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公司最近好幾個在國內直接招聘過來的人,不禁想起了自己十幾年前剛來英國時候的艱難打工人日子。
第一份其實都不能算打工人,因為沒有工資,是義工。
2004年初來英國陪讀,雖然考了托福,但是三腳貓的聽力連入關都有困難。來了後走在大街上都是緊張的,特別怕誰喊我一聲聽不懂,但是也想和社會接觸一下,於是去一個cancer research的慈善店去問要不要義工。
說好了每周三過去幫忙,一個韓國小留學生sunny教我掛燙衣服。sunny和我說話我還能馬馬虎虎應付,但是其他英國人一和我說話我就亂了陣腳。當時店裏隻有一個正式雇員是shop manager叫Jennifer,她了解我們過去幫忙都是為了練練口語,所以經常找個話題和我聊聊,無奈我的英語好像基本上很難成句。:( 現在記得的就是當時國內的BBS有消息會發出aho的聲音,所以我經常說aho,結果Jennifer問我是什麽意思?我好像也沒解釋清楚,但是她告訴我她們說aho一般是something went wrong.
另一個笑話就是她們經常會去泡茶,問我的時候,我忙不迭的說謝謝。她們就說,你確定不要嗎?我想我都謝謝了當然是要啊,不過我也說不明白就算了。:)
店裏經常放電台,我大部分時間掛燙那些捐過來的衣服,有時候待到關門幫他們吸吸地。店裏的其他義工老太太也很和善,人少時候還教我收銀之類的。記得還從這個二手店買了一個scooter,非常結實,可以載我和老公兩個人去common。另外經常有人把捐獻的衣服在overnight放在門外,第二天Jennifer往屋裏整理的時候,經常一邊整理一邊說rubbish,扔到垃圾桶裏。所以現在有時候老公說不要的衣服捐獻,我就很想起Jennifer,隻肯捐獻很新的衣服。
這是04年那三個月我唯一的打工人經驗,因為是義工,大家都很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