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遊人生

小散文回憶旅遊日誌
正文

六安瓜片

(2023-07-20 06:25:21) 下一個

《六安瓜片》

        昨晚朋友送我一盒六安瓜片,我以為是瓜曬幹後泡茶的。今早打開一看,裏麵還附有一把剪刀,更以為瓜片太大,要剪碎才行。

        心裏嘀咕,喝杯茶,還要費這麽多勁。我是最不能忍受獨自喝功夫茶的那種人,????子屁股坐不住。

       比如當年在日本,我可以學花道、書道,就是欣賞不來茶道。

       劍道、柔道又於我太過激烈。總之,我是個喜歡靜的人,但不能靜的無用。

        像茶道,等半碗茶,得等上十幾分鍾,其中還得正襟危坐,看著別人拭呀擦呀,輪來輪去才輪到一口。又還得沉默著,真讓我這種嘰嘰喳喳的人憋得慌。

        回到六安瓜片。因為好奇,想知道的剪刀的作用,但又找不到說明,便上網查了一下。

       這查不打緊,一查才知道自己是多麽的孤陋寡聞。六安瓜片不是瓜呀,是純粹的茶葉,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清朝時為貢茶。

       且是所有綠茶中營養價值最高。

       今天的人真是生活得風聲茶起、有滋有味,我小時候哪有這麽講究呀,茶就是茶,就是綠茶。

       上班的人,都是一個帶蓋的玻璃瓶子,一撮茶葉從早喝到晚,實在淡了再加一撮茶葉,就渡過一天。

        家中來客了,必然是要招呼的,吃杯茶、吃杯茶是肯定的。泡茶用的是玻璃杯,我至今記得我家待客用的杯子,白玻璃上繞著幾根細細彩線。

        現在想來,玻璃杯泡茶該是多麽燙啊,但那時衝茶的水是熱水瓶裏,大概早己不滾燙。

        隻是溫度還是有的,敬客人時,一隻手姆指中指輕托杯底,另一隻手姆指中指緊捏杯沿。還好那時上海人住的都是隔子間,二三步的距離,再燙的杯子也是握得住。然後往桌上一放,配點零食,就可待客了。

        茶墊什麽也是沒有的,家家戶戶都隻有一個方桌,上麵輔著塊玻璃。熱茶碰到冷玻璃,底下一灘水。桌上若是撒了把瓜子,千萬不能離杯子太近,否則瓜子濕了,就耗脫了,不脆了。

        我上大學,己有了保溫杯,幾乎是人手一隻。早上泡好的茶,一直喝到晚上,不知泡了幾泡,泡成白開水了。

        這樣年代裏過來的我,到了國外,最初能喝到的茶也就是超市裏的green tea, 都是便宜的茶包,有茶就喝,管他什麽品種。

        在菲律賓時,有個朋友是英國人,住過台灣,學會一套品茶之道。我有幸被請去好多次,她給我們介紹大紅袍呀、高山烏龍呀,我就記得東方美人這個名,據說是維多利亞女王起的。

        每次都得品嚐五、六個品種,被她一解釋,我倒也能品出些味道來。可回家自己一泡,綠茶全都是一個味,烏龍茶還是品得出的,就是貴賤不分。

        貴賤不分,有茶就好,我就是這樣的粗人。這些年,也收到過不少朋友送的好茶,喝下去的是情義,價高價輕我傻傻地分不清。

        就如紅酒,我特愛喝葡萄酒,但10歐元一瓶的和上千歐元的,我是嚐不岀不同的,老公說我是暴殄珍物。

        本來想拆開包裝試試新茶六安瓜片,又想我也不懂什麽是好茶,喝了也是白費。算了,我家那兩姑娘都喜歡喝茶,這瓜片就留給她們一人一罐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