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一檔訪談節目裏一位外國教授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眼中的中國留學生比你想象的還要糟糕!”
聽到這樣的評價雖然不服氣,但教授給出的理由著實讓人信服。他們不是種族歧視,而是我們教育體製下出來的學生的確弊端重重。
當然,也不能別人說什麽就信什麽,中式教育有它的好處,壞處亦是顯而易見。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剖析自己,保留自己擅長的,完善自己不擅長的。在我國教育體製下出來的學生,的確有以下這些問題。
01
思辨能力弱
在應試教育體製下,學生要背誦記憶大量的知識內容,導致他們沒有多少時間真正理解背誦的內容,在應付完考試以後,這些知識點就會被忘掉。
不信你可以問問身邊的成年人,有多少人還記得曾經背誦過的古詩詞。沒有思考,就不會有理解。
中國學生對老師、課本上的東西過於依賴和信任,不會質疑知識的真實可信性,更鮮少在現實生活中琢磨這些內容,因為他們忙於記憶下一個知識點。
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記憶,到頭來除了應付考試,沒有任何實際效用,更加沒有創造出任何相關的價值,這實際上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知識如果沒有被反複論證、辯論思考過,就沒有任何意義,充其量隻是占據了一部分腦容量。
如果想讓孩子有優秀的思辨能力,隻有將他們從長期的無菌生活及機械的記憶背誦中解放出來,讓他們去探索真正的現實世界,通過實際接觸到的物質,再反向學習知識。
02
社會參與能力、表達能力低下
教授在節目中說,他發現大部分中國留學生都很排斥參加社會活動,也不願意在公開場合談論自己的觀點,同時也缺乏參與和表達的能力。
這是因為在長期的考試形式之下,使得他們的思維意識都以結果為導向,自然而然不會關注其他能力的培養。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嚴格地說,教育也不可能是形式主義的:它要麽是等於“白做”,要麽反而變成“反麵教材”。
考試其實是一個用處非常有限的形式,我國古代的科舉製度的弊端人盡皆知,怎麽放在今天就人人都裝聾作啞了呢?
教育不是演戲,不是為了給別人欣賞,學生沒有必要為了結果的完美表演學習知識,那些知識內容要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裏才有有意義。
讓知識融於學生的血液中,發揮力量的唯一方式隻有實踐、表達、運用,而不是死讀書。
03
沒有真正的自我
那位教授通過自己的眼睛還發現,很多中國留學生並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麽?他們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
關於這一點深表認同,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抱怨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是自己喜歡的,但如果你問他們既然不喜歡當初為什麽要做呢?
他們可能會回答父母安排的,社會現實逼迫的選擇,或者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麽所以隻能將就。
歸根到底,他們不知道自己是誰,他們也沒有想過自己要成為什麽樣的人?為此要去做什麽樣的努力?他們隻是被時間推著往前走的皮囊。
但這並不是他們的錯,他們也是可憐的人,這是整個教育氛圍導致的結果。教育者忽略了根本目的是促進兒童的自我發展,把成人的意願強行塞給他們,他們當然不知道自己是誰。
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我們的孩子,自我靈魂從未被喚醒,那究竟什麽樣的教育才是真正高效有益的呢?
美國神童維茨金,13歲就獲得了國際象棋大師的稱號,後來又拿到了中國太極推手的國際錦標賽冠軍。
他卻在著作《學習的藝術》中寫道:我這個人其實既不是真懂棋,也不是真懂太極,我真的懂得是學習。所有專業棋手都是從怎麽開局、怎麽擺子開始學,但他遇到的老師讓他從殘局開始學。
殘局一般都隻剩幾顆棋子,這樣一來,他在最開始就感受到了棋盤上那種精妙的變化。他說他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了知識、創造力和靈感、直覺之間的均衡。
也就是說,他內心沒有普通棋手對結果的期望,不會在手拿棋子的時候一心想要贏,而是沉醉於感受棋盤上的變化。
老話說無欲則剛,我們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太過在意結果,反而無法體會到其中真正的奧秘,人會本能想要贏。
若想讓一個孩子真正優秀,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給他一個方向,然後不要過於幹涉。
隻需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可以探索的環境,讓他們能夠在時間成本較低的情況下,獲得知識,才是真正有用的教育。
讓孩子學會尋找知識,而不是成人找到知識直接將其填塞給孩子。填塞的知識不叫知識,因為它們根本無法進入孩子的心裏。
希望有一天在我們的教育環境下,孩子能夠學會主動積極探索好奇的知識,會衡量自己所擁有知識的掌握度,盡可能在實踐中探索發現新的知識,從而創造出真正有意社會的價值。
作者:湯靡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