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角度發掘曆史的盲點

專門講古而不論今,從新的角度發掘曆史的盲點
個人資料
咲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解答難題:在董卓控製京城的時候,涼州是董卓的勢力範圍,還是馬騰韓遂的?

(2025-04-23 06:34:29) 下一個

有網友發出過疑問:到底東漢末年董卓亂政時候的涼州,是董卓的,還是馬騰韓遂的?

在三國演義裏麵,一開始是董卓的,後來是馬騰韓遂的,就是這個設定。

馬騰還參加了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

這就產生一個矛盾:董卓還活著,在京城行使暴政,當董太師的時候,西涼怎麽從董卓的變成馬騰的了?而且董卓和馬騰還不開戰?馬騰是怎麽從董卓手上搶了西涼的?

這個三國演義沒有解釋。

而真正的情況,和三國演義完全不同。

涼州不是一個鐵板一塊,大家服從一個領袖,一個州牧。

實際的情況是:一盤散沙,豪強各自控製一方。州牧和太守,能控製多大的地方,要看你有多少兵,別人聽你的,是給你麵子。但是你也不能把手伸到別人的地盤。

涼州地處漢朝的西北邊陲,是多民族交融之地。除了漢族居民外,還雜居著大量的羌、胡等少數民族。這些不同的族群在涼州共同生活、生產,但也常因土地、資源和文化差異產生摩擦甚至衝突。

衝突發生,滅人滿門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各個家族為了自身安全,也有自己的武裝和堡壘,控製一小塊地方。

在天下大亂的環境下,涼州的本地豪強和擁有軍事力量的人物迅速崛起,形成了地方割據勢力。他們憑借家族的影響、組織民眾的能力以及在與少數民族長年交鋒中錘煉出的軍事實力,掌握了對涼州大部分地區的實際控製權。

其中就包括馬騰、韓遂這樣擁兵自重的軍閥,以及董卓這樣從涼州起家並進如中央掌控朝政的人物,都是涼州豪強勢力“控盤”的體現。

董卓在涼州當刺史,也隻是通過他的部曲,控製州政府所在地,並且對各個涼州豪強控製的地盤發表命令。

各個涼州豪強到底聽不聽董卓的,那是各個豪強的個人選擇,聽你的是給你麵子,不聽你的,你也拿我沒有辦法。

馬騰韓遂就是這樣的地方豪強之一。

所以,董卓帶自己的部曲進京控製中央政權之後,對於涼州豪強進行過拉攏,讓他們進京當大官,那個和呂布發生矛盾,導致和孫堅的戰爭失敗的董卓軍統帥胡遵,就是和馬騰韓遂一樣的涼州豪強,接受了董卓的招安,所以董卓也投桃報李,讓他去當呂布的領導。

而馬騰韓遂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地盤,一直拖拖拉拉沒離開,後來董卓死亡之後,馬騰及韓遂合兵到達長安。李傕拜韓遂為鎮西將軍,遣還金城,馬騰為征西將軍,屯於郿。

也就是說,他們一直都是董卓勢力中聽調不聽宣,介於盟友和部下之間的驕兵悍將。

名義上你是領導,但是我有自治權,一國兩製。

所以,在董卓勢力瓦解後,馬騰韓遂就占據了西涼。

但是西涼其實還是控製在其它地方豪強勢力手裏麵,比如薑姓,張姓,楊姓,胡姓這些大族,對馬騰韓遂,同樣是聽調不聽宣的關係。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