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也說說台積電在美國的投資

(2021-05-08 13:26:01) 下一個

還是自己的老文, 去年5月寫的。

美國要台積電要在美國建廠, 不是現在才有的事, 記得3年前台積電要建5nmFab的時候,就有台南和美國這2個選址,不過美國那個選項,在我看來就是走過場,為了應付美國的壓力。

美國為啥要台積電在美國建廠?而台積電又為啥不太情願在美國建廠呢? 說起來話長。

在2015年前, 美國沒必要要求一個外國半導體製造公司來美建廠,是因為那時美國的芯片製造(Fab)是一直領先的, intel2014年在業界率先做出了14nm製程,爾後三星和台積電才跟上(三星14nm,台積電16nm),   而且intel的14nm貨真價實,三星那個14nm就很水了,台積電16nm比三星好一些,但也比不上intel。

大家應該都知道, intel是IDM模式, 即從芯片設計到製造都是自己做的,對外基本上不替別人代工, 而替別人代工的叫Foundry,是由台積電張忠謀創造的商業模式,三星是2者都有,有自己設計生產芯片, 也替別人代工芯片。顯然,如果你是芯片設計商(fabless),對找三星代工是有顧慮的, 怕三星把你自己的知識產權偷到三星的產品裏去了,從這個角度看,台積電Foundry就天然比三星有優勢, 但在這行台積電獨大,也讓大客戶有所顧慮,所以像Qcom/nvdia這樣Fabless, 也常常分點業務給三星,他們不想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裏。

那美國自己就沒有Foundry替客戶代工芯片? 有的,就是GlobalFoundry(GF),GF是從AMD剝離出來的,後來又合並了IBM的芯片製造部門,  看起來技術力量不錯,但實際上它新製程的開發常掉鏈子,它的14nm自己沒做出來,最後還是三星授權的。

到了2016年之後,連intel在新製程開發上也露出疲態, 台積電是每年一個台階,10nm, 16nm改進型(12nm), DUV路線7nm,  7nm+(EUV路線),今年是5nm也量產了, 而intel的10nm(相當於台積電7nm), 一直疙疙瘩瘩有問題出不來,去年底才說終於量產了,但聽說產品的良率還是有點問題,生產能力似乎到現在也沒有真正上來。

這樣,美國自己的芯片製造能力曆史性落後於東亞,而美國自己的Foundry代工更是不爭氣, 眾多的美國Fabless芯片公司就隻有找台積電或三星代工,其中找台積電的是大頭, 在台積電的營收中,近6成是美係公司的貢獻,2成是中國大陸(其中華為約占1半,即台積電營收的1成)。 美國和中國大陸的半導體製造都嚴重依賴台灣!

美國政府當然不願這樣,特別是台海還有潛在的地區軍事衝突。 早在2018年左右吧,就有風聲說美國政府要求台積電來美建廠, 半導體製造是耗電大戶,而美國的電力比台灣又穩定又便宜, 美國的技術人才也不缺,雖然美國的員工薪水要高不少(台積電工程師年薪才5萬美元左右), 但芯片廠又不是勞動密集型企業,人力成本應該能被別的優勢平衡掉。

但台積電一直也不情願來美國建廠,為啥? 看看履曆,台積電的高層全是美國回台灣的, 他們當然了解美國,特別是美國半導體企業, 我估計,最根本的原因是在美國是不可能經常性要求員工加班的(偶爾加班另說),而這,正是東亞企業的決定性優勢, 主動或被動(更多)的刻苦勤勞, 台積電自己的人就說過,他們比intel的唯一優勢,是intel可以上班喝咖啡下班就走,而台積電工程技術人員是連班倒的開發新製程。 套說一個在台灣對半導體產業非常熟悉的投資人的一句話,那就是美國人不好管嘛!

可是,胳膊扭不過大腿,美國的壓力越來越大, 特別是這次COVID19, 更凸現了美國本土製造的重要性,再說,美國的另外一個要求,即要台積電切斷對華為的代工,那是台積電更難忍受的營收損失,2害之間取其輕,台積電隻好決定來美建廠, 這是我原來的想法。

但沒想到,美國政府昨天又對華為禁令加碼了,要是真的落實下來,過了120天,台積電將不得不切斷華為,這應該是台積電沒想到的,估計台積電其內部肯定是在抱怨, 但老川這個加碼能不能最後落實,應該還有操作空間,取決於中國與老川之間的勾兌程度,同時,台積電從去年起,第一次在美國雇請了專業遊說公司, 他們可能幻想遊說者也能發揮一定作用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7)
評論
insoine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新年好運' 的評論 :
嗯,最近TSM股價跌,有漲高之後回調的原因,也有這個安全性擔心,現在是西方人都擔心, The Economist最近發表的那個“台灣是全球最危險的地方”,估計嚇跑了不少美國持股機構。 奇怪的是,網上看了看台灣媒體, 好像他們反而不緊張。
我個人估計,3-5年打不起來,而3-5年內台積電的技術優勢肯定不會喪失,在這期間,買TSM還是保險的。
新年好運 回複 悄悄話 台海一打仗,會不會把工廠都炸了?犧牲點利潤比炸沒了好。想多買些他們的股票但有這個擔憂
insoine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白釘' 的評論 :

台灣和美國企業基本上都是自由資本支配的,但問題是,在美國發展風頭早就不是傳統製造業了,資本和人才自然就不會往這個方向流動, 芯片業在美國是不是也屬於傳統製造業呢? 至少在美國是不年輕了,能不能有第2春,再看吧。 航天業在美國也不年輕了,但spaceX等民營企業們把這個行業複興了,這說明美國工程師是不缺的,缺少的是能用他們的人,比如Elon Musk
insoine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識時務投資' 的評論 :

東亞文化的一個特點吧,最早是日本公司,接著是韓國和台灣, 現在中國大陸的一些公司比如華為,都有相似的東西,說得好的詞匯叫拚搏,不好的話是叫壓榨。
白釘 回複 悄悄話 都沒說到點子上,美國已經沒有足夠多的好工程師了。加不加班是第三位。
識時務投資 回複 悄悄話 聽說台灣工程師的預期壽命不是很高,可能與工作過多有關
insoine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Etornado' 的評論 :

謝謝, 寫得很好。

我是幾年前在網上看到的報道, 一個碩士剛畢業進台積電拿180萬新台幣,台灣媒體熱炒說是高薪,按當時匯率換算也不過是5.5萬美元,與美國CS專業同等學曆進好公司相比,是要差不少。
insoine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alifornian' 的評論 :

嗯,風險和收益,常常是個平衡關係,從台積電企業的角度看,到美國辦廠的確是有回避部分風險的意思,特別是在現在,中國大陸對台灣的軍事威脅日益增大的情況下。

可從台灣政府和台灣人角度看,那就不一樣了,他們當然不想台積電產能移出台灣,那是會帶走一整條產業鏈的,所以台積電再三說美國廠的產能隻占很少一部分,而且還保證最先進的製程一定會在台灣,來安撫台灣社會。
insoine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一帖' 的評論 : 謝謝,關於台積電雙頭劉德音和魏哲家, 我你一樣,隻是從媒體中了解一點他們的簡曆, 應該不會比你知道的更多。
iced91030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rkyang' 的評論 :

Markyang 開玩笑了。“ 華爾街的加班“,兄弟,Wall Street可沒有OT。 這兒沒小時工。
Etornado 回複 悄悄話 台積電的operation margin大約是50%,其中人力成本大約占10%-15%。而台灣的工資大約是美國的1/3。在台灣,一個一流大學畢業的台積電資深製程工程師可以拿10萬美元年薪,其工資大約是普通行業製程工程師的三倍以上,所以他可以為了工資可以拚了命地加班做。想象就如在美國一個年薪30-40萬的工程師,即便他是斯坦福、MIT的畢業生,他會拒絕加班嗎?

所以台積電也好,蘋果也好,他們基本把製造放在亞洲,就是利用亞洲員工的低工資。即便是高學曆的一流人才,工資也是比美國相對便宜。如果台積電搬去美國,他的operation margin應該不再有50%,大概僅有20%。
Californian 回複 悄悄話 你文章好像沒有考慮台灣人自己也有政治考慮。一方麵年輕的台灣人自己越來越不認同大陸而擔心今後的反噬和被要挾,另一方麵台積電需要犧牲一點金錢利益而換取戰略上的穩定進而財務少受兩岸關係的波動。看看台灣人自己的想法會更全麵一點。
dong140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我在買AMD的股票。所以對這方麵的技術很關心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很有意思的文章, 寫得也十分清楚。 台積電的高層沒有工資問題, 肯定是願意在台灣的。 到美國要繳重稅了;同時有被美國打散收買的可能。 員工工資提高, 利潤就薄了許多。 顯然電力和運輸的節約比起人力是得不償失的部分。 這個美國建廠項目確實已經拖延好幾年了, 看吧。
一帖 回複 悄悄話 讀過多篇博主有關半導體和高科技企業的文章得益匪淺。台積電的元老張忠謀的傳奇大家己耳熟能詳。不知對台積電現任董事長劉德英的個人背景和職業生涯,博主有否所聞所探的相關信息可以披露?
insoine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rkyang' 的評論 :

這就是問題啊,製造業的獎金怎麽能與華爾街比啊,台積電在台灣年薪5-6萬美元就足夠吸引台灣頂級學校的人才了,但在美國,普通工程師至少要10萬吧, 就算是20萬,其人力成本就比台灣高多了,但與華爾街待遇根本沒法比。
markyang 回複 悄悄話 其實你文中提到的兩條都不會是大問題,第一條,半導體人才,就像美國其它高科技行業的人才模式一樣,就是人才引進,反正美國每年都有大量的H1指標,第二條,美國人不願意加班,那個是看你給多少福利和獎金,華爾街的加班是全球聞名的,而且台積電可以讓台灣工程師和美國工程師輪班進行研發,分享成果。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