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遊人生

小散文回憶旅遊日誌
正文

卡爾馬聯盟和瑪格麗特一世

(2022-03-02 14:10:52) 下一個

《卡爾馬聯盟和瑪格麗特一世》

          昨天在影院看了一部丹麥電影《瑪格麗特一世》, 看完後心情沉重, 久久不能平靜。

          瑪格麗特是丹麥國王瓦爾德瑪四世最年輕的女兒, 1353年出生於丹麥沃丁堡。1363年4月,10歲的瑪格麗特與23歲的挪威國王哈康六世成婚。

         哈康六世的父親是挪威馬格努斯七世,  他在此時也是瑞典國王。哈康六世在結婚前一年即1362年,當選為瑞典國王,與馬格努斯七世共同統治瑞典。因此,哈康六世亦是瑞典國王。

         瑪格麗特和哈康六世有一個兒子奧拉夫, 五歲就繼位了, 但小屁孩那能理政事, 攝政的當然是他的母親, 瑪格麗特一世。

         因為外祖父是丹麥國王, 奧拉夫也繼承了丹麥王位, 所以, 一個小男孩有了挪威、瑞典、丹麥三頂王冠, 而且彼時芬蘭屬於瑞典。

         真是天時地利, 1397年6月17日,在瑪格麗特的主持下, 丹麥、瑞典和挪威的代表在瑞典南部的城市卡爾馬簽訂了著名《卡爾馬條約》。

         條約規定三國共擁一位君主, 建立永恒的聯盟, 各國保留了各自的王國地位, 內政亦保持獨立, 並根據各地原有的法規,由當地的議會管治。

        《卡爾馬條約》是瑪格麗特的傑作, 她也因此被稱為斯堪得納維亞最偉大的女性之一。

         然而, 《瑪格麗特一世》這部電影講的不是瑪格麗特的生平, 而是她生命中驚心動魄的九天。

         也就是“假奧拉夫事件”。

         瑪格麗特唯一的兒子奧拉夫雖然有著三頂皇冠, 可惜命短, 16歲就死了, 有人說是被毒死的, 但母親當時不在身邊, 也沒見到下棺。

        1402年, 發生了一件天大的事, 一個年輕人自稱是奧拉夫, 這麽多年被人關了禁閉, 現在回來要認親。

        電影就圍繞這件事, 呈現瑪格麗特的九天。

        當時瑪格麗特已立了姐姐的外孫埃裏克為聯盟國王,  埃裏克是瑪格麗特為他改的名, 為了讓他更北方化。曆史上,  丹麥的埃裏克七世,挪威的埃裏克三世,  瑞典的埃裏克八世, 其實都是同一個人。

        埃裏克此時已為聯盟之王, 突然又跳出來一個奧爾夫, 又有挪威代表團的支持, 承認是親生兒子聯盟必將分裂, 思考再三, 瑪格麗特親手將奧爾夫送上了火堆, 活活燒死。

        這個“假奧爾夫事件” 曆史上是有記載的, 但有關的文件統統被燒毀了, 事件撲朔迷離、真假難辨。

         電影展示的是, 瑪格麗特認出了是自己的兒子, 並且準備與他一起逃去卑爾根, 但在最後關頭, 被人說服, 為了聯盟團結, 忍痛殺死了自己的兒子。

         這是一部相當成功的電影, 情節起伏跌宕, 環環相扣, 讓人喘不過氣, 畫麵震撼, 背景音樂也是一流。

         然而, 我一點也不喜歡這部電影, 因為它想傳達的信息, 因為它的理念, 尤其在目前俄烏戰爭的局勢下。

         它告訴我, 聯盟的存在比親情更重要, 為了阻止分裂, 可以不惜一切, 甚至親生兒子的生命。

         這偉大嗎?作為一個母親, 我眼中的瑪格麗特是如此的無情, 追逐權勢。

         真實的瑪格麗特一世至死都掌控著聯盟, 聯盟隻存活了93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白釘 回複 悄悄話 政治正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