末愉快。
“ 醫生是一個偉大的職業,治病救人,可也必須麵對很多的生離死別”是的,麵對生死離別是醫生必須承受的壓力。
祝杜鵑周末愉快。
“ 曾經有一位醫護工作人員告訴我這麽一段話:醫護工作,總有一天必須麵對病人的離世,我也曾經自責了很久,但是現在有了不同的理解,見證死亡,不是過錯,而是參與了別人生命中重要的一刻。”這位醫護人員說得非常好,完全認同。隻是我當時剛畢業,經曆死亡不多,心理比較脆弱。做醫生幾年後就有了另外的理解。
祝碼農周末愉快!愛你!
“ 這種告別方式非常好” 是的,我也覺得非常好。握手世界。周末愉快。
產婦大出血在醫院也有死的,別說在家了。女人生孩子的風險,這是最大的。
產婦沒有死在你的手上,
產婦沒有死在你的手上,
產婦沒有死在你的手上,
重要的話說三遍
沈香的歌聲一如既往地動聽!祝周末愉快!
佩服沉香真誠勇敢地道出自己在職業生涯中經曆的痛苦和遺憾,特別難得,令人動容。抱抱!
當初作為婦產科實習醫生的沉香,那麽認真敬業但又無法控製命運的齒輪無情地轉動。麵對孕婦的悲劇,可以想象它給年輕的沉香帶來的巨大衝擊,“如烈火般灼燒心靈”。。。後來,沉香在醫院裏不得不同樣敬業地解決超生問題,那些細節回想起實在是太殘忍了。。。我想大部分的婦產科醫生在那段極其恐怖無情的時代,或多或少都會患上PTSD。
猜想沉香後來成為臨床心理學家,也是為了更深刻地了解自己,從而幫助更多的人,為他們療愈心理創傷,帶他們走出黑暗,重新看到光明。
感謝沉香寫出這篇發人深省的回憶文,讓人更加珍惜生命的可貴,反省不受控製的極權對生命的藐視和無情碾壓!現在,如果再去看趙本山的“超生遊擊隊”小品,恐怕再也笑不出來了。
很喜歡《莫斯科郊外的夜晚》,沈香翻唱的真好。第一次聽俄羅斯人唱這首歌是在電視上。油管上有Dmitri Hvorostovsky和Anna Netrebko的合唱。https://youtu.be/-6OIuvNK_xs?si=Q-Z9oQUVWVz51i6_
周末快樂。
當年不讓多生,現在又使勁催生,實在是太魔幻了,可憐了那些因為過去的政策而不敢去醫院的失去生命的孕婦甚至胎兒。一聲歎息!
“院長去世後,兒女們以音樂會的形式告別父親,場麵溫馨而感人”,這種與親人的告別很特別,感人!
謝謝沈香親深情的演唱,非常好聽。謝謝好文美歌分享,祝周末愉快!
你的歌聲很治愈!
文章不長信心滿滿,原來香香還當過婦產科醫生啊,經曆豐富!
我理解你深刻銘記你初當醫生時病人沒被救活的經曆內疚的心理,因為“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但你的病人不治不是因為你的醫術,而是那愚昧荒唐的計劃生育政策和傳宗接代觀念的犧牲品,你是見證了這悲催的結局,你能把此事深埋心間能為那些無辜失去的生命發聲,就是有醫生悲天憐憫,尊重生命的良知。
謝謝沈香美文好歌聲分享!沈香周末愉快!
謝謝
我有不少記憶也是在文城被博友和壇友們觸發回來的。有的寫出來了在博文或帖子裏;有的和好網友私下分享;也有的再一次壓抑下去 。。。
那位產婦是悲慘的。相信你把這段經曆出來是要釋放這個被壓抑的記憶,讓自己放下而釋然。
放下吧美眉,你是無辜的!
夏安。
“抱抱香香親,特別理解你。醫生是一個偉大的職業,治病救人,可也必須麵對很多的生離死別。”,心情沉重地讀完這篇,上次讀碼農那篇的時候就讓我淚目了,抱抱年輕的沈香醫生,你經曆了那麽多,心疼你,不過水星兄說得對,不是你的錯,你們醫療隊盡力了!
告別儀式溫馨感人隆重。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是老媽最喜歡的歌,你唱得真好,很治愈,回頭我讓老媽也去聽一下。祝美麗,善良,各樣有才的沈香親夏安!
回頭看,中國的許多一刀切政策對國家和人民造成了無法修複的傷害,以前不許生,現在幾乎要不許不生了。美國也一樣,不是極左就是極右,受苦的是老百姓。
剛太生氣了,忘了說,沈香實習時的團隊能半夜出征,已經是頂著政策的壓力,把救死扶傷放在首位了。你們才是真正的白衣天使,是政策和愚昧重疊黑暗中的一線希望之光。。。也讚你能在很多年後,用飽蘸悲憫同時也保有客觀冷靜之筆,為我們複原了曆史的那一幕,為那位無聲而逝的可憐女子去“翻案”,去呐喊。。。
很多欽佩很多讚!
讀罷好沉重,卑微的生命,在結構性的暴力製約下死個無聲。——但沈香卻以刺鼻的味道和刺目的鮮血,深度刻畫了年輕母親那刺痛人心的死亡。。。寫得真好啊, 通過文字洗練的回憶,讓我們看到上麵政策性的壓製,底層簡單粗暴的反抗,把沒有選擇的女人,活生生地擠壓在中間。。。生孩子挺過來,那是你的幸,挺不過來,那是你的命,反正推醫院去也要麵對鋼刀鐵鏟,強逼你做要命的大流產,到哪兒哪兒沒活路,死在家裏總算圓滿。。。
可曆史就是這麽顛三倒四。當年生孩子被批判,現在生孩子當模範;當時生了罰你錢,現在要生給你錢。好在女人比從前覺醒了很多,既可以跟丈夫說NO,也可以對政策不睬,再也不會因為“生孩子才完整才是好女人”之類的X話,給曆史當可憐的注解,給家庭當傳宗接代的工具 :))
+1,醫生也是人啊,真是難為他們了。沈香的故事讓人淚目,那個時代,農村還是太窮,產婦可憐,你們醫療隊即刻下去,已經盡力了。
沈香這首歌唱得好極了,聲音特別甜美,收著唱,特別柔美,還有一點點微弱的二聲部,棒極了!非常享受!沈香周末快樂!
雖然做了40年醫生了,每當有人死亡,特別是年輕的病人,還是會難過。我23年回去的時候,他緊急去搶救一個被樹砸的人,沒救活。回家後很沮喪,說那個人才40多歲,而且是我們老家農村的,一幫人幹了大半天,沒用,因為髒器全部砸壞了。
記得新冠期間, 紐約的大醫院每天會有大量的病人離去, 幾位實習醫生心裏受到巨大衝擊選擇了跳樓, 很悲慘的事件。 一直敬重救死扶傷的大夫, 但他們也需要更多的關愛。
再抱一下。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