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ebok 雷寶與拖鞋之殤
銳步Reebok是一家英國的體育品牌。 銳步Reebok的運動鞋一度被港粵翻譯成雷寶。
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後,國人也認識了一些國外的球鞋。廣東話(粵語)稱運動鞋為波鞋,開始喜歡上了一些國際品牌。運動品牌Reebok 雷寶就是當年時髦到了“火”遍珠江三角洲包括港澳台的運動鞋之一。中國很大,能“火”到如此境地已實屬不易。
大概是Reebok 雷寶那段時間在香港電視上的廣告太熱播了吧,把Reebok雷寶炒得沸沸揚揚。彼時,正趕上改革開放初期,廣東珠江三角洲一些地方接上天線就可以看到一些港澳頻道。對於內地人來說一切都是新鮮刺激的。尤其年輕人,在商業媒體的忽悠下,追逐名牌的狂熱和今天中國追星粉絲類似,以身相許,再所不惜。
內地粵語中開始出現了一句揶揄話叫“老土”。誰要是讓他人說是“老土”,那可是太沒麵子了。你如果腳上,身上套一兩個名牌貨。街坊四鄰就會投以羨慕的目光。你的身價可能坐地得以提升。
港人本來就譏笑內地人的日用消費品的貧瘠。由於當年日用品進口關稅極高。國內市場上沒什麽進口商品。即使有,普通人也消費不起。
正品一雙上千元的進口運動鞋是一個工人一年的工資。
而普通香港打工仔跑到香港的旺角街攤,幾十塊錢就可以買到一雙工廠庫存的次品名牌貨。那時候國內人都還沒聽過關於水貨與正品之類的事情。更遑論造假。
當港仔們拿著返鄉證,穿著花花綠綠印著洋字母的各種衣服鞋帽跨過羅湖口岸時,迎接他們的親友們別提多豔慕啦…… 這其中有幾多正品,幾多水貨內地人是分辨不出真假的。
也許是因為做生意的需要。進內地的港人都是盡其所能展示出來他們光鮮的一麵。內地人也是吃這一套的。
內地人向港仔的親友們討要名牌產品的自然也不在少數。故而在香港,內地人被謔稱為“表叔”。該典故源於現代革命京劇《紅燈記》的一段唱詞。李鐵梅唱到“我家的表叔,數不清。沒有大事,不登門……”。
那時候“三來一補”是當年的天底下第一聖旨。此乃國策得以實現的基本方法。來料加工,出賣勞工。一時間每一個港仔都婉如能帶來出口訂單的大資本家。
繞了一大圈還是繞回到標題上來:銳步或雷寶與拖鞋的故事。其實,真的是不想講下去了。太過痛心。壓抑。簡單來說,事件大致如是。
那年代,某一日,一港仔穿了一雙雷寶波鞋進內地考察商機,其實就是旅遊。在廣東肇慶市雲浮鎮偶遇一位當地男青年。這位大男生實在是太喜歡這位港仔腳上穿著的雷寶波鞋了。就因為看上了人家腳上的波鞋,他竟然跟著人家走了一段路。後來這個雲浮男孩子下定了狠心,把港仔攔了下來。讓港仔把腳上的波鞋脫下,跟他“換”鞋。他足下那拖鞋當然就是雙髒兮兮的國貨了。廣東人挾持搶劫的風格與滿州東北人不太一樣。
這事若發生在北方大概就不是這樣一種結局。一來北方人不會說粵語。二來,北佬腳大。尺碼不對。
怎奈粵語不分省港。省港人身材接近。語言溝通順暢。波鞋尺碼符合要求。雲浮青年換上雷寶波鞋後(他也不怕香港腳)興高采烈地去了。把他的拖鞋留給了港仔作為交換。可能雲浮青年感覺不落忍。多了一個此舉。
那位港仔當然沒有穿上這雙破拖鞋。
他決定要在回港過海關的時刻赤腳走過羅湖橋。當時口岸進出關大庭早已布滿港澳新聞媒體記者。在這個港仔過羅湖關之前,香港這邊應該是接到電話了。
在照相機,攝像機的閃耀下,赤腳港仔如同一線當紅影劇明星。在哢喳哢喳的鎂光燈聚焦照射下一步一步赤腳走進香港。一時間港澳新聞電視滾動播放,轟轟烈烈……
這案子太容易就被破了。雲浮青年迅即被處以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