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劍戀歌

以西晉末年,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為時代背景,以晉惠帝皇後羊獻容為中心, 從她出生到去世的傳奇經曆和當皇後的五立五廢、忽榮忽辱為主線,描寫了圍繞著她的一些 英雄劍客俠義戀情及悲歡離合。(根據鄧永瑞先生遺稿《九劍一魂》整理,謝絕轉載)
正文

九劍一魂 - 第8回 癡情求仙 空山遺恨(上)

(2021-06-01 16:18:42) 下一個

劉昆在右廂房仔細搜索,終於發現原來掛‘嫦娥奔月圖’處牆壁顏色有異,敲敲打打,卻無發現,隻有掛畫的4根小木樁,嵌在4塊磚上,成長方形。把牆邊小桌搬開,才看出有一塊與桌麵同大的石板,與他處鋪地小石板不同,他猜想其下必有地道,但無處著手,提不起石板。他又四下仔細觀看,

突見那掛畫的4根小手指粗的小木樁中,右上一根端部,有一紅點。劉昆用燈細照,見是一顆櫻桃,用手一摸,柔軟新鮮,輕輕起出,竟完整無損,劉昆駭然:這顯然是有人運氣,將一枚柔軟的櫻桃,像鐵丸一樣拍入木樁,這功力實在驚人。劉昆想,這是示威,顯示功力,教我不要管閑事,不要搜索追蹤。要在平日,自然也知難而退了,但是:這是一粒櫻桃!劉昆立即想起白衣仙子的櫻唇。暗想:上天入地,舍此性命,也要找到你的芳蹤。

劉昆把櫻桃放在口中,酸而澀而微甜,無比芬芳。劉昆正在沉醉,似乎有聽見一聲極輕微的笑聲。劉昆精神大振,用手拔帶櫻桃的木樁,半塊磚應手而出,空洞中竟有一機簧,用手一按,地下大石板無聲翹起一角,劉昆提起,用燈下照,確有地道、石階。劉昆不顧性命,持燈輕輕躍下,用燈四照,見僅可容人的人工巷道,有石階向下,走了十幾級,豁然開朗,似進入一個天然岩洞,漸往上斜,劉昆一手持燈,一手執劍,把危險生死置於度外,順路而上。

岩洞很深,通往遠處,越走越寬、而且洞頂越高,漸漸出現鍾乳、石筍,地下凹凸不平,十分難走,前麵出現兩個岔洞,一個較大而平坦,一個較小而崎嶇,他正要進大洞,突然似見洞旁一石筍上有字,他正舉燈要照,一股柔和的風從背後吹來,把燈吹滅,他連忙回身,似有一絲輕風從頭上飄過,他一抬頭,洞頂太高,黑暗中隻能隱約見到白色倒掛著的鍾乳石,影影綽綽。

他晃亮火摺把燈點著,光太弱,仍不能照見洞頂,去照石筍上的字,見在一塊刮平處,有兩行字:曲徑通幽,景色秀麗,盡興下山,不虛此行。正想舉步,想了想,又去照小洞附近石筍,果然也找到一小塊刮平處,有4個字:進洞者死!刻得匆忙,龍飛鳳舞,筆形稚拙有情趣,刻痕很新。

劉昆心中一動,這些字,和長生觀中的扶風真人像、嫦娥奔月圖,均出自一人手筆:櫻桃仙子。顯然,她是一位童心未退,學字學畫,愛鳥愛獸,性格善良的美麗仙女。她可能是扶風真人的弟子,更可能是他女兒,每天給真人獻花獻果。

劉昆心中狂跳,覺得自己墮入波濤洶湧、深不可測的愛河。他毫不猶豫,用劍在小洞邊一大石筍刮出一平麵,以劍為筆,用隸書刻下:劉昆求仙,不畏一死,告後來者,慎勿效尤!刻罷,持燈向小洞走去。進入小洞,拾級而上,聽到輕微的流水聲。再上幾級,豁然開朗,是一個有出口的大石岩洞,甚覺溫暖幹爽。劉昆到出口處探頭,在微光中嚇了一大跳,下麵竟是萬丈懸岩,若一不小心掉下,‘進洞者死’確非虛言。

隔著一個不見底的深穀,對麵是另一高峰,相距不過百步。這個大石岩洞極為寬大平坦,有人用木頭、樹枝、碎石和磚頭搭了一間小屋,小屋側麵有一爐灶,冰涼無火,小屋房門虛掩,劉昆用劍推開,如所預料,屋中無人,但有一個很寬大的床,其上有被褥、枕頭,房內還有一些簡單家具和用具,顯然有人住過,但看來現在已無人住了,雖然如此,房內卻很幹淨,一定有人經常打掃。

劉昆進房,把劍放在桌上,坐在床上少息,已不用點燈,陽光透入,十分明亮。桌上放了一盤紅櫻桃,比一般的要小而更紅豔,劉昆取一粒放入口中,酸而澀而微甜,芳香滿口,於是連吃幾粒。

劉昆嗅覺極為銳敏,感到這屋彌漫一種溫馨的、女人的芬芳,劉昆可以肯定,櫻桃仙子曾在此住過,現雖不住此,但仍常來,幾縷綺思妙想,不由升起。休息片刻之後,提劍出來,飲了兩口泉水,極為幹冽,精神一振,又到洞口探看,忽見洞口右側,有上下兩根粗索,斜距5尺,直向對山。劉昆大喜,猜想櫻桃仙子一定由此索走到那山,因她武功極高,身輕如燕,有飄飄淩風之態,這對她不會太困難。劉昆自問,若手扶上索,腳踏下索,施展輕功,大概也能過去,更不多想,把劍插在背後,由洞口輕輕一躍,果然抓住繩索,腳也踩在索上。他將氣提起,搗手移腳,慢慢向對山移去,心中想,平視前方,不要往下看。大約走到一半,一陣風來,繩索晃動,劉昆一驚,一低頭看到腳下的萬丈深淵,頭昏目眩,手腳發麻,立即從索上墜下。劉昆思緒飛快旋轉:完了,粉身碎骨!

劉昆飛速下墜,自分必死,突聽一聲嬌喝,似見一條白帶,匹練般電射而出,纏在自己腰上,同時,一聲鳥鳴,一團五色彩影,從上而下,向他背上猛撲,在這電光石火的一瞬,他已觸地,失去了知覺。他醒來時,稍稍活動,似仍在人間,隻覺全身酸疼,慢慢回想落下的情況,似有人飛出一條長錦將他拖住,另一隻彩色大鳥把他抓住,但他一摔一嚇,仍然昏去,

現在已能清楚感到是躺在一個床上,和衣蓋著被子。他舉目四望,已明白是在大岩洞小屋中,周圍無人,一燈如豆,看來自己已昏睡了一天,現又是夜晚。他慢慢坐起,慢慢站起,查看自己的情況,覺得除渾身疼外,臉上手腳都有擦傷,但並不嚴重。桌上放著四個野果,一盤幹糧,一碗清水,劉昆微微一笑。又見桌上有一石板,刻有字跡,忙取燈一照,粗針所劃:今世無緣,請待來生,傷愈回觀,覓路回府。

劉昆一笑,懷中掏出一把小銀刀,隨手在旁刻下:不見仙容,死也不走。吃了一點幹糧、兩個果子,到泉邊洗洗手臉,回來安心睡下,直至次日紅日滿窗。幹糧野果吃完,劉昆饑餓難忍,從小錦衣玉食,何曾受過這種苦,但他性格倔強,追求一事,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又過了兩天,劉昆打水把全身洗淨,躺在床上,打算餓死拉倒,以身殉情,看看櫻桃仙子心有多狠。忽聽吱吱聲響,一隻小金猴躍入,放兩野果和一石板在桌上,對劉昆吱吱叫了兩聲,指了指道觀的方向,跳出門去。

劉昆一個箭步,把小金猴擒住,抱回屋中,再看石板,是用針劃:多留無益,善保身體,為國為家,請君速回。劉昆問金猴:可是櫻桃仙子派你來的?小金猴點頭。劉昆說:你能帶我去見仙子嗎?小猴搖頭。劉昆情急,拿一個果子給小猴,說:求求你了。

小猴搖頭,推開果子,卻指著劉昆懷中,劉昆不知其意,解開衣服,小猴伸手取出他的小銀刀,劉昆忙說:我送你了,帶我去見仙子好嗎?小猴不理,掙脫出來,舞起刀來,連蹦帶跳,歪歪扭扭,十分有趣,一會在地上,一會跳到桌上,一會跳到劉昆肩上、頭上。

玩了一會,把刀扔桌上要走。劉昆拉住它說:等一下。用小銀刀在石板刻上:劉昆殉情,先赴來生,下世待卿,請勿爽約。每天吃一個果子,希望小猴再來,三天後無音信,劉昆想:仙子也是人做,不可能如此無情,定是小猴不知到何處玩耍,把石板丟了。饑餓的感覺漸輕,身體感到發飄,劉昆認真把全身洗淨,喝了幾口涼水,把衣服穿齊、整好,靴子端放床前,小銀刀放桌上,龍泉劍放身旁,躺在床上,蓋好被子,閉上眼睛,漸覺靈魂離開了軀體。他想用癡心感動櫻桃仙子,豁出了性命,卻不知仙子有急事,被召下凡,並未見到他的板書,也未想到他如此傻冒,白送一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