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頒獎典禮在即,影片《奧本海默》獲得了13項奧斯卡提名,並將角逐享有盛譽的最佳影片獎。無論影片《奧本海默》能否獲此獎項,在小張老師的心目中,它已經是最佳影片了,這是一部關於天才的曆史影片。
奧本海默的影響就如同他所帶領研究的原子彈一樣,他所領導的曼哈頓計劃是美國曆史上最重要的科學研究項目之一。
在小張老師看來,奧本海默一生最幸福的時光不是原子彈測試成功的那瞬間,毫無疑問,測試成功是他人生的高光時刻,但是,也啟動了他自覺手上沾滿了鮮血的痛苦反思。
奧本海默心情最愉快的時期應該是在加州伯克利。他結束了在歐洲的苦哈哈的求學研究生涯(差點沒毒死他的導師),回到美國,入職於加州伯克利。
在伯克利,他與物理學家歐內斯特·勞倫斯(Ernest Lawrence)成了朋友。勞倫斯發明了回旋加速器,後來在曼哈頓計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奧本海默不關心時事,但對各種思潮抱有好奇心,從不選邊站隊,在這裏,看到了德國入侵波蘭的消息,奧本海默的人生軌跡從此發生了重大轉變。
也是在伯克利,奧本海默遇到了曼哈頓計劃的軍事負責人萊斯利·格羅夫斯(Leslie Groves)。當時,奧本海默隻是一位38歲的理論物理學家,從來沒有管理過超過十幾名研究生的事情,更不用說管理關乎世界命運的行動了。格羅夫斯將軍讓奧本海默擔任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國家實驗室的主任,這一抉擇無疑是令人驚訝的,格羅夫斯後來也表示,他的決定“沒有得到支持,隻有反對”。
也是在伯克利,奧本海默遇到了瓊·塔特洛克(Jean Tatlock),瓊是伯克利一名文學教授的女兒,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學生,美國共產黨員。奧本海默深受瓊的影響,狂熱地愛上她,並向她求婚,但遭到拒絕。
他們倆的愛戀讓諾蘭導演(Christopher Nolan)也無可自拔,從不拍裸戲的他在電影裏加上了三段他們之間的感情戲。這也是這部電影成為限製級(R)的主要原因。
第一段裸戲拍得非常美,兩人水乳交融,激情之後,赤裸的瓊從書櫃上拿起一本印度教經典《博伽梵歌》,並讓奧本海默念出其中一句梵文,“這一刻我化作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後來,奧本海默造出原子彈後,影片中也重敘了這句話。奧本海默觀看第一次原子彈試爆時的情景,聽到他在蘑菇雲升起時重複了這句名言。
第二段裸戲是在奧本海默婚後,接到瓊的電話後,與她的最後一次偷情。兩人仍是赤裸相見,但是掩飾不了內心的恐懼,奧本海默加入曼哈頓計劃,但無法將真情與瓊述說。後來,29歲的瓊備受抑鬱症的折磨,並在1944年1月4日自殺身亡,影片中,奧本海默為此悲痛欲絕,為沒有繼續與瓊來往從而導致她走向自我毀滅而深深自責。
作為猶太科學家,能夠將原子彈測試項目命名為為三位一體(Trinity) 本身就是一件奇怪的事,但是,這名字來源於瓊所珍視的作家約翰·多恩的一首詩,這就不足為奇了。這是奧本海默向自己深愛的情人致敬呢。
第三段裸戲是最為尷尬的,那是奧本海默在出席1954年那場出於政治動機的安全權限聽證會,這場政治迫害損害了奧本海默的聲譽。影片中,看到前秒還是西裝革履的奧本海默,下一秒就衣不蔽體,當然這隻是一種隱射,夫人在一旁的情況下,出軌、通奸等隱私被眾人扒出來,簡直就是體無完膚啊。
看著全裸的瓊坐在奧本海默的懷裏,幽怨的眼神望著奧本海默的夫人,這一幕的隱射也是觸目驚心。
好在奧本海默夫人凱瑟琳(Katherine Puening,小名Kitty基蒂)也是見過世麵的人物,她本人就是在婚內出軌奧本海默,得知自己懷孕後,向丈夫提出離婚,搞得滿城風雨,最後,在1940年11月1日,和奧本海默正式結婚,奧本海默成了她的第四任丈夫。後來,帶著兒子彼得跟隨奧本海默去了研發基地,並在那裏誕下一個女兒。 對於奧本海默的不忠,她選擇了沉默。
奧本海默夫人的名稱一直保留到1967年2月18日,62歲的奧本海默因喉癌過世。基蒂將他的遺體火化後,骨灰帶到美屬維爾京群島的聖約翰島上,在海灘小屋前扔進海中。之後,基蒂與奧本海默的朋友羅伯特·瑟伯爾(Robert Serber)開始新的戀情,1972年10月因腸道感染去世,終年62歲。新墨西哥州的農場由兒子彼得繼承,彼得婚後有三個孩子和兩個孫兒;聖約翰島上的海灘則由女兒托妮繼承。1977年,在核試驗基地出生的托妮在海灘邊的小屋內自盡,年僅32歲。此是後話。
曼哈頓計劃的努力終於在1945年取得了成果。經過三年的研究和實驗,世界上第一個核裝置“加吉特”在新墨西哥州沙漠成功引爆。這次試驗開創了核時代,從而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奧本海默也當之無愧地成為美國的英雄。
在影片《奧本海默》中,我所看到的奧本海默不僅僅是一個英雄,更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在時代的洪波巨浪中,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孤獨地行進在其間。
奧本海默在伯克利校園的人生轉折點,留下了一條以他名字命名的道路,以及當年他常出入的聚會場所。2024年1月,當我踏入這片區域,仿佛能夠目睹年輕的奧本海默在這裏來回穿梭,經曆著他生命中的最為美好的重要時刻。
▲2024年1月12日,小張老師走在伯克利的奧本海默路上。
▲電影中,奧本海默走在伯克利的奧本海默路上。
有種說法,世界上有三種人,第一種是不讀曆史的,第二種是讀錯曆史的,第三種是會讀曆史的。第一種人會重蹈覆轍,第二種人會加速重蹈覆轍,第三種人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上麵兩種人重蹈覆轍。我覺得,還應該有第四種人,讀懂曆史的,並告誡人們不要重蹈覆轍的。
曆史通過電影的畫麵,讓人們在娛樂之中,記住曆史,並有所啟發。看到教科書中的人物,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Edward Teller)、歐內斯特·勞倫斯(Ernest Lawrence)、尼爾斯·玻爾(Niels Bohr)、理查德·費曼(Richard Feynman)、杜魯門總統等等栩栩如生地展現在眼中,圍繞在核心人物奧本海默的周圍,也就明白了為什麽從沒有獲得過諾貝爾獎的、從沒有主持過任何大項目的奧本海默,最終成為令人難以忘懷的美國的“普羅米修斯” 。
要將這部影片展開好好影評一番,沒有幾天幾夜是不行的。小張老師隻能說,去把這部影片(未刪版)找來好好看一看吧,以後有機會我們再聊。
在小張老師的課堂上,每逢奧斯卡獎頒獎,都會介紹一兩部電影。問學生喜不喜歡看電影,新新人類們的回答是馬馬虎虎,問其為什麽不喜歡看電影,有學生說太長了,問其昨晚在家打電子遊戲花了多長時間,他們不好意思笑了,嗬嗬,一整天。
好的電影,比如《奧本海默》,三個小時真的不覺得長。除卻描寫到位的奧本海默的私人生活和科學探索,觀眾們還參加了兩次政府聽證會:奧本海默試圖更新他的安全許可,施特勞斯試圖進入艾森豪威爾的總統內閣。從那些人的證詞中,可以讀出人性的善與惡。
當然,如果真的想更細致地了解奧本海默的內心世界,小張老師建議你閱讀兩本普利策獎獲獎作品:
凱·伯德(Kai Bird) 和已故的馬丁·J·舍溫(Martin J. Sherwin)的《美國普羅米修斯》American Prometheus
理查德·羅茲(Richard Rhodes)的《原子彈的製造》The Making of the Atomic Bomb
奧本海默的短暫生涯是人類曆史長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頁,不妨翻開讀一讀。
參考資料:
IMDb
每天的生活記錄與觀察思考
期盼共同成長
尊重原創;轉載請與作者聯係;公眾號:張寧ning 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