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蛟龍行動》票房,居然敗給《熊出沒》!

(2025-02-11 05:32:57) 下一個

春節長假,是一年之中,中國電影界最為開心“瘋狂圈錢”的黃金檔期——多部電影的票房,皆是數以億計,正是這一場景的最好折射。

2025年春節假期來臨,且剛剛進入第三天,但據有關票房統計,截至1月30日11時02分,春節檔(1月28日-2月4日)檔期總票房(含預售),已突破27億元!

其中,前六位的電影票房分別為:第一名:哪吒之魔童鬧海7.4億元;第二名:唐探6.9億元;第三名:封神二5.1億元;第四名: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4.3億元;第五名:熊出沒-重啟未來1.9億元;第六名:蛟龍行動為1.1億元……

不難發現,有點令人意外和看不懂的是:《蛟龍行動》的票房,竟然沒幹過少兒動畫的《熊出沒》——這真有點令哥百思不得其“姐”了哈!

對此,知名的媒體人黃日涵教授則如此評論道:

“萬萬沒想到,蛟龍行動票房,居然不如熊出沒。之前宣傳什麽‘台詞涉密’,可能玩脫了,激起了大家的反感,你台詞都涉密,拍什麽電影?玩神秘?”

“現在有些人就是不愛好好說話,加上這個電影有點沒趕上天時地利人和——‘王星事件’出現,對電影衝擊很大”。

“反而,陳思成是個聰明人,唐人街探案係列找對了路子,基本找到了固定的觀眾群,效果很好。哪怕《熊出沒》也行,小朋友愛看。《蛟龍行動》的定位出現了問題……”

說句實話,沿著過往《戰狼》電影係列的方向;以及此後的《紅海行動》;還有抗美援朝的《長津湖》之路數而拍攝的《蛟龍行動》,還是值得一看的“正能量”愛國大片。

但是,它何以沒能再像上述那些“愛國大片”那樣,也能同時將數億票房的桂冠,再次戴於頭上,現在,反而沒能幹過一部拍了多年的低幼動畫片呢?

黃教授所言的所謂“台詞涉密”宣傳,確實有點兒玩脫了的感覺——這顯然是有點過猶不及,甚至有點兒小瞧了國人的智商吧?

試想:如果電影台詞都能涉密,那還何談公開放映呢?你可以說:咱們中國的觀眾“錢多,快來”,但總不至於真以為,我們的觀眾“很傻很天真”吧?

其次,黃教授所稱的無名演員王星,在緬甸被電詐所騙事件,在春節前被曝光出來,確實讓《蛟龍行動》這類電影有“生不逢時”之感。

這與吳京的“戰狼係列”,站在了“愛國大片”的風口上相比,確實要令人唏噓感歎不已了,否則,或許拿到幾十億中國票房之最的,可能就是《蛟龍行動》了吧?

但現在,因為類似於“王星事件”的發生,不僅嚴重影響到了《蛟龍行動》的票房,甚至是曾經謀得此中巨大紅利的“護照哥”——吳京,其實,也實質上遭到了輿論的反噬!

這不僅是因為吳京在電影中的表演,更在於他對於電影與現實的宣傳中,讓這二種場景變得傻傻分不清大有關係!——比如,其電影宣傳最亮眼的廣告:“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原來,在《戰狼》係列一片大火之後,在現實中的一次公開演講中,吳京於電視媒體上,還如此熱情澎湃、慷慨激昂道:

“也許中國護照,不能讓你去到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地方,但是,中國的護照,可以把你從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地方帶回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當你在海外遭遇危險,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但是,回到冰冷的現實世界中,近年來,中國似乎成了世界上傳銷和電詐受害者最多的國度了——這與“護照哥”在電影和現實中的激情宣傳,恰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有人甚至認為:吳京有誤導中國公眾之嫌了吧?

其實,愛國主義這一偉大的思想感情,在任何國家的影視作品中,永遠都是一大主要表現的內容、情懷與思想——這在西方國家的影片中,特別是美國大片裏,也是時時處處都能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所以,像吳京們用影視的載體,大力宣傳愛國主義主題,一點也沒有問題,反而應得到讚許與支持才對吧?

可是,為何會出現今天這種“反噬”現象?甚至像類似電影《蛟龍行動》,竟然到了票房被《熊出沒》落在後麵的現象呢?則“戰狼係”影視本身,顯然也應予以一定的反思了。

愛國主義的情懷,是用來感染、感動與打動人的,而不是用來過度煽情,以此“單刀直取”票房市場的工具。

那麽,這就要求類似“戰狼電影”的題材,首先還是要保持生活的真實與藝術的真實,特別是不能脫離了現實,進行不必要的無限拔高。

如果變成了所謂的“清場式遙遙領先”,以及什麽“雙贏,就是我們贏兩次”之花活,那就會讓藝術脫離了生活和群眾,特別是在被現實無情打臉後,更會被公眾慢慢遠離和拋棄了。

另外,如今的藝術,特別是影視藝術,商業化越來越濃——為了占位所謂的“黃金假期”,一味地死盯著觀眾的腰包,將藝術的元素無所不用其極地與市場化、商業化結合,但卻因此將思想性、藝術性、創新性棄於一邊,則久而久之,觀眾就會厭倦了大同小異的此類作品,人們最終必然會用雙腳投票了。

雖然有時候,票房的數以億計,非常令製作者、表演者和市場皆大歡喜,但其實,如果不是如此集中於國人的長假期間放映,且此間隻播放國產電影等人為限製條件,則其中的不少電影,真的配得上動輒數億的票房嗎?

我們還是不要被這種虛假的票房繁榮遮住望眼,否則,被藝術、公眾和現實反噬的那一天,或許,很快就會啪啪打臉而來了!、

 

 


作者:瑜說還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