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圖書館
在我曾經工作過十一年的公司大樓不遠處,有一座規模不小的公共圖書館,在那家公司工作其間,常常會在午飯之後,蹓躂幾個街區,到圖書館的二樓,翻翻報刊雜誌,瀏覽一下新上架的圖書和DVD,再蹓躂回辦公寶,這樣的蹓躂加瀏覽,便占滿了一小時的午休時間。離開那家公司以後,曾經重訪過圖書館幾次,借過幾部電影回來看,但疫情之後就再也沒有去過。
誰都未料到小小的病毒可以這樣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時間一晃有好幾年沒有去圖書館了,突然想到要去看一看,不知疫情之後的圖書館變化有多大?是不是仍然是我喜歡的樣子?
重回圖書館的感覺是親切的,熟悉的環境,久違了的一排排書架,笑臉相迎的管理員們,都準備好了為來到這裏的每一塊海綿提供水分和養料。
一進圖書館的大門,迎接我的還是那二層樓高開闊而氣派的大廳.廳內的圓柱和通往二樓寬闊的旋轉樓梯維護得很好,看上去依然很新。在門口站了一兒,那種感覺有點象"金色池塘"中Ethel 和Norman 外出旅居後回到他們在金色池塘邊上的小屋,環視屋內的門窗傢俱,輕輕地觸摸桌上擺放的小物件時那種親切的感覺一樣,就想慢慢地從樓下到樓上兜上一圈,去和靜靜地佇立在書架上的各類圖書打個照麵,抽出幾本"一見鍾情"的,找個安靜的角落坐下,靜下心翻一翻,此時的我,並不是真想認真地讀書,隻是想找回那種與世無爭沉浸於書本的感覺。
幾年未見,一樓的布局作了大的調整.顯得寬敞而莊重。左麵靠牆是一遛大約10間大小適中的會議室,靠走道一麵漂亮的繪有圖案的花色玻璃既使室內的活動不受幹擾,又可使有需要者一目了然看出哪間會議室可供使用。我去的那天臨近報稅的截止日期,幾間會議室內都有誌工在幫助有求者填寫稅表。還有一間會議室內幾位新移民在跟著二位誌工老師練習英語會話,看到我在門口透過玻璃觀望,老師起身開了門請我進去,我便坐下旁聽了一會。二位老師很有經驗,善於啟發。一位學生來自南美,老師問,你們國家有哪些美食?學生回答後,老師請她介紹美食的製作,學生的講述過程中有些用詞不是最確切,老師馬上到黑板上寫下建議用的詞匯,讓學生跟讀幾遍.這種教育方式使學生很快便記住了新的內容。老師又請一位意大利來美的女孩說說她為什麽要來美國,還請她推薦去意大利旅遊最值得去的三處地方。女孩沒有提到羅馬,老師便問,一般人去意大利旅行都會把羅馬作為主要目的地,為什麽女孩沒有將其前三名之中?這個問題引出了女孩的一段故事,在講述過程中,老師不時地糾正發音,推薦合適的詞匯。這樣熱情又耐心的老師和這樣生動的互動方式,使學生們興致勃勃又收獲滿滿。
會議室的最後一間用來作為書店,圖書館把下架的圖書和讀者捐贈的書在這裏出售。書都很新,價錢卻很便宜。看到一位母親將嬰兒車停在會議室門口,領著小小孩到書架上找書,看小人兒那認真的樣子,以後會是一個讀書人。
看到我在走道上閑逛,管理員問我是否需要幫助?我說需要。我向她打聽圖書館有沒有上網直接看ebook, audiobooks和電影的服務?以前是借書,借雜誌,借DVD回家看,現在什麽都已電子化了,想來圖書館也會有這方麵的更新。管理員回答我說是有的,幫我辦好了新的圖書卡,介紹了二個app ( "Libby "和"Kanopy ")用以下載並查詢圖書雜誌電影的信息。回家以後一試,果然好用。雖然早已不缺信息資源,但是多一些選擇永遠都會受到歡迎。
"Libby "和"Kanopy "查閱書籍和電影
圖書館的二樓是主要的圖書館藏和閱讀空間。園環形的大樓梯將整個樓層分成東西二部分,東部排引著整齊的書架,書架之間和靠窗邊上有著安靜的閱讀區,閱讀大廳內幾十張書桌排列有序,安靜的閱讀者互不幹擾。需要高度專注的讀者還可以躲進"靜音書房"成一統,管它冬夏與春秋。
各處忙碌著的白發退休義工是圖書館的一景,他們在書架中穿梭行走,幫助讀者找到他們需要的書,或將讀者瀏覽過的圖書上架歸位。靠書架邊上安放的小推車上方寫著:"請將書放入這個推車,我們會重新上架"。這項服務既省去了讀者閱後將書本放回書架的麻煩,又避免了讀者將書本歸位時可能的出錯。誰說這個世上沒有免弗的午餐?在圖書館內,在享受著豐盛的精神美食的同時,又處處享受著周到熱情的服務,而這一切,可都是免弗的。
圖書館二樓的西部是電腦房和孩童瀏覽區,電腦房幾十台電腦旁坐滿了認真工作的年輕人,邊上有"Help Desk "隨時提供技術幫助。孩童瀏覽區裏非常熱鬧,儼然一個校外課堂。有家長與孩子們圍著電腦旁討論的,有祖孫一起讀書的,五彩繽紛的童話書本滋養著小小的腦袋,大人小孩其樂融融。
O
曾經有人擔心,在線上資訊如此發達的現今時代,書店和圖書館是否會逐漸凋零?我也曾有過那樣的懷疑,但這一次半天的圖書館之行驅散了我心中的擔擾,我見到的圖書館,是鬧市中的一方靜土,是濁塵中的一股清泉,是老年人發揮餘熱的新天地,是孩童們的校外課堂,是祖孫享受天倫之樂的樂園,更是讀者們的一整個世界。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在這裏互不幹擾卻各得其所。這種環境帶給人們的愉悅感和精神享受,是在自家的客廳和書房中難以獲得的。
現今的世界,我們或許不需要三頭六臂去應付日常瑣事,卻希望能有多雙眼睛多對耳朵多個大腦,去取舍,閱讀,消化和吸收峰湧而至的資訊,圖書館依然是知識的來源,它靜靜地佇立在那裏,就如百花園中之一朵,不算最嬌豔,卻依然芳香。
圖書館前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