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子吳謝宇弑母案,一審判了死刑。當事人上訴,親友呼籲刀下留人。他的命運走向,很多人會繼續關注。依中國法院判決的習慣說法,案件屬於情節惡劣,手段殘忍,影響極壞的,一般是殺無赦,以作懲戒。
世人論及才子犯罪,總是一邊譴責,一邊惋惜。紅樓夢中賈母對這個問題十分鐵麵:“男人滿腹文章去做賊,難道那王法就說他是才子,就不入賊情一案不成?” 才子去殺人,當然一樣是殺人犯。吳謝宇這個才子殺了人,且殺的是自己的母親,若在古時,殺父弑母,大逆不道,不論原因,都是淩遲處死。如果吳謝宇最後被執行死刑,似乎也算按律量刑。
殺人償命,古今如此。
但是,他必須死嗎?他的死能彰顯法律的公平和社會的公義嗎?這宗案子如果在美國,可以肯定他不會被判極刑,因為從方方麵麵來看,這不是一個窮凶極惡作惡多端的人,殺他起不到懲戒惡者的作用,天下有意殺父弑母的人畢竟是極少數。
從一個品學皆優、被人交口稱讚的天之驕子,變成一個弑母的殺人犯;殺人之後的幾年,以假名姓假身份在歡樂場中混跡,這背後可以挖掘的心路,是心理學研究的絕好素材。吳謝宇在法庭上承認弑母,給出的理由是幫她解脫精神痛苦,法院認為他沒有說實話,那不會是作案的真實動機。如果他確實沒有說實話,是否應該給他時間和機會說出實話?
這是一個家庭悲劇,吳謝宇若最後被執行死刑,那會是一個令他身邊親友難以釋懷的結局。世人眼裏如此優秀的兒子,竟會有預謀地擊殺深愛自己、自己也深愛著的母親。說是為幫助母親解脫因父親離世而造成的精神痛苦,這確實不是一個說得通的作案動機。一個智商很高、成長順利、學業優秀、才情四溢的青年,能夠做出手持啞鈴,擊殺母親頭部令其死亡的猙獰凶惡的動作,背後究竟有什麽隱情?吳謝宇有能力、有意願寫出自己的經曆,為罪懺悔,也為警示他人。在他離開世界之前,何不留下這條命,讓他慢慢說出背後翻越高山墜落深穀的故事,世人一定可以從中有所得益,幫助有類似問題的人避免重蹈覆轍,這比殺了他更有益於社會。法律原是讓人知罪,知罪而犯罪的案子中,有不同的狀況,不應遵循一刀切的殺人償命的處理方式。這件案子,判決死刑隻是令一個發生了悲劇的家庭再壓上一重悲劇,而並不能讓死者安息。吳母若能表達意見,她會要求兒子償命嗎?
法律不外人情,殺人何必太急。
===================
背後的故事再不簡單也不至於殺母,這不是殺人的理由,留下這樣的人,想告訴後人什麽?。哪怕是外人也不能想殺就殺,殺了也要償命
………………………………
梅華書香 發表評論於 2021-09-08 08:27:20
會的吧,不然兒子都效仿殺媽媽了哦!祝安好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