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爾鬆隻活了38歲,昨天是他的忌日,他死於175年前的11月4日(04.11.1847)今天我們聽了一場他的音樂會----清唱劇《以利亞》,紀念他。
音樂會前,一個牧師講了一段話,正如他所說,這麽大氣的作品,對人生的深刻理解,好像是應該活了90歲的智慧老人才能有的體驗,隻能說,孟德爾鬆實在是個天才。
清唱劇《以利亞》是他的第二部偉大的作品,(另一部是《聖保羅》)該劇於 1846 年 8 月 26 日在伯明翰音樂節首演。作品的反響熱烈,第二年,他就去世了。他的去世,估計同他妹妹的去世有關。半年之前,當他得知,同他心靈相通的妹妹突然去世的消息之後,很震驚,遂從公眾生活中退出,然後就病得不輕,直至去世。
這場音樂會好長哦,事先查了視頻,知道大多數的演出大約為二小時十分鍾,但是我們的音樂會卻曆時2小時四十分鍾。這是因為開始有牧師發言,算它十分鍾,後來長時間的鼓掌,也算它十分鍾,那麽,每個指揮的速度也有快慢,所以二小時四十分鍾,也算正常範圍。上半場大約一小時十五分鍾,然後是一個小小的pause;再接著演出,這個時候,就有點耐不住了,老是去看M的手表,然後看台上演員手中的唱本,翻到哪裏了,最後老是在猜,還有幾頁!
門德爾鬆對以利亞的形象著迷,並希望有一位適合他那個時代的先知。我也希望,上帝供應給我們這個時代,也來一位類似以利亞的先知。
<以利亞>的第一部分展示了一位堅強、好鬥的先知,他反抗北方王國女王的多神教。因此,這部分是多神教和一神論之間的對抗。
第二部分展示了一個辭職、厭倦生活的以利亞,他隻是在沙漠中度過了人生最低穀的一段時間後,回到人們中間,我知道,以利亞求死,他沒有信心了。就像我如今麵對當前的疫情,也是這般的灰心。
我還知道以利亞與寡婦之間的故事,這在這出清唱劇中也有表現。然後是以利亞與亞哈王和巴力祭司的對抗。
第二部分沒有第一部分那麽戲劇化,但包含了許多抒情時刻,其中表達了以利亞對生活的絕望厭倦。有無伴奏三重唱,“Hebe deine Augen auf”為三個女聲,然後是副歌“看以色列的守護者”,都來自詩篇 121 。第二部分展示了先知的整體慘敗。王後煽動人們謀殺了以利亞,他被天使合唱團帶到沙漠中的霍雷布山,並在與看不見的上帝的相遇中體驗了他生命的高潮。他以新的勇氣再次出發,與眾神的崇拜者作戰,並在生命的盡頭駕駛一輛火熱的戰車駛向天堂。然後宣布彌賽亞的到來,他將繼續他的事工。
這同我讀到的聖經,好像略微不同。這出劇,原來是為英國女王寫的,很受歡迎。第一次德語表演,於1847年8月29日在科隆舉行。由於孟德爾鬆病得很厲害,所以,他生前沒有聽到過用德語的演出。
以利亞求雨
以利亞對抗巴力
以利亞求寡婦用油和麵養活他。
聖經中的故事版本大約是這樣的:
以利亞出現於公元前9世紀,當時以色列王國 (前期)進入南北分裂時期,分為以色列王國 (後期)及南猶大。以利亞按照神的旨意,警告亞哈王,如果繼續崇拜偶像,神將審判以色列,讓以色列經歷旱災。以利亞寄住撒勒法的寡婦家時,也施行了救活寡婦兒子的神蹟及油與麵不短缺的神蹟。以色列經歷三年的旱災後,以利亞再次與亞哈王見麵,並約好在迦密山,透過獻燔祭,確認哪邊敬拜的神才是真神。結果以利亞的祭壇興起降火的神蹟,讓所有人不得不承認「耶和華才是真神!」並解除了三年旱災的窘境。後來以利亞仍被以色列王室逼迫。最後在約旦河乘旋風升天去了,後來由以利沙繼承以利亞先知的使命。
以利亞是唯一一位沒有經曆過死的先知,他是被上帝直接提升到天國的。
我對於指揮Spengler是非常吃驚的,為了這麽重要的一件音樂事件,他們連續地排練排練,練到最後,眾人都成”仙“了。他自己連續三小時站在那裏指揮,全身運動;還有5、60位老年合唱隊員,也要在台上立這麽久,還要放聲歌喉。真是佩服德國人,優秀的音樂修養,奉獻精神,水平太高了。那些聲部,可以安憮心靈,按摩神經。有好幾次,感覺自己來到了天間,被一群唱歌的天使包圍......
對了,擔任伴奏的是我們城市交響樂團。
再說一下場地情況,前麵後麵,樓上樓下,都坐滿了人。許多人沒有位置,就站在牆邊柱子邊走廊裏。盛況空前,我們早早就到了,在寒風中呆立,等著開門。許多德國人也是這樣。
這麽偉大的作品,要聽現場的演出,一生中大約沒有幾次機會,或許僅有一次,所以一定要趕來,不能錯過。對於指揮、演員來講,能夠出演這麽偉大的作品,也是一生的榮耀。
這裏,留一個發問:
人是因為熱愛音樂,才能演好孟德爾鬆的作品呢?
還是,人是因為熱愛聖經,才能演好孟德爾鬆的作品?
哪個更重要??????
下麵我們可以欣賞台灣音樂人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