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國戰爭力量淺談

(2022-08-07 18:06:03) 下一個

因為佩洛西的錯誤之行,導致這幾天軍事群非常熱鬧,大家都在討論要不要開打,如果開打怎樣打,使用什麽武器,怎樣擊沉美國航母等諸多問題,我忙,偶爾看一眼,笑得前仰後合,然後就是深深的無語和恐懼:我知道自己也挺無知的,但是看到比我更無知的很多人在把自己的民族和國家往更低的地方拉扯,我還是忍不住的悲憤,而又無奈。

此前我曾在很嚴肅的正規出版物上看到很有名並且也很有專業背景的軍事評論人員說美國航母進入南海就等著被甕中捉鱉了……結合我這兩天在一些軍事群裏看到的各種不費吹灰之力全殲美國航母的說法,我覺得真的不難理解民間為什麽這麽多誤國之賊,如下:

按這截圖理解,航母的護航戰機、預警機、防空雷達、近防係統都是擺設?

說這話的人真的是張嘴就來,根本不過大腦——不說軍事知識,即使是軍事常識,也完全不具備。

我們先說現代戰爭的基本模式:

空軍先行,海軍挑大梁,陸軍收官,從海灣戰爭到阿富汗衝突再到敘利亞,基本都是這個模式——空軍先打掉對方的空中優勢和地麵防禦,這個過程中海軍把所有的重頭戲全接下來,以航母為中轉平台,支持空軍從空優戰鬥機到攻擊機的持續打擊,最後才是地麵部隊登陸,所以在70%多都是大海的地球上,海軍是當之無愧的主宰,而航母,當然就是聲威顯赫的二boss(大boss是戰略核潛艇)。

那些動不動把DF41掛在嘴上的人,我勸你們不要給國家添亂子——洲際導彈的主要作用是威懾,不是使用,真的到了互扔大爆仗的地步,人類離集體升天的日子也就指日可待了。

戰略武器是鎮國之寶,戰術武器才是殺敵利器,哪有上來就拿洲際導彈對抽的?丫們腦子鏽逗的一逼,這類人真要掌權了,是全體國人的災難——你抽美帝的航母試試?

網絡上有個說法,說是克林頓說的:隻要知道地球上有重大危機事件發生,美國總統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們最近的航母在哪裏?

這話的真實性已經不可靠,但實際情況確實就是隻要有事情發生,尤其是和美國相關的重要事情發生,美軍航母肯定是第一時間奔赴現場,因為美國人知道自己一艘航母的艦載機基本上等同於一個中等國家的空軍力量,美國的航母在近海一千公裏、不用靠岸的前提下打擊全球多數國家的首都……好在美國對他國的領土沒有興趣,美國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利益。

霸權主義也有霸權主義的邏輯和規則,蘇聯就是太不講究的例子: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你的土地是我的,你的人民必須被消失,然後換上我的人民……

美國因為一艘載滿清教徒的“五月花號”而誕生,而美國的壯大一直到稱霸,都離不開大海和強大的海軍,以及為海軍發展而做出巨大貢獻的科研力量和工業力量。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生產了大大小小含輕型航母在內的147艘航母,僅1944年一年,美國鋼產量8132萬噸,比蘇、德、英、法、日這五個鋼鐵生產大國加起來的總量5600萬噸還多出30%;到了45年,美國的石油產量占全球60%還多,至於軍火,早在42年美國已成為盟軍陣營最大的軍火供應者。

1942年一年,美國生產了4.7萬架飛機,3萬輛坦克,平均每天生產128架飛機和82輛坦克,同年,英國在阿拉曼戰役中損失了500多輛坦克,美國人說,丘吉爾損失了500輛坦克,我們送他600輛!而德國損失了400多輛,打完就打完了,至於給蘇聯的糧食和軍火,大家可以去查,可以說如果不是美國的援助,蘇聯的元首可能就換人了。

美國的航母發展到福特號為止(CVN-78),意味著美國海軍和世界其他國家在原來領先約50~100年的基礎上,又拉開了幾十年的差距,我們也可以看到:新冠疫情並未能阻止美國的發展,尤其從新冠疫苗和藥品的研發上我們可以看到美國依然是世界第一流的科技創新大國,我知道又有人要罵我,但說美國強大不是我一個人,比如下麵這位:

張召忠少將說美國即使原地不動,我們發展20年也趕不上它,何況我們發展美國也發展,猴年馬月才能攆上他?我分析張將軍說“20”年都是咬著牙違心說的,張少將的顧慮很多,也包括必須體諒那些智障的粉蟲且們,所以才說出了個“20”年的數字。其實國內多位軍事專家也曾隱晦的表達:世界第一海軍是美國海軍,世界第二海軍是美國封存海軍(設備退役或封存)。

張召忠確實曾經說過用海帶纏住美軍潛艇螺旋槳,用霧霾“致盲”美軍激光武器的話,而且是在頂級媒體的演播室裏,我每次想起這樣的事情,一點兒都不覺得好笑,以他的專業素養和從業經曆,在如此嚴肅的場合把軍國大事講成段子,這到底是誰的悲哀?

我覺得一點兒都不怪張召忠:機密的肯定不能說,不行的話也不能說,如實說美軍戰鬥力也不行,你不讓他瞎掰他還能咋樣?而且他知道隻有這樣才能滿足熒屏前的絕大多數中國觀眾,否則他要是據實評論一番,搞不好就要身敗名裂,所以他其實沒有選擇。

中國1985年購買了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號輕型航母,此艦前身是英國1943年建造的“威嚴”號,隻有1.4萬噸,載機34架。

拆除所有武器、電子設備和動力係統後,廣州造船購回墨爾本號,再轉售給中山拆船廠,拆為廢鐵,因為購買合同上寫著“買方不得用於軍事用途”。

“墨爾本”號買回來後,時年33歲的張召忠,帶著團隊打著手電,在墨爾本號上觀察、記錄、學習了一個月之久,就衝著他這種學習精神,你能說他其實球都不懂?

甲午被團滅之後整整一百年都是縮著的,這是任何人都得麵對的事實,當然,這幾年我國軍工科技取得了很大進步,但是一定要看到和世界諸強的差距,千萬要不得蒙住眼睛的自信。

美國60年前的“企業號”已經是核動力,現在企業號已經拆成廢鐵,而企業號的絕大部分技術,美國的盟友諸如英法德,也都是望塵莫及,何況其他國家?

我上麵說的那種“軍迷”和類似的人,其實都是可憐至極的人:判斷一個人是否說話客觀,你隻需要看他平時的信息來源就足夠了,那種接觸信息源越單一的人,往往口氣越堅定,也更容不得不同的意見,這種人基本都是拿著無知的偏執當真正的信仰。

不隻是很多中國軍迷,包括很多老百姓,被“愛國”情懷蒙蔽了雙眼,以至於不能接受我們還有很多需要追趕的基本現實,總幻想著“彎道超車”,殊不知彎道是最容易翻車的地方,沒有十年寒窗,給你個狀元的名頭,你就真的有做文章的本事了?

大清都亡了一百年了,還是有這麽多不肯睜眼看世界的人。

 

 


作者:秦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