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遊人生

小散文回憶旅遊日誌
正文

佛統大塔

(2023-04-13 21:20:03) 下一個

《佛統大塔》

        佛統這個名字很是佛係,肯定有什麽與佛有關的東西。這個離曼穀80公裏的城市有一座大金塔,高13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佛塔。

        佛統的本名是Nakhon Pathom,來自巴利文,其意思是第一個城市” ,是陀羅缽地時期的經濟中心。

         陀羅缽地興盛期是公元611世紀,大抵同期的就是中國的唐朝。玄奘在《大唐西域記》裏提到過這個地方,雖然他並沒有踏足此地,卻記錄了這個王國的繁榮景象。

        劉恂的《岒表錄異》中有記載,陀羅缽地人以犀換馬,因處熱帶,一國之中,馬不過千匹,所以唐朝送去很多匹馬,尤其是唐太宗自身也是個愛馬人士,應該不會對同好吝嗇吧。

        因為好奇陀羅缽地和中國的關係,便上網查了一下,唯一的中文論文中,開篇就寫到,貞觀年間,陀羅缽地人向唐朝貢。中華之大也,????羅都成了附屬國了。

        不過,這也是我頭一次聽到,不足為數吧。

         言歸正傳,真正的泰國曆史或說泰人曆史始於13世紀,之前的陀羅缽地是孟人的。孟人信小乘佛教,所以這個時期留下的藝術作品很大一部分是巨大的法輪,並且總是伴隨著一隻鹿。

        這些精美的法輪總讓我想起西藏、尼泊爾的寺廟,入口的門楣上高高聳立著法輪,兩端是兩隻鹿。

        我問導遊,為啥中日韓的寺廟裏看不見這些法輪的存在,她說是個好問題,她也不知道,這是你的課後作業。

        認真地查了一下,無用。然後我想,小乘佛教是很早的佛教流派,大乘是公元一世紀後才興起的。早期並沒有什麽佛陀的人物雕像,而是以法輪、足印等來代表佛教教義。

        法輪是代表了佛教教義的啟動,而佛陀第一次講義的地方是在鹿野苑,鹿也躺下傾聽,所以法輪和鹿都象征了佛教的初始。

        小乘更比大乘更原始,是否這個原因,如今我們的寺廟裏很難看到法輪的蹤跡,即使有,也不是什麽在主要位置。

        這是我對法輪的理解。在佛統出土了大量讓人歎為觀止的精美法輪,在泰國這是唯一的一個時期,法輪在以後便不再岀現了。

        法輪隻是寺院的一個附屬物,佛統有這麽多的法輪,就一定有這麽多的寺廟。

        佛統大塔現在這個形狀,其實是19世紀才有的。本來的佛塔並沒有這麽高,是一座白色佛塔,為了保護古塔,拉瑪四世下令在把裏麵的塔罩著,外麵又造了一個塔。

        1870年,經過17年的打造,世界最高佛塔就這樣成功地建成了。它金光閃閃,威嚴莊穆。

        新塔舊塔,佛統大金塔是座兩幢塔。內塔是不開放的,參觀者隻能繞著外塔走一圈,思古一下。

         古塔雖說建於675年,但考古發現它其實在公元四世紀即己經存在。

         圍繞著古塔,有著一段淒涼的傳說。

         大約在九世紀上葉,拍耶功王的王妃懷孕,星相家預言王子成年後必會殺父,於是國王功下令殺死兒子攀。但是世上的事都是一樣的套路,母親不舍,將他送給老婦媚紅撫養。

        攀本是王種,長得身高馬大,又是膽識過人,有一次赤手征服了一頭野象。隔壁的叻武裏城主聽說後,收攀為養子。

        後來的事,大家都已經猜出了。攀與生父功騎象決鬥,殺了父親。又進入幹乍納武裏城內,想娶王妃為妻。王妃自然一眼認出是自己的兒子,於是攀痛悔不己。

         不過讓人出乎所料的是,攀一氣之下怪罪養母媚紅沒告訴他實情,回家把養母也殺了。

        為了贖誤殺親父罪,攀建了佛統大塔。殺了養母後,為了懺悔贖罪,攀又建了拍巴湯塔。

        我很不喜歡這個故事,誤殺父,情有可原,可殺了恩重如山的養母,是一座佛塔能贖回的嗎。

        佛統博物館裏有尊像,精美無比,和曼穀博物館的那尊三佛齊佛像很相似,然而注題卻寫著魔鬼” 

        館長道,你看這像外表雖是華美,卻有兩顆跐牙,這是魔鬼的象征。

        仔細一看,果然如此。至此,這尊瞭牙的像便成如此地麵目可憎。

        這便如有些人,即使位高貴重、身著華麗,是魔鬼,浮屠七層也拯救不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