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釵中的妙玉,是唯一一位和賈、王、史、薛四大家族並無血緣親戚關係的女孩子,頗具神秘感,正麵出場不多,但耐人尋味的是,作者把她排在十二釵的第六位,前麵有黛,釵,元春,探春,及湘雲,而她竟在出場頗多的迎春、惜春及王熙鳳、李紈之前,足見妙玉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性。妙玉是個帶發修行的女尼,出身讀書仕宦之家,本該是大家閨秀千金小姐,文墨極通,模樣又極好,無奈自小體弱多病,買了許多替身都不管用,親自入了空門,方才好了,顯而易見妙玉這出家根本就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有了這個前提,那我們看妙玉的為人行事,便不應以真正的出家人待之,方為合理。
說起妙玉入賈府的緣由,書中其實很有些語焉不詳,隻說是聽聞"長安"都中有觀音遺跡並貝葉遺文,妙玉便隨師父來到了京都,因她師傅圓寂時遺言,囑她在此地靜居,自有她的結果,故未回鄉。賈府因元春省親建造大觀園,需小和尚小尼姑充家中寺廟為貴妃祈福所用,王夫人聽下人說起妙玉,便欲打發人接了她來,然妙玉有話"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我再不去的",王夫人隻好下帖遣人備車轎請妙玉入住大觀園櫳翠庵。據此從側麵可看出妙玉的清高孤傲,此處一個"再"字,也非常耐人尋味,隱約表明妙玉從前有過遭豪門貴府以勢壓人的經曆,後從邢岫煙口中得知,果然她是"因不合時宜,權勢不容"而投奔到賈府來的。
妙玉首次正麵亮相是在第四十一回"櫳翠庵茶品梅花雪",賈母帶劉姥姥遊大觀園到此,妙玉招待賈母及眾人喝茶,隻見在賈母麵前她不卑不亢地敬茶,從容對答,還非常驚人地捧出了一色的古玩珍品茶具,足見其出身家世之不凡,甚至可說是頂級豪門。然在這等場合,她竟並未一直陪伴賈母說笑,反而拉著黛玉寶釵去吃"梯己茶",連寶玉也隻能"蹭喝",可見一向孤高自傲的妙玉自有她品人的標準,對入得了她眼的釵黛,她亦會別樣熱心的招待。她對茶葉,茶具,泡茶之水之講究,令人咋舌,連寶玉、黛玉均被她譏為俗人,顯見其自小被富貴浸淫,且自視甚高,對此寶玉自是一笑置之,而從來目下無塵的黛玉在妙玉這兒,也沒了脾氣,破天荒的不與她計較。到賈母率眾人離去,妙玉"亦不甚留,送出山門,回身便將門閉了…",客居賈府,居然如此行事,其高傲任性固然是一個方麵,而賈家對她也極為尊重和包容,給了她足夠的自由度,也是另一方麵,更顯得其出身似乎有格外不一般之處,方得門第高貴的賈家如此相待。
因寶玉微有些知識,妙玉對他另眼相看,寶玉生辰特地給他下生日拜帖。櫳翠庵紅梅花開,也隻有寶玉去方能討來,這便被很多人抨擊說,妙玉身為出家人,卻對寶玉動了凡心,身在佛門,心在紅塵,委實不該。但前麵提過,妙玉投入空門本就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設身處地想想,妙玉也隻不過是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豆蔻年華,情竇初開,本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她從小離開家庭,無父母庇佑教導,這出家於她又是無奈之舉,她內心深處或許從未把自己當是真正的出家人,因此她欣賞聰明俊秀,尊重並憐惜女子的寶玉也應無可厚非。這樣來理解妙玉的一些為人處事的怪誕之處是否對妙玉更客觀,也更寬容一些?而寶玉在討得紅梅後的賦詩中寫道,"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嫦娥檻外梅",寶玉在此將妙玉比作孤居月宮的嫦娥,體現了寶玉對她孤寂生活的理解、憐惜和悲憫,因此妙玉和寶玉之間的確存在著互相欣賞並彼此惺惺相惜。而據劉心武老師的推斷,妙玉在賈家大廈傾覆後,為救寶玉出過大力,甚至犧牲了性命,可惜這隻是推斷而已,因著書的未完成無從知曉了。若《紅樓夢》就是曹公自傳式小說的話,那麽就非常容易理解為何妙玉雖和四大家族並無血緣關係,卻在十二釵中的排名如此靠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