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魚兒 ---眸影搖紅

背起詩囊/ 流浪/ 打開 一扇扇窗/ 眸影搖紅/ 四季芬芳
個人資料
眸影搖紅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五月的悲歌 (一)

(2021-05-25 21:12:35) 下一個

2021年5月,一個極度悲傷的五月。。。

5月16日,我痛失我摯愛的父親。

5月18日下午 ,深圳賽格大廈搖晃,是在暗示什麽嗎?

5月20日,中國眼科學界泰鬥,享年104歲的夏德昭先生去世。

5月21日,著名美術史,玉器及玉文化研究專家,故宮博物館原副院長,94歲的楊伯達先生去世;同一天,雲南青海地震。

5月22日,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中國最偉大的農民 ,91歲的袁隆平先生去世;中國肝膽外科之父,99歲的吳孟超先生去世;甘肅白銀山地馬拉鬆越野賽,21位年輕人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甘肅白銀。

這個5月,響起一曲又一曲的人間悲歌。。。。。。


01:  不懂政治的袁老和他的小提琴

這幾天網絡上充斥著各種關於袁隆平老先生的言論,有民眾自發的悼念活動,也有就袁老到底是不是雜交水稻之父的種種討論。一個人過世了,能迎來民眾的自發悼念和廣泛的討論,這種現象本身就說明袁老在人民心中的威望和地位。我個人覺得網路上的各種討論,如果是理性的,客觀的,倒是一件好事,說明民眾真的在乎袁老先生。我不想去評價袁老對雜交水稻的貢獻到底有多大,因為我不懂這一行,隔行如隔山嘛。我這兩天倒是在想,袁老先生到底關不關心政治,懂不懂政治?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袁老那一代人,曆經文革和各種政治鬥爭。袁老自己說,他一生沒有入團也沒有入黨,不懂政治。文革時候其他兩派爭鬥,他都不參與,躲起來專心致誌做他的科研。不參與派係鬥爭,不去整人,不去整各種牛鬼蛇神,說明袁老先生至少是一個善良的人。有一篇文章說,拋開雜交水稻的光環,袁老先生最可貴的品質,就是他一生似乎隻琢磨事,不琢磨人,崇尚寬容和自由。我以為,這樣的人,是值得我們悼念和銘記的!

印象裏深刻的,有他的一個訪談。1958年,為了提高農作物產量,毛爺爺提出了農業八字憲法:即 “水 ,肥,土,種,密,保,管,工。”  年輕的袁隆平竟然鬥膽說,這八字憲法還差了個 “時” 字,也就是說,要不誤農時,要講季節。據他回憶,他當時不知道這話出自何人之口,還以為來自農業部的呢,可見他真的不大關心政治。結果有人就嗆他,這可是毛主席講的!袁隆平先生也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妥,解釋說,毛主席不是學農的嘛。現在網上有人反駁:袁隆平不是不問政治,不懂政治,而是一個大嘴巴亂放炮而已。如果袁老當時明明知道這八字憲法出自毛主席之口,而他吃了豹子膽敢給毛爺爺提意見和建議,擁有一個知識分子應該具備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我倒是想給他喝彩了。任何朝代的知識分子,都應該有自己獨立的思辨能力,英文是說,critical thinking skills,這是時代進步的一種動力。不懂政治,不問政治,在袁老看來,有好也有壞。不懂政治的人,你可能會說錯話呀。在那樣的年月,說錯話,那可是會惹來殺身之禍的。據袁老回憶,當年可是一紙公函救了他的命,因為他在研究雜交水稻,屬於保護的對象。在三年大饑荒的艱難時期,他在湖南過苦日子。他說,“那真難受。我親眼看到五個餓殍倒在田埂上、路旁和橋底下,餓死幾千萬人。”不知道大饑荒到底餓死了多少人啊。小時候聽我爺爺講過那段餓死人的歲月。我爺爺因為餓,浮腫得厲害,被塞進村子裏的大蒸籠裏蒸過。。。。。。袁老至少對中國人填飽肚子做出過貢獻。但願餓死人這樣的人間悲劇不再發生。中國人永遠有飯吃有衣穿,而知識分子永遠不要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

印象裏深刻的還有袁老先生的那把小提琴 。除了科研,袁隆平先生還喜愛音樂,尤其小提琴,他說那是“最能觸及靈魂深處的聲音”。在十大最難學的樂器裏,即:鼓,手風琴,古典吉他,鋼琴 ,豎琴 ,風笛,雙簧管,風琴,號角,小提琴,小提琴被公認是最難學的。小提琴隻有四根弦,是最小的高音弦樂器。小提琴跟鋼琴和古典吉他並稱世界三大樂器。它即可以用來獨奏出高山仰止的天籟之音,也是現代交響曲的支柱樂器,能演奏出美妙絕倫的交響樂來。袁隆平先生並不是一個隻知道埋頭搞科研的書呆子,而是一個生性浪漫的人 。在西南農學院讀書時,袁隆平先生得知一位同窗兄弟會拉小提琴,就想辦法拜那位同學為師,從此結緣小提琴,小提琴也因此成為陪伴他一生的高雅愛好。當年袁隆平先生從重慶的西南農學院畢業分配到偏僻的湖南懷化地區的安江農校任教,母親曾經擔心,歎氣道,“孩子,到那兒,是要吃苦的呀。。。。。” 可是年輕的袁隆平先生卻安慰母親說,“我年輕,我還有一把小提琴。” 在最艱難孤苦的歲月裏,是小提琴陪伴他,撫慰他那顆孤獨的心靈!是小提琴帶給他力量!!是小提琴賦予他寧靜致遠的信念!!!

很想聽一聽袁老演奏過的《小夜曲》還有他演奏的李四光的《行路難》。同為科學家,最能理解行路難啊,惺惺相惜。。。。。。袁老先生,願天堂裏沒有派係鬥爭,沒有明槍暗箭。您可以在那裏盡情享受您的雜交水稻科研和您心愛的小提琴!

沒有找到袁老演奏的《行路難》。不過我們可以一起來欣賞中國愛樂樂團演奏的《行路難 第一回旋曲》。。。

作曲:李四光 改編:鄒野 指揮:餘隆

5/25/2021

於聖路易斯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眸影節哀!希望老人家在天堂安好!
cowwoman 回複 悄悄話 今年的五月確實有些詭異。
MoatCity 回複 悄悄話 中國人一般悼念名人,都是在遺像前鞠躬。這次看到很多老百姓在袁老遺像前下跪磕頭,一批一批的,感到國內人對老人還是很尊敬的。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歲月沈香' 的評論 : +1

保重,節哀!
歲月沈香 回複 悄悄話 是的,今年的五月有太多的悲歌令人感到難過和憂傷~還有台灣的疫情也在五月開始燃燒~但對妳來說最哀哀欲絕的悲歌是妳父親的離去。願他老人家一路走好!妳也節哀吧!
feiteng 回複 悄悄話 Sorry about your loss of your father!節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