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蓓蓓

喜歡寫隨感,東南西北,想到啥寫啥
個人資料
gaobeibei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鋼琴獨奏《李斯特和柴可夫斯基》

(2024-11-17 11:49:44) 下一個

今晚聽了一場鋼琴獨奏音樂會,藝術家Luiza Borac是一位來自羅馬尼亞的女士,不過,她生活在德國的漢諾威。

今晚的作品有三位作曲家:李斯特、德彪西、柴可夫斯基。

德彪西一如既往的難懂,李斯特的作品瘋如狂飆,柴可夫斯基的作品耳熟能詳。最後加演了一首李斯特的《愛之夢》,柔情似水,一點不比肖邦差。

這裏說一下柴可夫斯基的一首作品《die Jahreszeit op. 37 bis》之六《六月》

四季,也稱為 Op. 37b,是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 鋼琴獨奏創作的十二首短篇作品。每件作品都是俄羅斯一年中不同月份的特征。其中《巴卡羅爾》(6月)則最受歡迎,並出現在許多改編曲中(包括管弦樂隊、小提琴、大提琴、單簧管、風琴、吉他和曼陀林)。《四季》寫於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部芭蕾舞劇《天鵝湖》之後。1875 年,聖彼得堡音樂雜誌 的編輯尼古拉·馬特維耶維奇·伯納德  委托柴可夫斯基寫了 12 首短鋼琴曲,一年中的每個月各一首。Bernard 建議為每個月的作品提供一個副標題。柴可夫斯基接受了委托。柴可夫斯基並沒有將他最認真的作曲努力,投入到這些作品中;它們是按訂單編寫的,是補充他收入的一種方式。不過,他認為為委托創作音樂與根據自己的內心靈感創作音樂一樣有效; 對於前者,他需要一個明確的情節或文本、一個時間限製以及最後付款的承諾。大多數作品都是簡單的 ABA 形式。

另外說一下李斯特的《愛之夢》

李斯特把自己的三首歌曲改寫為三首鋼琴曲,題作《愛之夢》(Liebestraum,S541)。原來的歌詞,分別作為鋼琴曲的題詩。第一、二首的題詩是德國詩人烏蘭德(Ludwig Uhland,1788-1862)的《崇高的愛》(Hohe Liebe, S.307)和《幸福的死》(Gestorben war ich, S.308);第三首的題詩是弗萊裏格拉特的《愛吧》(O lieb so lang du lieben kannst, S.298) 。三首《愛之夢》都是夜曲體裁,特別著名的是其中的第三首降A大調,原來的歌曲作於1845年,是一首用鋼琴“演唱”的抒情歌曲,音樂深情婉轉,抒寫弗萊裏格拉特詩中的意境。

今天還聽了這段李斯特的音樂,grandes etudes s.137 XII. Andantino 10. presto molto agitato,像山林呼嘯吼叫,我形容不出來,在網上找到一段視頻,卻沒有現場的那種感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