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亞大學的花園裏,兩位師生一邊用午餐一邊談論
參觀大學一直是小張老師的一大愛好,因為工作關係曾帶學生在很多的大學校園中閑逛過、居住過,喜歡每一個大學的氛圍,也希望能在每一個大學駐足。
春假裏,走進弗吉尼亞大學,再次見證美國大學校園之美好。弗吉尼亞大學,也稱作UVA,坐落在夏洛茨維爾市(Charlottesville,人稱夏村),是一所令人向往的頂尖公立研究型大學。作為美國曆史上第三所成立的公立大學,它具有悠久的曆史和文化底蘊,更享有傑出的學術聲譽。夏村環境優美,曆史悠久卻充滿了活力。
美國的大學都是開放式,沒有圍牆,可以長驅直入,沒有人會攔住你追問那三個哲學終極問題:“你是誰?你從哪裏來?你到哪裏去?” 因為在美國,人們覺得大學不是“象牙塔”,應該是與社會息息相關的。在弗吉尼亞大學,也是如此。我們在學校旁邊用過可口的中式午餐,慢悠悠地逛進主校區。
一進主校區,就被周圍的景色所吸引。樹木婆娑,春日的暖陽裏,櫻花和桃花正開得如詩如畫;學生們在草地上、花園長椅上,或是看書,或是聊天,不少人捧著碗正用著午餐。
學生們以小輪車代步
校園的中央,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建築,那就是學校的標誌性建築圓廳大禮堂--The Rotunda。它的外觀類似於古希臘建築風格的帕台農神廟(Pantheon),中央是一座巨大的圓頂,四周是以柱子支撐的大廳,結構和設計非常優雅。走進圓頂大禮堂,與迎麵的學生交談,被告知,這裏原來是一座圖書館,收藏著大量的圖書和文獻資料,現在成為教室和自習室了。看到不少學生在華麗的殿堂裏靜靜學習,也有遊客悄悄行進其中,如我一般羨慕這些在校學習的學生,同時感受到知識的力量。
圓廳大禮堂裏的托馬斯·傑斐遜雕像
自習室美到令人心醉
自習室裏,學生並不多
圓頂大禮堂是學術村的中心,前方是一個大草坪,學術村包括供教師居住的館閣、館閣後花園、沿草坪和東西長廊而建的學生宿舍。據說,能分到此處的宿舍是一件幸事,盡管宿舍麵積不大,也沒有獨立的衛浴設施,但是有壁爐,位於校園中心,深受學生們的青睞。
學術村裏的學生宿舍
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館閣和宿舍的後花園,每個花園都有圍牆,各自獨立,推門進花園,也沒有人攔著,在暖暖的春陽中,坐在花園的長椅上讀書,微風拂麵,送來陣陣花香,感覺舒服極了。
素愛園藝的我,從一個花園逛到另一花園,發現植物各異,各具風格。當看到兩棵大茶花樹,一紅一白,滿樹熱熱鬧鬧地開滿茶花探出牆時,恍如隔世。我是多久沒有看到這樣的景象啦?沒想到,在這裏看到日思夜想的茶花樹。花園裏,就我一人獨自麵對花樹,樹下落英繽紛...
弗吉尼亞大學是最具美國情懷的大學,於1819年由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創建。傑斐遜出任第一任校長,美國第四任總統麥迪遜緊隨其後成為該校的第二任校長,在美國所有大學中,也隻有弗吉尼亞大學曾有兩位總統當任過校長。
傑斐遜創立弗吉尼亞大學的初衷為,美國需要一所獨立於宗教、政治和商業利益之外的大學,這樣的大學可以培養自由思想和獨立思考的公民。傑斐遜認為,大學應該是一所自由的、獨立的、開放的、民主的學校。他主張學生應該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科目,而不是被迫學習某些課程。他的教育理念還包括學生應該涉獵廣泛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他推崇實踐教學,認為學生應該親身參與研究和實踐項目,而不是僅僅聽講和背誦。
弗吉尼亞大學是最美的美國大學之一,由傑斐遜親自參與設計了弗吉尼亞大學的校園。他的設計理念是學習是一個持續一生的分享過程,將大學建在一個廣闊的草坪上,以鼓勵學生們在戶外學習和社交。這種理念在當時是非常前衛的。1976年,整個校園被美國建築師學會評為“過去200年中最引以為豪的美國建築成就”。弗吉尼亞大學還是美國唯一一所收錄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大學。
後人繼承了傑斐遜的設計理念和建築風格,對現有校園進行改造時,追求對稱美、簡潔大氣、紅磚白柱等,以保留曆史文化遺產。修舊如舊,建新如故,並不是一項簡單的工程。遊覽途中,觀察到一組建築工人正在砌牆,他們所使用的新的紅磚就非常有時代感。
每次在美國大學裏閑逛,總感覺校園裏遊客比學生還多。帶領我們遊覽的是一位大二的學生,她的解釋是,學生們多數要麽在宿舍休息,要麽在上課,要麽泡圖書館。
宿舍樓前,校園導遊在向遊客們義務介紹
在校園中,還矗立著一麵高約12英尺(3.7米)、長約16英尺(4.9米)的混凝土牆,來自著名的柏林牆(Berlin Wall)。這堵牆西德一側色彩斑斕,是塗鴉藝術家丹尼斯·考恩的《自由之王》。它有一個充滿活力、色彩鮮豔的國王,代表著新發現的自由的喜悅,還有一個單色的君主,他的王冠遮住了他的眼睛,悶悶不樂。牆的背麵是東德一側則是灰色的混凝土,上麵沒有圖案。
下課的學生從柏林牆前走過,目不斜視
我們從柏林牆前走過,駐足10分鍾
柏林牆的背麵
弗吉尼亞大學的柏林牆不僅是一個紀念碑,更是該校對自由和民主價值觀的一種表達。這堵牆代表著柏林牆倒塌的曆史事件,以及人類對自由和平等的向往和追求。牆的存在提醒人們不僅要反思過去,更要珍惜當下的和平、自由和平等,令人不由得想起托馬斯·傑斐遜所倡導的那些不可剝奪的權利,生命權、自由權以及追求幸福的權利。
被奴役勞工紀念碑,圖片來源:趙冉老師
在校園裏閑逛時,還路過被奴役勞工紀念碑,紀念 1817 年至 1865 年期間在此生活和工作的4-5,000名奴隸的勞動和抵抗。自弗吉尼亞大學成立以來,重視學生自治、探究繁榮的民主等至關重要的信念一直是其核心。在19世紀,UVA曾經使用奴隸勞動來建設和維護校園,包括建築工人、清潔工和廚師等。這段曆史長期被忽視和掩蓋,直到最近才受到重視和承認。不難看出,UVA正在麵對過去,發現新知,並利用這些知識來教導、治愈和塑造未來。
在校園的櫻花樹下,遇見四位美麗的姑娘正在拍櫻花照。一打聽,她們都是來自中國的留學生,今年大四,馬上就要畢業了,趁著春光好,相約留住校園美麗的風景。其中一位來自成都的女孩還告訴我,疫情初期,她回國上了一年半的網課,不過,短暫的校園生活讓她心生留戀,豐富的社團活動,學生自治的信譽製度(Honor System),濃鬱的學術氛圍...想到馬上畢業了,真有些依依不舍。我在心中,默默地為這群姑娘祝福,遠渡重洋,願學有所成。
春明景和,與弗吉尼亞大學初相遇。徜徉在校園中,體會到傑斐遜的治學願景的深遠影響,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和美好的氛圍。我們的弗吉尼亞大學之旅是一個非常愉快和難忘的體驗。
小張老師的遊記純粹是走馬觀花後天馬行空發自內心的感慨,不是招生簡章哦,如果感興趣的家長或者學生可以在UVA的官方網站上搜索更為詳盡的訊息。
尊重原創;轉載請在後台留言。
請掃二維碼關注小張老師
感恩的心 感謝有你
最偉大的人。他關於國家政府的理念是
全世界的永恒的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