鳯 還 巢

喜樂的心,乃是良葯。
個人資料
青白丹城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吳經熊的舊式婚姻

(2021-12-02 06:07:32) 下一個

民國時期政局動蕩而賢才輩出,名家大師們的舊式婚姻中,怨偶佳偶都有。魯迅對朱安的冷然厭棄,徐誌摩對張幼儀的冷酷絕情,似乎都有各自的理由。胡適和江冬秀的廝守終身,聞一多和高孝貞的琴瑟和諧,裏麵也有很多故事。還有一對夫妻,堪稱舊式婚姻的典範,就是吳經熊和李友悌。

吳經熊是徐誌摩的同窗好友,後來成為出色的法學家,他學法律的緣起,居然是受了徐誌摩的影響。徐後來棄法而去做了詩人,吳經熊在學法路上卻是披襟斬棘,一路高歌。他留學美國、法國、德國,天資過人,學識淵博,後來成了著名法學家,還被稱為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當過國民黨立法委員和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院長,擔任過上海特區法院院長、撰寫《中華民國憲法》,並受蔣介石之托,將《新約聖經》和《詩篇》翻譯為文言文,抗戰後出任駐梵蒂岡公使。。。

1922年,徐誌摩為恢複自由身追求林徽因,不顧發妻張幼儀身懷有孕,執意離婚。起草離婚協議的人,就是當時在德國柏林大學留學的吳經熊,簽字的地點是吳經熊在柏林郊區租住的公寓。

張幼儀出身望族,吳經熊是張家的法律顧問,所以他和張幼儀稔熟。讓他起草這份離婚協議並作為離婚簽字的證人,這個角色令他為難。他和徐誌摩雖然情同兄弟,性格、思維、和做事的方式卻大不相同。張幼儀稱吳經熊是當時中國留學生中“最聰明的“,雖然他在她痛苦的婚姻中扮演了這樣一個角色,她倒也明白他的苦衷,因此兩人終身是朋友。讀吳經熊在自傳《超越東西方》中剖析自己的人生、講述自己的舊式婚姻,就能看到他不僅僅是聰明,而是一個有智慧的人。

吳經熊是寧波人。六歲的時候,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同樣是六歲的女孩李友悌訂了婚約。兩人在十六歲成婚,洞房之夜,挑起新娘子的紅頭巾,那是他第一次看到她,馬上就愛上了她,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李友悌姿色並不出眾,隻是五官端正,她也從來沒有上過學識過字。結婚之後,吳經熊想叫她讀書識字,她不感興趣,但這不妨礙兩人攜手共行幾十年。比起胡適舊式婚姻中那位能幹潑辣的夫人江冬秀以勇敢激烈的方式捍衛自己的婚姻,李友悌是以忍耐柔順一步步走過來的。

吳經熊在婚姻中有過一段迷失期,曾幾次提出離婚,好能像其他人那樣再娶一個受過教育的女子,但隻要李友悌表示同意,他就馬上心軟,因為良心告訴他這樣做不對。有一次兩人吵架,吳經熊生氣地說:“看!人家都說妻子是賢內助,這些年來,你幫過我什麽?你連我寫給你的信都看不懂。。。。。。“

沒有讀過書的李友悌聽他這麽說話,就哭了:“別再說了!這些我都知道。可是不管怎麽說,我也為你生了幾個孩子,是不是?”李友悌為吳經熊生了十四個孩子,存活十三個,這是數字不管擱在哪個年代,都稱得上傲視同儕。

吳經熊聽她這麽一說,也哭了。無論頭上環繞著何等耀眼的光芒,他最根本的安身立命的定位,就是一個女人的丈夫和一堆孩子的父親,他從此再也沒有和妻子吵過架。

吳經熊從公職上退下來後,自己開律師所接案子,日進鬥金名利雙收。在十裏洋場的上海,他開始尋歡作樂,有兩年半的時間基本上夜不歸宿。他迷戀一個歌女,要求李友悌同意他納妾。李友悌回答說:“等你四十歲再說吧!“

那年吳經熊三十六歲,聽了這話非常高興,迫切地等著四年光陰快點過去。到了離四十歲還差兩三個月時間,他二十來歲就皈依、後來長時間遠離的天主教信仰重新進入心裏,讓他一想到自己目前所過的生活,就立即嗅到一種地獄的味道。

吳經熊重新皈依天主信仰之後,謙卑取代了驕傲,視野超出了塵俗,生活從此大不一樣。他在《超越東西方》中說:人罕有自知之明,所以需要睿智的真朋友,坦誠指出我們的缺點和優點。他的信仰開了他的眼睛,過去認為妻子配不上他,後來他認為是自己配不上妻子。所以他們兩人的手,就成為經常合在一起敬拜天主的手。

吳經熊交遊廣闊,美國、法國和德國都有他深交的朋友,其中有對他十分賞識、和他頻繁通信達十四年之久的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Oliver Holmes。這些外國朋友們對他新婚之夜才第一次和新娘見麵的事實都不能相信,也無法想象這樣的婚姻能夠美滿。

吳經熊卻認為舊式婚姻是行得通的。雖然婚事不是出於自己的意願,但父母為子女撮合的,必定是他們認為最好的,他稱這為命中注定,這樣的婚約比起自由戀愛更有尊嚴,因為那屬於天作之合。他這種觀點,肯定不被很多人接受,但那是他在信仰中的堅信,至少他個人的婚姻,證明了這種觀點的正確。或者可以說,不論舊式婚姻或自由婚姻,婚後如何經營,才是重點,而如何經營,端看一個人的信仰何在,那是妥善經營各種人際關係的根本,包括夫妻關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感慨。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