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共同富裕”的後果可以預測嗎?(因果關係的全貌)

(2021-09-05 18:37:12) 下一個

"共同富裕"會不會導致"共同貧窮"?西方學者多數認為"會",但很長時間以來,他們在中國問題上大多是看走眼的。是因為理論,經驗或模型不夠客觀嗎? 還是中國特殊? 連因果關係在中國也會失效?

由於預測要根據多種參數或因素才能做得出來。 也就是說參數或因素的多寡與質量決定了預測的結果。 因此,持有決定論觀點的人認為,如果我們可以窮盡或控製一切原因(參數),那麼我們就可以準確的看到結果。 但問題是,「一切」是多少? 或多少才算是「一切」呢? 顯然,決定論是無效的,或不符合實際的。 因此,懷疑論者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懷疑論會認為因果關係是不存在的,因為"結果"存在著無限多的可能,根本就無法預測。點擊聽全文:“共同富裕”的政策後果是可以預測的嗎?(因果關係的真相)《美國筆記 -21》09/05/2021 - YouTube

比較流行的科學預測所強調的是它的客觀性。 意思是所引入的參數(原因)是客觀的。 客觀與否就成為選擇參數的標準,客觀與否也決定了所選擇的參數是否值得信賴。 那麼,什麼是客觀或客觀性呢? 我在(自我的真相)裏討論過科學唯物主義的邏輯起點"客觀"與科學之間存在著的一個"悖論",也就是科學頂著一個"客觀實在是絕對真理,是不容質疑的真實存在"這樣一個偽科學的前提。 反對唯物主義或信奉唯物主義的人都應該去看看那個「悖論」。 因為我們多少是被唯物主義或物質主義洗了腦的,因此,為了不糊裏糊塗的當了"韭菜",還是可以去看看那個"悖論"的,可以倒回去看(自信,信心應該從那裡來? )和(自我的真相)兩篇,我就不重複了。 現在要討論的重點是預測,或討論因果關係。 而我們要問的是,為什麼人們會認為「客觀性」是最重要的? 是可信賴的? 或者,科學預測的準確性與所選用參數(原因)的客觀性是正相關的嗎?

我們來看科學對於一個參數(原因)不斷變化的係統,比如天氣預報的情況。 我們會看到,即便是觀測到了某個地區造成降雨的原因正在迅速聚集,天氣預報也隻能做出這個地區短期內會出現降雨的百分比而已。 也就是隻能做出一種可能性上的預測。 儘管天氣預報所選用的參數是客觀的。 但由於「變量」太多,特別是把時間這個變量也加入進來的話,天氣預報不可能是確定的,隻能是隨著時間的變化不斷更新,而長期則預測不準。 這就讓我們看到了科學預測的準確性其實與參數的客觀性無關,而是與"變量"的多寡有關。 對於一個充滿了變量的係統及其變化結果的預測,儘管所有參數都是客觀的,但無助於提升預測的準確度和確定性。

那麼,造成我們信賴「客觀性」的原因是什麼呢? 那其實是一種誤導,讓我們誤以為客觀是不變的,或相對穩定的,因此是可依賴的。 我們錯誤的把科學的特性理解為"客觀",把科學和客觀等同起來,都當作了"可信賴"的代名詞,以至於在政治,經濟這些充滿主觀性的學科中,也要反覆強調科學性與客觀性。 彷彿不強調科學與客觀就等同於說自己不可信賴似的。 其實,正如我們在以前的視頻裏反覆強調的,科學的決定性特徵不是"客觀",而是"可證偽性" (Falsifiability)。 也就是承認科學或科學理論的實質是一個可以被推翻的假說。 過分強調"客觀"其實是在否定科學的決定性特性。 而一旦去除了科學的決定性特性「可證偽性」,那麼,科學的預測,或科學所描述的未來就成為了一種人類的迷思(Myth),也就是人類自己創造出來的神話或宗教,或故事。 其實講故事倒也不一定是壞事,壞事是把它當真,當作了必然,這就會導致自己受苦。

然而,在人類事務中,也就是我們剛才提到的政治,經濟所涉及的領域當中,人們依然保持著對於科學及其客觀性的迷思。 也就是理論的「可證偽性」不會被強調,或是完全被丟棄了。 所以,我們就會看到這樣一幅充滿了諷刺的現實政治圖景,一邊是政黨吹噓自己決策的科學性,以及增加更多有科學色彩的人士進入行政部門,不斷的強調自己黨派理念和理論的客觀性和科學性。 另一邊卻是連連失敗的施政結果,不斷的製造出更多的政治或經濟上的災難。

很多人對這種政治景象已經麻木了,他們無從鑒別問題到底出在哪裡,而把問題歸結為,反正臺上站著的都不是好人,政府或行政機構是天然作惡的,是不可信賴的。 這也促使另一些人變成了懷疑論者,或激進主義者,他們會認為沒有因果,無所謂善惡,甚至默認如果不作惡就拿不到權力,把獲取權力與作惡,逞強好鬥等同起來。 而那些依然相信因果關係的老實人,則在理論或理念上繼續尋找原因。 這就不可避免的觸及到因果關係的根本,也就是什麼是「第一因」(The first / The One)?

我們在開頭就講了決定論是要找到所有的"因"以便看清未來的每一個結果。 而"第一因"則是要找到這一切的起源。 也就是這一切究竟是怎麼開始的? 因此,"第一因"也是一種決定論。 我們都知道,霍金(Stephen Hawking)是宇宙起源論的著名人物,以「無邊界假設」 (no-boundary proposal)而聞名。 在霍金之前,業界流行的「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起源於一團高密度能量的爆炸。 但是,這團高密度能量又是怎麼來的呢? 形成這個高密度能量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隻要一問這類問題,答案往往就跑回到宗教那邊去。 宗教認為上帝就是「第一因」,問題此為止,你不能再問「第一因」的「第一因」是什麼? 這樣問下去就會導致任何學科或任何宗教都建立不起來。 我在(自信,信心從哪裡來? )裏講過任何學科都要設定一個邏輯起點,然後把這個邏輯起點"公理化" (Axiomatic)或作為"物理公設"(Postulate)。 然後把這個起點叫不證自明,如果這個起點出現了悖論,那你也隻能修修補補,總之,你不能推翻這個起點。 因為隻有這樣你才能建立起整個學科。 而霍金要做的也無非是這樣。 霍金說,追問「大爆炸」之前,或「大爆炸」的原因是什麼是沒有意義的。 "這就像在問南極的南邊是什麼"。 因此,宇宙沒有起點,它是自己發生的,因此,宇宙也沒有終點。

霍金的話讓我聯想到青年時期,牧師曾經對我說過相同的話,你怎麼能問上帝的上帝是誰? 或上帝是怎麼來的呢? 因為,根據《啟示錄》的說法,我是阿爾法,我是歐米伽(我就是開始,我就是結束)。 因此,霍金的努力是把他的宇宙波函數(wave function of the universe)做為宇宙起源論這個學科的"公設"。 在那個"羽毛球形狀"函數的底部,直徑為零,因此,不存在可供參考的時間。 也就是說,無邊界假設成為了"第一因",成為了起點,雖然它的名字不再叫"上帝",但它起到的作用,或至少在宇宙起源論這個學科裡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上帝",就是邏輯起點,或"第一因"。

所以,繞了一大圈我們看到了什麼? 科學從來沒有排除"第一因"。 隻是換了一個手法,或起了一個不同的名字叫做"公理"或"公設"而已。 所以,我在(自信信心應該從哪裡來? )裏講到,你隻要知道這個遊戲是怎麼玩的,你就會有創造性。 創造出一個新的邏輯起點,你就有可能得諾貝爾獎。 然後就有一堆人來論證你的理論。 就像現在還有一堆人在論證霍金的"宇宙波函數"一樣,這會創造出一堆的博士論文和博士出來,那就是在創造就業,是在為社會做出貢獻。

但是美中不足的地方是,霍金非要煞有介事的去強調沒有上帝,霍金說,宇宙不需要所謂的"上帝之手"來輕輕的一推,作為第一因把它發動起來。 並且,霍金又煞有介事的去批評哲學,認為「哲學已經消亡」,哲學問題都可以通過科學來回答。 你這不是破壞就業嗎? 所以,這個世界還是有老實人會站出來。 他們不會像霍金那麼的自負,那麼的"指點江山",那麼的去破壞了人家的就業。 我要說的這位,就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院士Murray Gell-Mann( 蓋爾曼)。 蓋爾曼曾經對與霍金一起提出宇宙波函數的詹姆斯哈特爾(James Hartle)開玩笑說:你都已經知道宇宙波函數了,你怎麼還沒發財呢? 意思是宇宙波函數聲稱可以把宇宙的過去,現在,未來都算出來,那麼就應該去買六合彩才對。 蓋爾曼為什麼會這麼絕對? 因為蓋爾曼持有的是量子力學對於未來,或對於因果關係的看法。 那是一個與決定論完全相反的看法。

蓋爾曼對物理學的貢獻就是他的基本粒子分類方案,而這個方案的啟發則是來源於佛教的"八不中道"。 因此,他的論文題目就叫「八正道」(The Eightfold Way)。 我在(政治實用主義的可貴之處)裏講過龍樹對於"實相",也就是究竟真相的描述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一共有"八不",湊成"四對",每一對"不"都像是在表述量子的疊加態,但都不符合因果關係,更沒有"第一因"。 而量子力學最顛覆的地方,就是觀測到了粒子運動軌跡的不精確性。 因此,量子力學對於未來的看法是"概率"。 在量子力學看來,因果關係也服從於概率,結果無法預測。 這就顛覆了長久以來我們對於因果關係的習慣性感知。

所以,兜了一圈,我們似乎是從決定論兜兜轉轉的回到了懷疑論。 從相信因果關係的確定性到相信結果服從於概率。 也就是相信因果關係與賭博具有相同性。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倒是應該選一個職業賭徒去領導我們,因為賭徒對概率有天然的直覺,也許他會直覺哪個政策做下去就會贏得未來,會給我們帶來好的結果。

所以就是這樣,研究因果關係總是會把人搞得稀裏糊塗。 到底因果關係是靠譜呢還是在講故事? 剛才講蓋爾曼從佛教獲得啟發,結果得了諾貝爾獎。 那麼佛教又是如何看待因果關係的呢? 有一個很著名的"野狐禪"公案也許可以瞭解佛教對於因果關係的看法。 這個禪宗公案是這樣,百丈禪師的聽眾裏有一位老者對百丈禪師說,五百年前我也是個禪師,曾經有學生問我:大修行人落因果否? 意思是佛教主張實相是"八不",每一對"不"之間都看不到因果關係。 那麼,到底有沒有因果,是落因果? 還是不落因果? 另一方麵我們也會看到,佛教也主張「消業」,主張「業力」(因果關係)是可以被消除的,並且業力也是可以轉化的,從普通人轉化為佛。 所以這個老者對百丈說,我就回答學生說,對啊,你隻要好好修行,好好做人,不要玩弄嘴炮,不要弄成"口頭禪",那你就可以改變"業力",也就是"不落因果"。 老者接著說,哪成想啊,就因為我說"不落因果"造下的業力,果報是轉世為一隻野狐,五百年不得解脫。 請和尚救我解脫這個狐狸身。

那麼,百丈禪師是怎麼救他的呢? 百丈禪師沒有糾纏“是落?還是不落”。 因為實相是"八不",用"心經"的說法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百丈總不能改成,因果是空,空是因果。 或者即有因果,又沒有因果,等等。 所以百丈不去糾纏這種相互矛盾的說法,而是回答"不昧因果",愚昧的"昧","昧"表示無知或搞不清楚。 “不昧”就是不再稀裏糊塗的了。 百丈的意思是,大修行者要看清因果關係的真相。 而我們剛才做的,從決定論到科學,再到量子力學,再到概率,再到懷疑論,走了這麼遠的路都沒搞清楚因果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那麼,這個老者一聽百丈的解釋,畢竟他曾經研習了很長時間的佛教理論,所以當下就從野狐身解脫了出來。

所以,這個野狐禪的公案絕不像某些大咖解釋的那麼簡單。 把野狐禪等同為「口頭禪」,批評那些不勤勤懇懇,老老實實學習工作的人,或認為學習佛法理論,辯論,討論是沒什麼用的。 應該座下來老實修行才對。 不是這麼一個簡單的道理。 我們先來整理一下野狐禪包括了哪幾個相互矛盾的問題,第一個是,佛教主張實相上,也就是究竟的真相上是沒有因果的。 剛才講"八不","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不一不異"。 每一對"不"都不符合清晰的因果關係。 或根本就沒有因果關係。 第二個是,佛教同時又堅定的支援因果關係。 主張報應是躲不掉的,你以為修一修佛法,做幾件善事,捐幾百億去搞"共同富裕"就能躲掉你一不留神割了人家的"韭菜"而造下的"業債"? 那個老者造了一點「口業」,果報是做五百年的狐狸。 第三個是,佛教同時又認為,業報是可以被消除的,是可以轉化的。 如果報應不能消除,老者就脫不掉狐狸身。 也正因為業力可以轉化,普通人才可以通過修行成佛。 第四個是,所承受的結果,果報或報應是好還是壞? 也就是做五百年狐狸究竟算是「善報」呢? 還是「惡報」? 這個標準是相對的。 跟動機有關。 一般人認為做五百年狐狸是個「惡報」,但對這個老者來說,如果他的動機是解脫,那麼,正因為做了狐狸這個緣故,他得以見到了因果的真相。 很多大成就者要經過幾個大劫才解脫,相比五百年這麼短,這反而成了一個"善報"。 所以,百丈禪師才興師動眾,以對待一個僧人的方式安葬這個野狐。 這個第四點是很難理解的,所以我們先講這第四個問題。

前兩天在推特上看到有人轉發作家餘華的一段回憶,這段話其實是電影《活著》的精華版。 大概的意思是這樣,餘華的祖父是個大地主,有200畝地。 但這個祖父一點兒也不老老實實的學習和工作,反而是把200畝地給賣了,拿錢吃喝玩樂去了。 49年以後果報來了,那個老老實實發家致富,收了餘華家200畝地的那一家人,就成了萬惡的地主階級,被整的一塌糊塗,電影裡是被打了五槍。 人沒了,地也沒了。 而餘華一家的果報是躲過了一劫,人還在,也還有地種。 餘華說,我和我的父親都應該感謝我的祖父,多虧他不是個正經人。 所以這裡麵的因果關係是顛倒的,是善有惡報,惡有善報。 為什麼這麼說呢? 當發家致富被普遍認同為"善",是一件好事的時候。 發家致富的動機也是好的,應該帶來好的結果。 但是,忽然一下子革命了。 貧窮成為榮耀,富人被仇視為"惡人"。 這個時候,發家致富的動機就變成"惡",就會帶來"惡果"。 不幹活,幹革命的動機就成為"善"了,反而會帶來好的結果。 這種因果顛倒的現象我們可以給他取個名字叫「餘華悖論」,而「餘華悖論」之所以出現,是因為善與惡顛倒了,那麼動機也被顛倒了。 這個時候,因果關係不是不靈了,而是如影隨行的跟著也顛倒了。

所以,這裡麵的關鍵是"善"和"惡"是可以被顛倒的,是可以相互轉換的,是相對的。“餘華悖論”在文革之後又顛倒一次,資本家可以入黨了,更大的資本家進入政協了。發家致富再次成為“善”,或"首善"。 這是我們最難以接受的地方。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就回到了剛才第一個問題,關於"實相",真相,或本質。 我們說任何學科,宗教都有一個邏輯起點,佛教當然不會例外。 這個邏輯起點就是「緣起性空」。 "本性為空"就是我們一直講的,佛教哲學認為一切被我們感知,思維和討論的東西都沒有真實存在的本質。 如果善惡具有真實存在的究竟本質。 那麼,善惡就不可以被顛倒。 也就是說,善的標準是定死的,永遠都不會改變。 而現實生活中「善與惡」的標準變來變去。 我在(價值的真相)裏也講到,我們所無比珍視的人生價值,社會價值,民主的價值都會瓦解。 如果一個事物具備實實在在的真實的本質,怎麼可能說變就變,說瓦解就瓦解呢? 所以在這個意義上,佛教指出,任何事物的真實狀態,也叫本來狀態,或事物的本質是"空"。 並沒有一個恆定的,真實存在的本質。 但這個「空」還有另一個麵向是「緣起」。

"緣起"可以比喻為我暫時脫離了"空"的麵向,我走進了一家賭場,或人生的賭場,我開啟了賭博的體驗。 這個時候因果關係也就跟著出現了,並服從概率,結果多半是輸。 如果你已經輸了很多錢了,你再去求神拜佛讓贏的概率傾向於你這邊,那是沒用的,因為"業力"的種子已經開花了,這就是剛才的第三個問題,因果報應是真實不虛的,無法改變。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那麼,為什麼第四個問題又是可以改變,可以消業呢? 那就是你雖然身處賭場,但沒有走上賭桌,或你上了賭桌賭了兩把,明白了它是受概率控製的,你覺得沒意思了,離開了賭桌。 那麼,那個輸的連底褲都不剩的結果就不會出現。 最後一個問題是,我們為什麼會「緣起」,也就是我們為什麼會走進賭場? 或我們為什麼會成為人? 是因為習慣或習性使然。 我在(認知出錯的根本原因)裏講過。 我們的認知習慣是「業力」,也是因果關係的邏輯起點。 我為什麼強調"邏輯"二字? 是因為這個起點是虛設的,這個起點的本性為空。 有興趣的可以倒回去看。 這個說下去會時間太長,我們先打住。 我們今天討論因果關係還有一個任務,就是怎麼看待「共同富裕」以及現在推行的打壓資本擴張的政策動機和後果?

我在(信心,自信應該從哪裡來? )裡麵講過兩種經濟學派的邏輯起點,國家不幹預學派的邏輯起點是"充分競爭"。 國家幹預學派的起點是"不充分競爭"。 如果這兩個相反的邏輯起點都具有真實存在的本質,那麼這兩種不同的經濟模式就不應該出現交叉或相容。 但現實中,美國也有國家幹預,中國也容許資本主義。 這說明兩個學派的邏輯起點都是虛設的。 而凡虛設的東西都會出現悖論。 你說我要解決這個悖論,我既要資本主義(充分競爭)對我有利的一麵,同時又要國家幹預模式(不充分競爭)對我有利的一麵。 這個命題是"既要,又要"。 就等於百丈禪師的回答變成了「既落因果,又落因果」。 顯然百丈禪師沒這麼笨。 因為事實是跑不出因果關係的,既要向東又要向西的做法,實際上的結果隻會是向東,或承受不了向東的結果,又轉頭向西,傻不拉幾的在東西之間來回折騰。 當出現來回折騰情況的時候,剛才講的「餘華悖論」就會出現,會出現善有惡報,惡有善報顛倒的因果關係。 比如現在最好的補課老師被舉報,弄得灰頭土臉跟壞人似的。 有人指責家長沒教育好孩子。 才不是呢? 這些孩子做的是愛國,是聽黨的話,是遵守國家的法令。 你要家長怎麼教他? 教他不要聽政府的? 因為這個政府太壞? 那這個小孩就會遭遇到不好的果報。 那麼為什麼這個政府會出現來回折騰的情況呢? 是因為當權者遭遇到了權力的悖論,也就是沒有看到權力的真相。

現代國家是搞「社會契約論」的,到了當代變為做出政治許諾。階級分析,權力鬥爭,階層博弈,已經不再構成大多數當代國家的權力起點。大多數當代國家的政治許諾是經濟不斷的成長。 克林頓有句名言叫"笨蛋,問題是經濟"。 也就是搞政治其實是搞經濟。 因此,許諾經濟不斷增長就成為現代政治的邏輯起點,這個起點是虛設的,虛設的就會出現悖論,那麼它的悖論是什麼呢? 也就是因果關係是什麼呢? 很簡單,要保證經濟永遠增長就要保證需求也必須永遠增長。 就要支持創造新的需求出來,比如培訓班,遊戲產業。 就要允許資本野蠻生長,因為不斷增長就是野蠻生長,隻是前者聽上去比較學術而已。 也就是要承擔經濟不斷增長所帶來的後果:需求和資本的野蠻生長。這這同時意味著國家要收縮幹預。 因為,不受限製的國家幹預就隻會有兩個方向,要不就是限製了一部分需求,要不就是創造貨幣,變成大水漫灌,弄出滿地的泡沫。 所以,這裡麵的悖論是,隻要你許諾經濟永遠增長,權力就要收縮。 而權力的收縮又會威脅到權力的存在感。 這等於是往西邊走。 那權力會認輸嗎?在中國,權力是輸不起的。不像美國那樣隨時可以輸,輸了也不會怎麼樣。

權力不會認輸的唯一解決辦法是把政治許諾改掉,不是許諾經濟永運增長了,而是改成民族主義,軍國主義,或共同富裕。 老毛當年是改成「階級鬥爭」。就是因為老毛許諾社會主義經濟的優越性沒有兌現,老毛搞的是極端政府幹預,連"不充分競爭"都不是,而是"沒有競爭",結果餓死人了。 唯一的出路是把政治許諾改掉,一旦政治許諾可以修改成功,並被民眾接受。 那麼,"餘華悖論"就會再次出現。各種 "慘劇"就會再次出現。特別是精英階層,無論向左,還是向右,還是躲起來,都免不了被來回碾壓。為什麼?因為兌現不了政治許諾,就隻能通過來回修改來推卸責任。很多人的果報就會很嚴重,報應有多慘烈? 那隻有當事人自己知道。 這也是佛教因果真相裏的一個重要的思想。 自己的業報不會轉化到別人的身上,別人也沒有辦法替你承擔業報。 佛陀說,我不能替你成佛,你隻能"自證"成佛,就像你餓了,我不能替你吃飯一樣,你隻能自己承受餓的體驗,或自己去找東西吃。

好,今天聊的長了一點,可能出現饑餓感了。 我們要下回接著聊。

作者:美國筆記

Twitter: 美國筆記

YouTube: 美國筆記 - YouTube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