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烏克蘭:在悲傷中頑強地爭取勝利

(2022-10-27 19:21:34) 下一個

自從俄方重要軍事補給通道刻赤大橋於10月8日被炸殘之後,包括基輔在內的烏克蘭多座大中城市遭受到來自俄羅斯軍隊的導彈和無人機襲擊,每天都有數量不等的平民死傷。

這是一位中年男子跪在親人遺體前痛苦地哭泣。

這座住宅樓已經徹底被炸成了廢墟,但書櫥裏整齊的書籍依然顯示了屋子主人對文明的向往與追求。

18日這一天,全世界的網絡上都在傳著這張圖片。

圖片中優雅、知性的女子名叫Viktoria Zamchenko,她在基輔一個葡萄酒公司工作,是一名品酒師,已懷孕6個月。18日當天,她和丈夫在俄羅斯的無人機襲擊中喪生,他們原本計劃今年年底開始去休產假……

雖然俄羅斯方麵聲稱襲擊目標是“烏克蘭的軍事指揮和能源基礎設施,以及彈藥和外國製造武器的武器庫”,但大量的事實和證據表明,俄軍事實上對軍事及民用設施實施了無差別轟炸,使普通烏克蘭民眾生活在死亡的恐懼之中。

原本各界認為這樣的襲擊不具有可持續性,因為俄羅斯實施遠程襲擊的導彈庫存在已經不足,且伊朗提供的無人機也幾乎消耗殆盡。

然而俄方表示襲擊會一直持續下去。盡管此前伊、俄雙方均否認俄方得到了伊朗的無人機,但日前兩名伊朗高級官員和伊朗外交對路透社記者表示,伊朗已經承諾向俄羅斯提供地對地導彈和更多的無人機,使得俄方可以繼續襲擊烏克蘭城市。

在戰爭中對敵對國城市實行無差別轟炸不是新現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對倫敦實施了持續8個月的無差別轟炸,日本軍國主義對重慶的無差別轟炸更是長達5年6個月之久。

對平民的轟炸展示的從來都不是強大,而是絕望。這些大轟炸雖然摧毀了城市基礎設施及大量房屋,卻沒能摧毀中、英人民的抗戰意誌,反而讓被侵略國人民化悲痛為力量,更加團結、同仇敵愾,加速了侵略者的滅亡。

今天,由於俄羅斯自身軍備的問題以及多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俄軍對基輔的轟炸已經不可能造成像當初倫敦和重慶那樣的破壞和傷亡。

烏克蘭國防部隊不僅借助於援助國的裝備打下並捕獲的許多實施襲擊的無人機,還創造性地摸索出應對方法。

下圖是烏軍用德國援助的獵豹自行防空火炮擊毀沙希德-136遊蕩彈藥無人機的瞬間。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藤貝格表示,未來幾天將向烏克蘭運送數百個信號幹擾器以應對無人機襲擊。

烏軍還發現,這些前來襲擊的自殺式無人機技術落後、用步槍就可以將其擊落後,想出了將機關槍掛到無人機上的方法,以擊落前來襲擊的俄用伊製無人機,這種原本由法國人開發的“飛行機槍”還可以用在戰場進攻敵軍士兵。

盡管這些無人機襲擊沒有任何軍事意義,但烏克蘭及援烏各方依然在強化各種應對措施,以保護平民的生命安全。

而烏克蘭人,也沒有因為戰爭失去對親人和生活的愛。

這是一位丈夫,正戀戀不舍地告別妻子上前線作戰。我們不知道他能否活著回到妻子身邊,但我們知道為了親人和家園,他別無選擇。

這戰火,甚至不能阻止熱愛生活的烏克蘭軍人結成伴侶。

就在前幾天,被稱為“聖女貞德”的烏克蘭女狙擊手Evgenia Stipanyuk在哈爾科夫由陸軍將軍主持了結婚儀式。

野蠻的戰爭,讓文明尤其珍貴。

文明和野蠻,最基本的表現就是對本國平民生命的態度。在俄方,盡管死傷總數超過15萬人,但他們仍然能夠麵帶笑容地表示“沒有任何損失”。在他們眼裏,死去再多的人也不是損失,失掉一寸搶來的土地才是損失。

在戰爭中,文明和野蠻還有一個明顯的區別就是對待戰俘的態度。

下麵這個畫麵很多人都看過,他是亞速鋼鐵廠的烏軍戰士,成為俄方俘虜後沒有得到應有的治療和照料,被換俘回來後不僅骨瘦如柴,而且右臂需要一次治療。

俄羅斯媒體采訪一卡車換回的俄軍戰俘時,問他們有沒有被烏克蘭人毆打、嘲笑、挖苦,穿橫條的年輕戰俘很認真地回答說:“沒有,他們沒有打我們。”旁邊一位年老的戰俘補充說:“對我們不錯。”

然後,俄媒的鏡頭就尷尬地轉開去了。不過,估計等這些戰俘回去重新接受采訪時,一定會說烏克蘭人如何如何虐待他們。

在這些被襲擊的暗淡日子裏,最好的消息是有108名烏克蘭婦女被從俄軍戰俘營裏換了回來,她們當中有11名軍官、85名士官和士兵,其中37人曾經在亞速鋼鐵廠堅守戰鬥過,另有12名平民。

她們走在回家的路上,有人手拉著手,意氣風發,沒有沮喪、哭泣。因為她們為親人而戰,為自己而戰,為彼此而戰!

下圖中這位堅毅的女性叫帕克霍緬科,她不是軍人,是生活在頓涅茨的烏克蘭平民,因為抗議俄羅斯把孤獨送往俄國並保護這些孩子,她被關押了3年零13天。

總有一些靈魂因為不屈而偉大!

根據國際法,發動侵略國將被侵略國兒童“疏散”到侵略國領土上的行為屬於危害人類罪。而帕克霍緬科就是這樣一位與係統性犯罪行為作鬥爭的高貴靈魂。

這些戰俘中還有一位我們非常熟悉的女士:Viktoria Obidina。

她是亞速營中的隨軍醫生,在地獄般的馬裏烏波爾保衛戰中,她堅持到底沒有撤離。

這場戰爭給烏克蘭人帶來的不止是生命的犧牲和財產的損失,還有無法計算的心理創傷,尤其是孩子們。

上圖中這個男孩叫弗拉德,他的母親今年4月在布查慘案中被殺。他站在媽媽的墳墓旁,把食物放在墳墓上,因為她在避難所裏幾乎沒有吃過任何東西……

這就是戰爭。

回顧百年來人類社會的大規模戰爭,無不是由某一個人在辦公室因某種虛幻的目標而決定,結果讓無數人失去生命,更多的人家破人亡、流離失所。

今天,飽受戰爭摧殘的烏克蘭人已經不再害怕、不再恐懼,無論需要多麽巨大的代價和犧牲,他們都不會放棄對勝利的追求和渴望。

他們明白,以妥協換得和平以苟活,既得不到和平,還會讓子子孫孫淪入被奴役的命運。

因為貪婪者是欲壑難填的。

10月18日,普京任命的赫爾鬆市負責人斯特雷穆索夫為了向普就表達忠心,特地朗誦了一首他自己寫的“詩”《俄羅斯公投》。他朗誦道:“我開著裝甲車去的地方,就是我的俄羅斯!”他的俄羅斯包括且不限於布拉格、華沙、布達佩斯、仲國和朝鮮,“詩”的最後一行是:

“俄羅斯統一公投將在整個地球上進行!”

狂妄,野蠻,貪婪!

如今,經過近8個月的堅持與戰鬥,烏克蘭已經看到了曙光,盡管還他們還要接受新的犧牲。

麵對敵人的瘋狂,他們沒有失去理智采取簡單的報複行動,他們將所有的力量用在前方戰場上,打擊敵人、奪取勝利。

他們正在戰場上擊退敵人、取得勝利。

這段日子裏,無論烏克蘭人有多麽悲傷,他們終將在悲傷中贏得最後的勝利。

 


作者:吳老師醉後笑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