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繁華的世界裏,要找到一本好書,真不容易。好書可遇不可求,我遇到的這本好書叫《畫與真》,據說書名參照歌德晚年自寫的自傳《詩與真》而來。怎樣遇到這本書的?前麵的博文提到過,這裏不再贅述。
這是一本評論畫家楊飛雲先生作品、兼顧美學理論的書,作者是高全喜。高全喜何許人也,網上查了一下,他是中國當前法學界的專家。搞法律的人,何對美術感興趣?而且立論甚高。可見,高人就是高人,任何地方都比我們平民厲害。
我也是一個愛畫畫的人,可惜沒有出息;我喜歡楊飛雲的畫。依據高的觀點,楊的畫屬於古典主義範疇。在繪畫曆史中,我喜歡的流派就是古典主義、文藝複興時期的大師以及印象派,略微地喜歡分離派、浪漫主義和表現主義,不是很喜歡中世紀之前的宗教畫,但它們有些地方會吸引我,不喜歡現代藝術。
古典主義風格的畫,讓人看了心生寧靜,追求崇高,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的美感,就是高先生書中提到的第二種光,生命的感動。
書中提到,楊飛雲先生性格內向木訥,但是踏實勤奮,跳出界外,在一旁靜靜地觀察這個世界,不受幹擾,一心追求心中的藝術最高境界。當年這本書的稿子成立於2005年,高先生就很看好楊先生,果不然,今日的楊先生成績斐然。他擔任許多行政職務,有些是推之不掉,有些是出於責任心,居然還出了許多成果,要怎樣地勤奮刻苦己心,才能成就啊!他的作品已經拍賣到3450萬的高價,所以網上許多庸俗的帖子都稱之為一舉成功的“新婚之夜裸體像”,庸人自有庸人的說法。
我還是愛讀高先生的《畫與真》,“真”是楊先生追求的本質。楊先生說過:畫畫的人要有天分,還要能坐得住。
其實西方的古典主義,還要細分,裏麵有三個層次。高先生在書裏麵提到過,讓人長見識。西方古典主義最早的基礎,是建立在希臘文化和羅馬文化這二塊基石上的;第二個階段,是文藝複興時期的古典藝術,這段時期相當地繁榮,出現了許多後世莫及的作品;第三個時期,是指十八、十九世紀出現的新古典主義的繪畫流派。現在,我們走在歐洲的街道上,經常可以看到的那些美麗的老建築,都屬於新古典主義風格。古典主義的藝術特征:樸素、單純、高貴、簡潔。
他同時還分析了古典主義在中國的發展,他認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徐悲鴻劉海粟那代人,不能算是古典派,他們把西方培養繪畫人才的那套訓練方法,引進了中國,建立了體係和學院,也是一大貢獻,很了不起。第一代古典派代表當屬靳尚誼等人,雖然他們是在五十年代接受蘇聯的美學教育,但他本人一直追求西方古典派,朝著古典主義的方向發展,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之後,打開了眼界,在八十年代起出了一批代表作,其中就有著名的《彭麗媛肖像》。某年,我們去沈從文的家鄉旅遊,那裏剛好在展覽靳老先生的畫,有幸親眼欣賞。
楊是靳的學生,深受他的影響。第二代中國古典派就是楊先生這代人,他們已經有了較大的成績,加入了藝術拍賣行列,被世界各地收藏。這批人中還包含陳逸飛、王沂東、艾軒等人,當然,中國的古典派,在世界上算不上什麽地位,這是文化和曆史所決定的,但我們不要小看個人的努力。第三代就是目前還在掙紮中的畫家,比楊先生小一輩的,他們能夠做到哪個地步?拭目以待。
這裏說一下陳逸飛,他是我們上海人,我還見過他本人。當年,我對他的繪畫藝術,佩服得五體投地。現在經過《畫與真》的解讀,突然發現,陳的技術非常好,但是內容上還是貧乏了點,缺少深度。他的作品中比較有深度一點的算《踱步》,但還是有曆史和個人的局限。
中國人為何在追求古典風上總是欠火候呢?按照高先生和楊先生的理解,還是因為宗教信仰的關係。
長期困擾我的問題是,美是什麽?美學理論五花八門,不得要領。我按自己的感覺,就是通過感官的感受,帶給心靈愉悅的情感,就是美。它有沒有規律呢?肯定是有的。比如,我自己琢磨過,平衡、和諧、排列、對比等等。評判美的標準是什麽?就是你自己的感覺和良心。它們說“好”的東西,就是"美"。中國藝術評論這塊,非常地欠缺,少有人出來作理論上的分析和引導。可喜的是,高先生這一匹橫向奔出來的烈馬,彌補了一點缺憾。非常渴望著中國藝術評論界的繁榮。
說了一大堆無用的話,還不如用實列來解說。下麵引用書中楊先生的作品,來談談“我”的感受,而不是高先生的理論。我挑一些自己有特別感動的作品:
這幅作品叫《祈禱》,可惜是局部,找不到全圖。原因嚒,它是裸體畫。其實沒一點淫意,非常聖潔,人體下麵還有一汪清水。但是淫穢的人,就能想出淫穢。
這張臉就是典型的古典主義表現方法。若論技巧,許多人可能都可達到這個層次;若論內涵,沒有幾個人能畫出這樣的表情。楊飛雲在國外參觀許多古典作品的原畫後,深為折服。他發現,那些古典派畫家多有基督信仰,正是這種信仰,把他們引到高處,出現靈感,刻畫出人物的內心活動。
這幅畫的名字叫《同行》,這是局部,典型的亞當夏娃之畫。西方這類畫很多,但是中國人畫這個題材很少,“同行”可以理解為二人同行,也可以理解為人類與上帝同行。正因為這樣,這幅畫也找不到全圖。我們知道,西方人的人物畫裏麵,背景也帶有一點自然風光。比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其背景就有山和樹。大自然是上帝的傑作,人類一直在變,而自然界不變,千古如此。
二人手牽著手,表示互相愛慕互相輔助,這是上帝造人之初的用意。可惜,人是很狡猾的動物,他們在事故麵前,總是互相指責互相推諉。男人穿牛仔短褲,係牛皮皮帶,腳穿夏日的涼鞋;女人穿黑色背心、藏青色短褲,也是腳穿涼鞋,都是一副現代人的打扮,背後是千年不變的大自然。正應了聖經中的一句話:日光之下,沒有新事。
人性亦如此。
我喜歡《窗外的陽光》,這幅畫清新活潑自然。植物和水果,表達了生機勃勃的生命,少女代表了美好,她若有所思,靠在窗前的位置,讓整個畫麵有了明亮的光。那些道具都安排得平穩妥帖,一片寧靜的氣氛。
室內人物畫是楊先生的長處,也是他的情有獨鍾。這類畫的難點是細節的安排,道具的運用。在這些細微之處,可以分出畫家的高低。
以前,我在博物館參觀時,常常會陷入沉思:這些道具為什麽要這麽擺?為什麽要用它,而不是其它?
其實,在古典派中,每一樣道具,都是由寓意的。
這幅畫我也很喜歡,也是靠在窗前,有明亮的光。注意:光,在繪畫中很重要。荷蘭畫家維米爾的畫,多是描述在窗前光線下的人物活動。而人的精神世界裏,也需要光。而楊先生得命運的惠顧,也有了這樣一束光。
這幅畫中,我尤其喜歡窗外的建築。很像我小時候,上海弄堂裏寧靜下午的時光,偶爾傳來有人練習銅管樂器的曲聲。
這幅畫《夏》,可惜沒有找到比較清晰的圖片。
這幅畫給我一陣清涼。少女很健康,旺盛的生命力和背後的植物一樣。窗台上的水壺,讓我想到這是在中國的北方,穿的碎花背心,暗示了“當代”的時間概念。陶瓷缸、玻璃杯、不鏽鋼刀、木板、木質的櫃子、糊了窗紙的窗戶、木桌木椅,都是很自然的材料,色彩沉穩,和諧統一。有趣的是,桌前這些道具,都是西方人的日常用品,吃早餐用的刀和木板,我家裏就有,那種圓型的木板,有一圈凹槽,可以盛汁水,以防漏到桌上。也有人家用它來放各種各樣的奶酪;那種瓷缸,德國人用來喝啤酒的,都很古老。
《驀然》,這幅畫,很好地抓住了少女一霎那的神態----那種遊離在外、做白日夢的神態。
這張畫《荷花屏風》中的道具用得很好,既有概念上的聯係,又給畫麵帶來了活潑感:少女、小貓咪和小皮球。看小貓咪的表情,很有意思,好像它是有思想的,通人性的;看那個小皮球,幾何學的色塊,明亮強烈。
楊飛雲的人物,在我的眼中有一個特點,“都是撇腳”。畫中人總有一個腳翹起來,我覺得不自然。但是每人的感受不一樣。據說,人物的姿勢是最難擺的。楊畫畫時要琢磨很久,直到擺到自己滿意為止。
還有幾幅畫,沒有找到圖片,隻好作罷。
人說:詩的功夫在詩外。對楊先生來說,畫的功夫在畫外。他不僅僅就是練畫,而是想方設法全麵地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