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角度發掘曆史的盲點

專門講古而不論今,從新的角度發掘曆史的盲點
個人資料
咲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馬超反曹,絕不是不顧親情,而是迫不得已,有陳宮的例子在,當然也沒想到曹操一定會殺他全家。

(2025-04-09 09:42:24) 下一個

馬超為啥在一家人都在當人質的時候反曹?

真正的原因是在史書上麵記載的一句話:

反曹的時候,馬超對韓遂說:「之前鍾司隸曾命我謀害將軍,關東之人已經不可以相信了。現在我放棄我的父親,如父親一樣對待將軍,將軍也應該放棄你的兒子,如兒子一樣對待我。」

這句話提到的鍾繇曾命馬超謀害韓遂,發生在馬超韓遂在官渡之戰的時候,他們選邊曹操,在並州和關中的邊境抗擊夾攻曹操的袁紹軍。

史書記載,曹操與袁紹交戰時,馬騰曾派馬超出任司隸校尉鍾繇的督軍從事,討伐於平陽的袁紹將領郭援、高幹。馬超的腳中箭受傷,但仍大破敵軍,其麾下龐德更斬殺郭援。

這個時候,鍾繇曾命馬超謀害韓遂。而這個時候,韓遂是自己人。馬超沒有聽從,並且拒絕了徐州刺史的封賞。曹操任丞相時,曾想將馬超召進京,拜諫議大夫。但馬超不接受。

也就是說,馬超韓遂都意識到,曹操對馬韓的涼州勢力,是不放心的。

想要讓他們互相殘殺,並且還想調馬超去朝廷做官,趁機奪走馬超的軍權,一旦失去軍權,就是曹操砧板上的肉,大概率沒有好下場。

這是馬超為啥死活都不接受曹操的官職,進京去當官的原因。

馬韓等涼州軍閥的底線就是,做聽調不聽宣的地方諸侯,甚至送兒子父親當人質都可以,但是,不能被剝奪軍權,因為這是他們安生立命的根本,沒有軍隊,性命隨時不保。

那些失去軍隊的前涼州諸侯,比如楊奉,韓穎,李傕,郭汜,全部都是全家被屠滅的下場。

所以,當曹操不聽諫議,堅持派遣司隸校尉鍾繇、夏侯淵率領軍隊,試圖經過馬超等涼州軍閥的領地進攻漢中的張魯。馬超等人都懷疑這是針對自己用兵,基本上是假道滅虢之計,於是所有的軍閥都全部起來反曹。馬超隻是其中的一個。

他們也沒想到曹操會因為他們反叛,真的會殺他們全家。因為當時的慣例,很少出現因為親人叛變,牽連家人被殺的情況。

後來,馬超全家被殺後,他悲憤吐血。如果是天性涼薄之人,絕不會如此。

他估計沒想到曹操這麽狠。

同樣是反叛曹操,陳宮被殺,曹操沒有殺他母親。靡芳背叛,害死關羽,劉備也沒有殺糜竺全家。因為將領背叛,就誅三族殺掉全家的例子,在三國曆史上並不多。

所以馬超當然不認為曹操一定要殺他全家。

從他和韓遂的對話來說,放棄自己的父親,其實並不意味著他知道父親會被殺,而是斷絕關係的意思更多。就好像三國時代,一家人侍奉不同君主,從此各為其主,不再往來。是非常常見的現象。

而且馬騰不是普通人質,而是曹魏政權的高官。馬騰是衛尉,政治局委員級別的高官,掌握宮廷禁軍,相當於中央保衛局局長兼北京軍區司令。他兩個弟弟也是高官:馬休為奉車都尉,馬鐵為騎都尉。

他們都是騎兵高手,是對付蜀漢或者東吳的重要騎兵將領。

因為兒子背叛了,就要殺掉政府裏麵的三個高官,自斷膀臂,從馬超的角度來看,不太像可能會發生的事情。

就好比西部戰區司令背叛了,結果槍斃了他父親,中央保衛局局長兼北京軍區司令,他弟弟,一個是裝甲兵司令,一個是火箭軍司令。

這看起來怎麽都不太可能。

這也是馬超放心起兵反曹的原因。

而事實證明:馬騰全家也不是馬超起兵就全部被殺,而是馬超失敗之後才被殺。馬超是211年失敗,馬騰全家是212年才被殺。中間隔了一年原因是他們失去了利用價值。再加上蘇白田銀之亂同時在馬騰全家居住的鄴城附近發生,為消除不安定因素殺的。並不是馬超反叛本身。否則馬超一反就會被殺,不會等一年。

腦補211年馬超反叛,馬騰哭著去見曹操,要求辭職下獄,曹操給馬騰說,“你是你,你兒子是你兒子,放心好了。繼續為國盡忠。不要有顧慮。”於是馬騰繼續當官,一年時間,全家都沒有人逃跑。每次宴會,都在罵馬超,讚曹操,表忠心。。。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