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

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
個人資料
南半球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澳洲最佳步道 - 大峽穀步道

(2025-04-04 14:33:22) 下一個

 

對體育有著宗教般狂熱的澳洲人,自然十分癡迷移動雙腿的徒步。按照不完全統計,澳洲擁有17,424條步道,從史詩般的內陸徒步旅行到悠閑的沿海環路。美國著名戶外愛好者網站AllTrails 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 年澳洲人在徒步、遠足或跑步時間最長的國家排名全球第三,這一年澳洲的徒步愛好者在野外健步1億1千萬公裏。和這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數字同時公布的,是一條著名的叢林步道奪得了全國最受歡迎的桂冠 - 大峽穀步道(Grand Canyon Track),這是一條具有挑戰性的徒步路線,位於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藍山國家公園茂密的雨林,6.3公裏長的環路穿過緩緩流淌的溪流、奔騰而下的瀑布、巨大的蕨類植物和青苔覆蓋的岩石懸崖,看起來就像童話故事中的場景。

 

大峽穀步道奪得金牌的新聞,激起了我們重走一遍的熱情。20多年前曾慕名去走過這條藍山最著名的步道,漫長的時光歲月已經磨滅了大部分的記憶。一個陽光明媚的秋日上午,和朋友一起駕車直驅藍山深處,在布萊克希思(Blackheath)附近的停車場停好車。我們拿出土豆紅腸色拉,朋友取出一瓶自釀的蜂蜜桂花酒,在溫暖的陽光下吃完一頓簡單的午餐,一起抬步走上這條自 1907 年以來就一直有大自然愛好者踏足的百年老步道。

 

 

步道始於埃文斯瞭望台(Evans Lookout ),從這裏可以一覽下方廣闊的傑米森山穀。放眼望去,遼闊的峽穀盡收眼底,層層疊疊的山巒在陽光下呈現出不同的色彩,茂密的桉樹林在陽光下發出彌漫著一層朦朧的藍色光暈,這種藍色仿佛是一層輕盈的薄霧,飄渺而神秘。它並非濃烈的湛藍,而是一種帶著淡淡青灰色調的幽藍,如同晨曦中湖麵的微光,又似天空與遠山交融的夢幻色澤。我們靜靜地欣賞眼前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壯麗與神奇。

 

 

 

 

 

我們一行人踏上了這條聞名遐邇的步道。空氣中彌漫著泥土和桉樹的清香,耳邊傳來清脆的鳥鳴,仿佛在歡迎我們的到來。步道蜿蜒曲折,時而穿梭於茂密的桉樹林中,時而沿著懸崖邊緣延伸。每一步都仿佛踩在曆史的脈搏上,感受著億萬年來地質變遷的痕跡。砂岩峭壁經過風雨的侵蝕,呈現出千奇百怪的形狀,有的像威嚴的城堡,有的像沉睡的巨人,令人歎為觀止。砂岩懸崖在清晨的陽光下閃著金光,四周是無盡的桉樹。進入峽穀的路很陡,石階蜿蜒穿過茂密的植被。走進峽穀深處,空氣就變得涼爽潮濕,帶著苔蘚和蕨類植物的泥土氣息。

 

一路上,我們遇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徒步愛好者。雖然語言不通,但一個微笑,一聲問候,便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過往的人等膚色不同,但個個步履矯健,充滿了生命的活力。生活中有許多人,在城市裏萎黃了臉,佝僂了背,眼神如同死水,終日隻在幾堵沒有生氣的水泥牆之間轉來轉去。他們的生命,恰如那困在淺窪裏的魚,呼吸急促,行動遲緩。及至到了名山大川之前,先是驚愕,繼而歡欣,最後竟至於手舞足蹈起來。山風一吹,溪水一映,那臉上的皺紋似乎也舒展了許多。這倒並非大山有何種魔力,實是人的本性使然。人原是應當與天地山水相往還的,困在水泥牢籠中久了,自然要生出病來。

 

 

 

 

 

 

離開埃文斯瞭望台約1.5公裏處,我們沿著陡峭的台階下到峽穀底部,步道兩側為覆蓋著翠綠色苔蘚的高聳砂岩牆。清澈的小溪蜿蜒流過小徑,由於崖壁起了回音的作用,潺潺流水聲與當地鳥類的鳴叫聲變得額外動聽悅耳。陽光透過濃密的樹冠,在森林地麵上投射出斑駁的圖案。植物的多樣性令人震驚——樹蕨像古老的哨兵一樣屹立著,嬌嫩的野花為翠綠的風景增添了一抹色彩。從涓涓細流的瀑布到由數百萬年水和風雕刻而成的天然岩層,步道每一次曲折都展現出新的奇跡。我們在穀底近距離感受瀑布的磅礴氣勢,清涼的水花濺在身上,驅散了旅途的疲憊。

 

在小徑的一個安靜拐彎處停下來,我們棲息在一塊長滿青苔的岩石旁,聆聽峽穀的聲音。那一刻,時間似乎靜止了,人世間顯得那樣遙不可及。這個遠離現代生活喧囂的隱秘峽穀,給人一種難以言喻的寧靜和輕鬆感。山水之壯闊,足以蕩滌人心的卑瑣;自然之永恒,足以照見生命的短暫。人若常與山水相對,便不會過分執著於一時一地的得失了。所謂山水不言,而能育人,實非虛言。

 

步道的前半程向下走到穀底,在穀底走了近2公裏,步道轉為上坡為主。拾階而上的山路使得兩腿微微酸脹,這是一場耐力的考驗。在停下腳步喘口氣的時候,不禁想起當年英國殖民者翻越藍山的傳奇故事,庫克船長 1770 年登陸澳洲東海岸,之後的40多年時間裏,浩瀚的藍山山脈阻斷了殖民者西進的道路。好幾次失敗的嚐試之後,人們認為藍山山脈是一座由砂岩懸崖、深穀和茂密灌木叢組成的險惡迷宮,被視為未來探險不可逾越的障礙。

 

 

 

直到1831年,3個野心勃勃的年輕人格雷戈裏·布萊克斯蘭(Gregory Blaxland)、威廉·查爾斯·溫特沃斯(William Charles Wentworth)和勞森中尉( Lieutenant Lawson)帶著4名仆人、4匹馱馬和5條狗,開始了一場創造曆史的探險。他們總結前人失敗的經驗,拋棄沿著峽穀前進的探險傳統,而是一反常態地登上山頂,沿著崖脊前行。

 

3個勇敢的年輕人風餐露宿,在迷宮一般的深山老林中不斷修正方向,一路向西進發。那個年代沒有遙感衛星和無人機,沒有人知道這藍山到底有多高,向西的縱深是100還是1000公裏,年輕人們憑著自己的一腔熱血勇往直前,一步步踏入人類未知的世界。他們一路上克服食物不足、疾病侵襲和山高林密等諸多困難,還得時時擔心遭到土著人長矛和回旋鏢的襲擊。18天後,即 1813 年 5 月 29 日,一眼望不到邊的廣闊平原映入眼簾,探險隊人人欣喜欲狂,他們終於穿越藍山山脈,為殖民地打開了向西發展的廣闊前景。總督麥誇裏慷慨獎勵了這3個年輕人,每人得到1500英畝(約合6平方公裏)土地。在以後開發藍山時,政府以他們的名字命名了三個鎮子 - Blaxland、Wentworth Fall、Lawson,他們以自己的勇敢無畏書寫曆史,同時也被曆史永遠銘記。

 

遊曆山川,所見所感,不僅是壯麗景色,更是生命的原力與精神的滋養。李白"五嶽尋仙不辭遠",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都是得了山水的啟迪。沉浸在山水之間,亦是追尋英雄的足跡,開拓者的傳奇,“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每一座山川,皆是曆史的見證者,每一步行走,都是與英雄壯士的一次心靈對話。從他們的故事中,我們汲取智慧,學得勇氣,讓心境更加遼闊。

 

 

前輩開拓者們的壯舉激勵著我們,一步步踏著堅實的岩石向上攀登,汗水順著額角滑落,心跳與腳步齊鳴。山風獵獵,吹拂著濕透的衣衫,也帶來一絲清涼的慰藉。每一次邁步,腿腳的酸脹都在提醒著前方的陡峭,但眼中的目標卻更加清晰 - 那高處的峰頂,在雲霧間若隱若現,如同夢想般發出召喚。到達山頂時,天地豁然開朗。群山盡收眼底,風從耳邊呼嘯而過,帶走所有疲憊,隻留下心中的狂喜,我們的內心充滿了勝利和滿足。回到埃文斯瞭望台,再次眺望峽穀峭壁全景似乎更加令人著迷,這是大自然對徒步者們的慷慨獎勵。

 

 

 

3個小時的山野徒步,讓人和天地融為一體。噴湧不息的溪水流淌,遠近高低的鳥叫蟬鳴,樹木枝頭的各色花果,岩角林中的野生動物 …… 處處呈現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機。相比於亂哄哄你唱罷休我登場的人世間那綿延起伏的群山,承載著萬年的風吹雨打,巍然屹立豪不動搖,沉穩厚重的讓人心安。唯有走入山水之間,方能見天地之大,悟人生之遠,心胸曠達而誌存高遠。藍山的大峽穀步道是一次穿越大自然的旅程,每一步都讓你更接近荒野的中心。不僅鍛煉徒步者的體魄,更讓人領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到生命的活力,這是一場與自然的對話,對曆史的回望,一次心靈的洗禮。這是讓人感到謙卑、受到啟發並渴望再次回來的徒步旅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南半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琪子' 的評論 : 謝謝鼓勵。步道全程6.3公裏,一個健康的人什麽都不帶也沒有問題。
琪子 回複 悄悄話 你拍的照片太漂亮了。
一路上,要背著很多水和食品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