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蓓蓓

喜歡寫隨感,東南西北,想到啥寫啥
個人資料
gaobeibei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Thomas Mann的孫子

(2025-07-29 10:44:03) 下一個

Thomas Mann 是德國一位偉大的作家,他於192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他的一大家子人,都是高智商者。他的哥哥Heinrich Mann也是一位成功人士,作家和文藝評論家。

Thomas Mann 很年輕時就開始嚐試寫作,他對於日常的工作和學習感覺無聊厭煩透了。當他得到父親的遺產,實現了財務上的小小自由之後,開始自由寫作的日子。他的第一部小說就很成功,寫一個大家族的衰落布登勃洛克家族,類似中國人的《紅樓夢》。

Thomas Mann 還有一個特點,喜歡過資產階級生活。:-)

undefined

感覺自己同Thomas Mann很有緣分,在德語還磕磕碰碰的日子裏,就在旅途中誤打誤撞地進了他的故居。然後是一發不可收拾地、沒有刻意地,去了他度假的海島,他得獎之後買的二處別墅地,其中一處是在美國洛杉磯他的《太平洋別宮殿》。連我自己都不明白,怎麽都同Thomas Mann聯係上了?還看了他好幾部電影,以及根據他的小說改變的電視連續劇,等等,一連串的關聯,讓我自己都吃驚。

Thomas Mann具有同性戀傾向,在他的許多作品中都能讀到。比如,<威尼斯之死>。但是那個年代同性戀不被社會接受,所以他選擇了結婚,生了六個兒女,三兒三女,而且個個都很優秀。優良的種子是應該廣撒。

Davos (Schweiz) Glamour?ser Urlaub in den Schweizer Alpen

他的作品中,我最喜歡的是《魔山》,曾經寫過一篇評論文章。感謝命運的惠顧,下個月,我將會去魔山的發生地,瑞士的Davos去住一個星期,希望能夠有所斬獲。會的,一定會的。每一次的旅行,大大小小,都有收獲。

1929年的諾貝爾獎金數額達20萬馬克,比今天的50萬歐元還多。其中一部分被Thomas Mann用來償還由兩個孩子ErikaKlaus的多國旅行所造成的高額債務。(我曾經讀到過,Thomas Mann對他的孩子很嚴厲,嚴厲到不像一位父親對待孩子)他的兒子Klaus Mann曾說,“我們雖然沒得到錢,但此事卻令我們很高興”。一部分用來支付托馬斯曼的房子。又購置了兩輛車,一輛敞篷別克,一輛是Horch(奧迪的前身)。在斯德哥爾摩時就有記者提醒托馬斯曼一家要把錢“留在外麵”,他們雖然沒理解為什麽,但還是將一大部分留在了瑞士。當他們1933年離開德國時,托馬斯曼失去了大部分不動財產。因為托馬斯·曼和家人必須將不動產留在德國,所以下決心離開德國並不容易。由於托馬斯·曼當年把斯德哥爾摩獎金的很大一部分轉賬到了瑞士,又帶出了國內的現金,所以經濟上並不拮據。托馬斯曼的出版社也再三請他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不要離開德國人民,並願意出版他的新書。1941年托馬斯·曼還是舉家遷往加州洛杉磯近郊的太平洋帕利塞德。加入美國國籍一事一拖再拖,直到1944年,托馬斯·曼才取得了美國國籍。托馬斯·曼在小羅斯福總統逝世後(1945年)在美國日益失望。1952年6月,托馬斯·曼一家回到了瑞士。1955年7月20日托馬斯·曼被確診患了血栓。治療沒能起到效果。托馬斯·曼於8月12日由於動脈硬化症蘇黎世的醫院逝世,享壽80歲。

而今天這篇文章的主題是要講Mann的孫子,而不是他本人。

這個孫子叫Frido, 是Mann最小的兒子Michael的孩子。據說他是Mann最喜歡的孫子。今年是Mann誕辰150周年的日子,所以這個孫子很忙,到處去參加活動,講演。他的爺爺很成功,他自己也不差。他是個心理學教授、神學博士、音樂家、文學家和Mann家族代言人。

他同他的親爺爺和大爺爺(Mann的哥哥)一樣,都對政治感興趣。他尤其對美國和歐洲目前的政治狀態憂心忡忡。”這是一個全世界的問題“,他這麽說。他覺得美國在走下坡路,而且在最近的幾年裏看不到有什麽轉機。美國正在轉向獨裁政權,他從來沒有想過美國會變成現在這個狀態。而且他估計美國會發生內戰。

undefined

對於美國,他有很緊密的聯係。他從小就在爺爺奶奶在美國的家中生活,就是那個著名的別墅《太平洋宮殿》。他本人於1940年在加州出生。2016年德國政府把這棟麵臨拆除的建築買了下來,建成紀念館,才有了後來我們去參觀的可能。1952年,Frido跟著爺爺奶奶回到了瑞士,又在那裏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他把他的童年稱為“幸福快樂的時光”。

Thomas Mann喜歡記日記,人們可以在他的日記中發現,這位老人對自己喜愛的孫子的描述。1947出版的作品《浮士德博士》中的一個小孩Nepomuk,就是以他的這個孫子作為模型的。但是Frido不願意去讀這部作品,因為那個小孩的結局不好,死的時候痛苦萬分。

Frido寫了許多關於他的家族的書籍,他也以家族為原型寫小說,比如1985年的《Parsifal教授》。他還寫有專業學術著作,比如同他夫人合作的關於量子物理的書籍《Es werde Licht》,他的夫人的父親是物理學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看看,這個家族裏的人,都是社會精英。Frido夫妻住在慕尼黑很長一段時間,在夫人去世後,Frido搬到了瑞士去住,這是為了同兒子靠得近一點。但是,他經常返回慕尼黑,他還打算在慕尼黑買一套公寓,方便來往居住。因為他有許多朋友在慕尼黑,他說,他很懷念慕尼黑。

他最近寫了一篇文章,居然有80頁,算是小冊子了,裏麵闡述了自己對人文主義的想法,這些想法同他的親爺爺和大爺爺都有聯係。

Frido也很推薦他爺爺的著作《魔山》,這很合我的心意。Thomas Mann是在上世紀20年代起,從君王製度轉向共和體製,民主體製。在《魔山》這部著作裏,充分體現了他的思想。Frido還推薦了Thomas Mann的政治體裁和雜文,比如1922年的《從德國的共和國談起.......》,這篇是他祖父的民主自由思想的萌芽。我本人不喜歡讀這種幹巴巴的論說文。我更喜歡讀小說,把自己的思想嵌入到小說中的人物事物和對話中,才是大文學家的高手腕。

其實,這個月底,Frido將要度過自己85周歲的生日,但是他不覺得這一天有什麽重要,他也許會任何慶祝活動都不搞,也許會一個人安靜地度過。我很讚賞這樣的態度,我對某些人對生日大搞特搞慶祝活動不太能迎合,生活中有比這更重要的實質性內容。

老頭說,如果天氣好,他會一個人去博登湖坐遊船。是的,博登湖是個好地方,我們今年剛剛去住了一周。祝Frido Mann 生日快樂!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