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阿森諾教授(上)
最近幾天,情緒低落,內心充滿了自責和懊愧:我為什麽不常常去看看阿森諾教授,我生命中的貴人?為什麽要我自己都已是老年,才想起來他應該更老了,有八十多歲了,才想起要去探望他?現在一切都巳經太晚了,幾天前上網找尋他的信息,看到的卻是他在五個月之前走了,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悲痛之餘,回想起與教授相處的點點滴滴,仍然曆曆在目。在我的腦海中,沒有他晚年生活的印記,留下的仍是他生龍活虎,精力充沛的模樣,與和善慈祥的容顏。過去已經三十年了,在教授身邊那珍貴的一幕幕場景,至今回想起來,依舊印象深刻,不能忘懷。
剛到美國與阿森諾教授夫婦合影
三十二年前,我在上海一所大學裏教書,十幾年中年複一年地上著同樣的幾門課程開始覺得厭倦,想做點不一樣的事情,那幾年正是出國潮的高峰期,而出國看來是對生活內容和方式的最徹底的改變了。考慮到那時的我巳經40歲,與讀書相比,爭取出國當幾年訪問學者可能更適合我。那時候,學校時不時地會分配到國家公派的訪問學者名額,但眼紅的人多,我不喜歡也不擅長與人相爭,打算自己來想辦法聯係出國進修的機會。
第一步是要找到國外接受訪問學者的大學,並且向他們提出申請,這一步對我比較容易。在大學教書不僅要上課,還要搞科研,寫論文。我的研究課題也是我在職研究生的碩士論文題目是:複合材料的性能研究,美國有十幾所大學在這一領域都有很好的研究和領先的發現,他們的學術論文是我經常閱讀和參考的文獻來源,對於文章的作者也可以說是耳熟能詳,所以決定向這些大學的這些教授們提出申請。那幾年,我的科研結果曾經發表在美國的專業雜誌上,這些論文用於申請去美國大學當訪問學者至關重要,具有相同領域科研工作經曆的申請人,被考慮的機會會相對多一些。選擇了十五所大學,我一一寄出了我的申請材料,包括申請信,簡曆,研究生導師的推薦信,以及我的論文的複印件。
等待的過程很痛苦,收到的回信也並不令人興奮,大都是:感謝你對本校有興趣,但我們目前沒有資金資助訪問學者,我們會將你的申請存檔,若有機會,再作考慮,雲雲。
在所有的回複中,馬裏蘭大學的阿森諾教授的回信給了我希望:他說他正在申請經費,不知道能否獲批,若我願意,他可以邀請我作為自費的訪問學者。他的信中未提及以後獲得資助的可能性有多大,也沒有作任何的允諾。阿森諾教授是美國複合材料研究領域的權威,能有機會得到他的指導是夢寐以求的事,但沒有資助到美國後如何生存是值得擔心的事。 奇怪的是,當時的我竟然沒有猶豫,回複說,我接受邀請,願意前往。現在回想起來,似乎對自己的勇敢不可思議。我從來就不是一個果斷的人,對重要的事情思前想後,說得好聽一些是深思熟慮,其實就是優柔寡斷,猶豫不決。這樣重大的事情這麽輕易就作出決定,現在回想起來都有點後怕:如果以後一直沒有資助怎麽辦?一個人在美國人生地不熟的如何生活?人說初生牛犢不怕虎,而我當時已是40歲的中年牛姐了,哪來的膽量?我在回想以往時常常會問自已這個問題。我信命,我覺得比較好的解釋是,我生命中這一章節在命運的劇本中早已寫定,作為一個演員,我隻是照演而已。
由於是自費,來美的簽證頗費周折。訪問學者一般為國家公派,用的是J-1簽證,資金都由國家教育部落實。我申請自費的J-1簽證,需要確保在美國期間我有足夠的經濟來源,當時申請的是六個月的簽證,不需學費,僅生活費而已,所以經費不難湊齊,但手續上費了不少周折,我沒有放棄,教授也沒有,來來回回的信件化費了教授的不少心血,最後得以成功。1990年十二月十六日,在我到達美國的第二天,在教授的辦公室見到教授時,他興奮地說:很高興簽證辦成了,總算到達了。他的秘書指著辦公桌上好幾吋厚的文件夾笑著說:這些都是我們之間為辦簽證而互通的來往信件,現在可以扔掉了。
在馬大的前六個月,教授並沒有給我分派單獨的研究項目,隻是讓我幫他的研究生做一些實驗,任務不重,我得以有空去旁聽一些研究生的課程,不是去學習課程內容,而是去觀摩教授們的教學方法。那時還沒有打算在這裏念書,想著當三年的訪問學者仍然回國教書,多學習一些授課的方法以後有用。
那半年中,下班後最喜歡做的事情是去馬大的計算機房學習各種軟件的操作方法,對文字處理軟件WordPerfect 和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CAD 尤其入迷,在電腦旁一坐便是幾個小時,在一排排坐在電腦前安安靜靜埋頭苦幹的學生們中間,我覺得自已有一種溶入感,我喜歡那裏的氛圍,此起彼伏清脆悅耳的鍵盤敲擊聲就象美妙的音樂,伴隨著自已心情放鬆而愉悅地專注於去吸收一個個新的知識點,並樂此不疲。
一到周末,我會去馬大的學生食堂打工,掙生活費,在那裏認識了一批中國來的學生和訪問學者,彼此成為了很好的朋友。在飯點的間隙空檔時間,我們會聚在一起交流各種信息,討論如何解決生活中的難題。那樣的打工不用動腦筋,很輕鬆,一點不覺得辛苦,反而成為一種期待。
由於教授給予了我很大的自由度,那開頭的六個月不用咬牙很順利地就度過了。簽證又延了一年,生活也出現了一個新的轉機。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