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劍戀歌

以西晉末年,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為時代背景,以晉惠帝皇後羊獻容為中心, 從她出生到去世的傳奇經曆和當皇後的五立五廢、忽榮忽辱為主線,描寫了圍繞著她的一些 英雄劍客俠義戀情及悲歡離合。(根據鄧永瑞先生遺稿《九劍一魂》整理,謝絕轉載)
正文

九劍一魂 - 第11回 刀山血河 小俠奮威(下)

(2021-06-21 08:17:02) 下一個

上次劉昆和春娘離了崤山到了洛陽,約好三天後在北門外大圓寺見麵。劉昆戀戀不舍,死乞白賴向春娘要來一根梅花針和春娘發上的玫瑰作抵押憑證。春娘縱馬而去,瞬時不見蹤影。劉昆回家,父親劉誦叫他次日去見賈謐,疏通關係,勸賈後放過小楊太後。

第二天,劉昆去找賈謐,把保護楊太後的意思說了。賈謐是賈後的侄兒,很看重劉昆,是他‘廿四友’之一,很想幫忙,但說賈後恨極楊太後,勸她未必有用,太醫令程據,現已升金紫光祿大夫,對賈後很有影響(情人),可活動活動。當天晚上,程據睡到半夜,忽聽一聲響亮,點燈一看,床柱上插著一把雪亮匕首,嚇得要死。

匕首下一紙,上寫:救太後者賞重,害太後者授首。程據一夜不敢安眠,猶預不定,不知該不該報告賈後。第二天一大早,逍遙護國公府劉三公子來拜,程據甚覺奇怪。劉昆衣飾鮮明,輕裘寶帶,帶著四個從人,捧著禮盒,昂然而來。程據剛升三品光祿大夫,不久前還是五品太醫令,一看劉昆氣勢,幾乎習慣地,跪在這位四品執金吾將軍麵前。

劉昆連忙扶住,相互揖讓,分賓主坐定。劉昆說:“恭喜程大人高升,特來致賀。大人為先皇、太後效力,竭精殫慮,不遺餘力,得有今日之榮。想大人必不改初衷,繼續效忠太後、新皇和皇後,自會有好報。不然,若敢欺心,神明殛之。”兩目射出利劍般的光芒,直刺程據。程據全身發抖,結結巴巴地說:“當如公子教誨。”

劉昆哈哈一笑:“那就好,大人確識時務,不愧俊傑。來人,把賀禮獻上。”從人把禮盒捧上打開:黃金10斤,明珠12顆,珊瑚一樹,白璧一雙。看得程據目瞪口呆,涎水外流。賈後同他要好,但她為人鄙吝,貴為皇後,最多隻送他二兩黃金,幾件衣服,何曾見過這等價值連城的東西。程據皮膚立即鬆弛,滿臉堆笑,作揖打恭,連說:“公子所賜太重,程據無功受祿,實實不敢當。”

劉昆冷然說:“那就為太後立功。”說罷,帶著從人,揚長而去。程據追到門口,還一勁向劉昆遠去的背影拱手哈腰。這一筆重禮,莫說對靠技術吃飯的程據,就是對世襲公爵的劉昆,也非同小可。但對出此禮物的全國首富石崇,簡直是九牛一毛。賈謐、程據先後說情。尤其是昨晚‘姑奶奶’金丸俠女範春娘忽來,冷若冰霜,神情嚴肅,令賈南風不得加害太後。直至賈後一再保證絕不,‘姑奶奶’臉色才緩和下來,坐了一個時辰,讓她拉了拉手。

楊太後和龐氏夫人暫時保全下來。羊觚去世,新皇恩寵有加,除親祭外,還派齊王司馬炯、東海王司馬越、成都王司馬穎致祭,諡曰成,故後世稱羊成公,喪禮極備哀榮。羊觚南城人,九世以清德著名,出將入相,仍守儉素,俸祿所入,皆分贈九族寒士和士兵,家無餘財。死時遺命不得厚葬,不得以南城郡公印入柩。

襄陽百姓,聞他去世,號哭罷市,在他愛遊的硯山建祠,歲時祭奠,祠外建碑,過路人望見就流淚,懷念羊公恩德,後來稱為‘墮淚碑’。 不幸的是,玄之夫人孫嬌,也隨即得病去世。獻容一下失去慈愛的祖父和親愛的母親,心痛欲絕,哭得死去活來,三四天水米不進,幾乎隨祖、母而去。幸虧父親玄之、庶母元桂、乳母艾氏、幾個哥哥,特別是羊琮的愛護,和王篪、張茂、劉曜、賈豹的安慰,才支持下來。

這是她人生旅途上的第一次重大打擊,使一個九歲孩子突然成熟起來。王篪幾乎從早到晚陪著她,晚上就住在她家特為他留的房間。獻容更加清麗哀婉,更珍視親情、友情,如小鳥依人,楚楚可憐。張茂和賈豹的父親在京都有官邸,但兩人卻住在劉曜家中。賈豹在哥們走了半年後,實在忍耐不住,又怕哥哥們把他忘了,竟偷跑出來,單人匹馬回到京城,躲在劉曜家裏。賈豹失腙,把他老師杜預急壞了,孩子當時隻有12歲。

杜預親自尋找,在劉淵府將他捉住,準備押回襄陽。這事劉淵並不知情,很覺抱歉。羊觚逝世,不但賈豹不走,杜預作為弟子,同王浚一起,成了羊觚喪禮的主要致哀人。賈豹年小調皮,對人真誠,千方百計逗獻容開心,獻容很感激,寬慰不少。賈豹在羊琮麵前充大哥,但聽劉曜說起他們3人救龐氏夫人的驚險情況,高興得心癢難搔,埋怨沒叫上他,恨不得再有一事冒險。

這裏再說一下關中氐酋齊萬年方麵戰場的情況。楚王司馬瑋帶走一萬精兵,實力大虧,齊萬年聲勢大盛,關中危急。楚王在京爭權,不想回前線,派原先鋒官張芊(張茂大哥)代理自己。張芊隨王箋征剿拓跋隼時獲得實戰經驗,回到前線,整頓人馬,嚴肅軍令,身先士卒,同士兵同甘苦,很快穩住了陣腳。

張茂知王篪曾參加過對拓跋隼的奇襲,羨慕不已,這次要求同大哥一起出戰。張芊派他晝夜馳回涼州,約知父親涼州刺使張軌,請他揮師南下,自己從正麵猛攻。兩麵夾擊,齊萬年支持不住,往後敗退。張芊窮追猛打,終使齊萬年全線崩潰,齊萬年剩少數從人逃入山中。張茂帶輕騎窮搜,最後將齊萬年擒獲斬決,傳首京師,立下大功。

從此西北大定,直至八王之亂發生。齊萬年是被迫起義的,但他漢化不深,沒有政治眼光,轄區對漢人迫害甚重,不得人心,這也是他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次勝利,對穩定晉朝起了作用,但更重要的是涼州兵力加強,練出一支精兵,為日後中原糜爛無主,張軌建立獨立涼國打下基礎。滅齊萬年後,張軌封張掖公,張芊東樂縣侯。

‘五胡亂華’時,涼州獨立,是十九個胡漢國中極少的漢人國家之一。張軌由涼公而稱涼王,這就是史書上的前涼。前涼由張軌而張芊,傳至張茂達到全盛,打敗了強大的匈奴漢國劉聰的幾次大規模進攻,立國近60年,是十九個國家中最長的。在中原殘破,千裏無人的悲慘情況下,前涼保持了一片安樂淨土。

涼國張氏安置流亡,招撫文人,使中華文化在亂世中有一定發展,這是張家三代在中國曆史上不可磨滅的貢獻。另外,前涼始終忠於晉室,每到首都告急,必派兵千裏奔襲解危,數度使晉廷轉危為安。張茂實現了他的幼誌:邊關有事,揮師平虜;朝廷有難,帥兵勤王。這是後話不提。正是:

尊貴太後被誣反,惡婦殺人又誅心。刀山多傷無辜命,血河盡漂冤屈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