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我寫的一篇關於上海疫情的博文,裏麵引用了微信上的一個消息,說來自軍隊和16個省市的醫護人員馳援上海,準備通過全民檢測,甄別陽性,隔離患者,以阻斷傳染,計劃4月11日之前實現社會麵新增清零,4月18日可以有條件的重新開放,從近幾天的實際進展看,此目標恐怕難以實現了。
我得出此結論的原因在於,最近上海每日新增病例不減反增(見以下數據):
《上海疫情每日統計(確診+無症狀)》
3月1日1+1...
3月10日11+64...
3月20日24+734...
3月30日355+5298...
4月9日1006+23937
由此可見,至少到目前為止拐點仍未出現,恐怕4月11日清零是奢望了,現在坊間已有傳言,市裏準備至少要等到五一節後了,甚至於還有解封沒有時間表的流言,今天美國國務院批準上海領事館雇員及家屬可以自願撤離,形勢嚴峻可見一斑。
我的兄弟姐妹們現在都在感謝我提前勸他們早做準備,囤足食品和常用藥品,也算是未雨綢繆了。盡管他們都收到了小區送來的食品,但也是根據小區不同差異很大,我大哥和姐都分別收到了葷素搭配的禮包,而我妹妹家卻一個蔬菜禮包得幾戶人家分享,她就隻分到幾根胡蘿卜,虧得4.1 前她就每天淩晨起來刷app囤了不少,否則也得吃醬油湯了。
我大學同學微信群裏近來的熱門話題,早已從俄烏戰爭轉到了如何過好當下的居家封閉日子,大家分別曬出了自家收到的禮包照片,同樣各有千秋,但一個共同點都是每天算計著過日子,因為哪怕是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其中一位大哥調侃說:他家已完全進入美式生活,每天改吃兩餐了,反正都宅家,每天懶覺睡到自然醒(除了被喊去做核酸),上午11點吃個早午餐(Brunch),然後就等晚餐了,既省力又省菜:)。
另外一位同學為了解決獨居老人的困難,請人幫忙買了一袋食品送去(見下圖),她讓我們大家猜猜總共多少錢。
我猜100元人民幣,有人猜200,也有人猜500,最後答案揭曉:865+50(跑腿),她說現在阿拉上海人隻要能搶到菜都是不問價格的,連狗糧貓糧都是緊俏貨,何況是2500萬人吃的東西呢,聽的真讓人心酸,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玩遊戲時的口號,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令人斷腸的清明節已經過去,我的兄弟姐妹們原定去寧波為老父親落葬,因為疫情隻能取消了。如今隻能各自在家為他老人家點燭香祈禱,疫情阻礙了我們實現老人入土為安的遺願,真是情何以堪啊!
現在我們最擔憂的是身處青浦護理院的老母親,由於疫情,護理院自春節後一直封閉不讓家屬探望,前幾天母親的病友突然去世,院方才允許子女去一人探望,大概由於子女小區封閉的因素,子女也不能到場,最後還是靠護工協助送走了老人,說起來都是淚啊。 好在我老母親最近還很爭氣,狀態不錯,知道子女不能去探望,反而對護工說,沒關係的,我要活到一百歲了,孩子們總會來的,我們聽了都隻能含淚祈禱:蒼天保佑,讓她能平安挺過這一關吧!
英國疫情早期也是在如何管理照顧老人院方麵狀況頻出,唉,上海原本是國際化的大都市,希望能盡快有合理政策出台…
我大姨媽,不識幾個字的,八十了。她小區被封兩周後有經驗,在這次封控前還給我哥哥送去不少肉菜。
祝老媽們堅強!
我也在一個群裏讀到了原上海長征醫院主任醫師繆曉輝的相關呼籲,隻是不知執政者是否會聆聽。在疫情爆發早期,缺乏有效治療藥物和沒有相關疫苗,尚可理解當時的封城政策;而在如今有有效治療藥物和疫苗並且病毒致死率下降的情況下,還釆用封城手段和不顧後果堅持病毒清零,那便是改既蠢又壞。
讀得淚目,同問,上海什麽時候解封?
繆曉輝以這個數據估算,僅是糖尿病患者,上海因新冠疫情全麵封控後,額外增加死亡人數可能高達2141人。“說到底,奧密克戎感染後的死亡率遠遠低於醫療擠兌帶來的額外死亡。”
喜歡麵子工程的政府不尊重科學、不顧民生而堅持“清零”的做法最終將是顏麵掃盡(一年多前的抗疫成功慶功大會就是其中一例)。特別可悲的是這種政治正確高於科學防疫的亂象和陷阱最大受害者是普通老百姓,尤其是社會的弱勢群體;而特別可怕的長遠效果是人性的良知和獨立思考的喪失。 中國防疫麵臨兩種選擇:(1)放棄清零,尊重科學,與病毒共存;(2)繼續清零,勞命傷財,死要麵子活受罪地折騰。何去何從,拭目以待,我祈禱是(1)。
祈禱你的老母親和所有親人平安度過封城,祈禱上海早日解封!
封城就是為了這些老人孩子,如果放開,就像美國老人院護工出出進進就把老人傳染了。到時候說什麽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