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載中國幾千年曆史的一條線,就是帝王們的更替,好像整個曆史就像帝王們輪流上台演戲。
特別是作家二月河的係列帝王小說康熙大帝、雍正大帝、乾隆大帝出來以後,掀起了一陣改編為電視劇的狂潮。此後種種與此有關或無關的電視劇簡直就有點走火入魔了。
似乎每一位皇帝都是人民的“大救星”:慈祥、聰慧,愛民如子、疾惡如仇,老百姓都巴不得跪地三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不光是二月河這樣說,許多書籍也都說康、雍、乾三朝都是盛世。實際上,這種盛世更多的體現在王權更集中,更強大。
在清朝,中國的封建專製製度得到了最大的鞏固和加強;君權至上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做官叫牧民,老百姓自然就是牛羊;落後的八旗製度堅不可摧,隻有滿洲人才有資格自稱奴才;文字獄空前殘酷,摧毀了中國人的獨立人格,再加上嚴厲的海禁,斷絕了一切進步的可能。
近代中國之所以那麽積弱貧窮,追本溯源這是個重要原因。
老百姓怎麽樣?書中並沒有多少記載,但真說起來,也不過老百姓有碗飯吃罷了。
說來也怪,老百姓往往自己不把自己當人看,個人的價值曆來是一文不值的。無論發生什麽事,總是“臣罪該死,皇帝聖明”,總是把帝王當主子,把自己當奴才,真的有點可憐可悲。
從1793年英國馬戛爾尼使團副使斯當東的話來看便一目了然:“遍地都是驚人的貧困……人們衣衫襤褸甚至裸體……我們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搶著吃”。
詩人唐甄在山西做過知縣,親眼目睹了清朝統治之下的痛苦生活,他著有《潛書》,裏麵提到:“清興五十年來,四海之內,日益困窮,農空、工空、市空、仕空。”他親眼看到,山西婦女多無褲可穿,而“吳中之民多鬻子女於北方”。
可見所謂的“康雍乾”,其實都是被拔高的侏儒,在滿族的統治下,老百姓的實際生活是相當痛苦的。英國馬戛爾尼使團副使斯當東所謂“人們衣衫襤褸甚至裸體”的描述與唐甄的記載完全吻合,可見確實是實情。
從橫向來看,就與當時歐洲比比吧,你頓時發現沒什麽可值得驕傲了,所以有人說得好:中國人的驕傲源於無知——特別是在對科學技術的態度上,已經落後太多了。
就拿馬嘎爾尼使團訪問清朝時航海工具吧,此時距離鄭和寶船出海已近400年(1405年-1433年),距離萬曆年間明軍500艘艦艇殲滅日本海軍450艘戰船於露梁海戰195年,距離明朝水師五度擊敗荷蘭海上馬車夫確立日本到南海的全部東亞製海權154年,中國航海已經衰落到被人看不起,並加以恥笑的地步了……
馬戛爾尼通過對清朝“盛世”的訪問,得出以下結論:
1)“清政府的政策跟自負有關,它很想淩駕各國,但目光如豆,隻知道防止人民智力進步。”“滿洲韃靼征服以來,至少在過去150年裏,沒有改善,沒有前進,或者更確切地說反而倒退了”。
2)“當我們每天都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前進時,他們實際上正在變成半野蠻人。”
3)“一個專製帝國,幾百年都沒有什麽進步,一個國家不進則退,最終它將重新墮落到野蠻和貧困狀態。”
4)清朝“不過是一個泥足巨人,隻要輕輕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
看來,清朝雖然是個大帝國,但同時也造成了“中國居天下之中,萬國來朝”的自大狂心態,對外界朦朧無知,到挨打的時候就噬臍莫及了。
當踏上返程的路,馬嘎爾尼說:“中國就像一艘破舊的大船,一旦一個無能之人走上指揮位置,它將無法承受暴風驟雨。”這句預言在48年後應驗。
1840年,老邁的清朝終於在曆史風雨擊打中,崩潰!
所以,當那個作家二月河濃墨重彩的讚美帝王的時候,雖然有很多人被感動得熱淚盈眶,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的批評反對意見,還有人尖銳地抨擊二月河暗中推演“隻有聖明君主才能打造一個前所未有的清明聖世”,其康雍乾三部曲實質是一副摧毀民智的毒藥。並指出被其吹上天的康雍乾當政時期,正是中華文明被現代文明拋棄的起始點。
17到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轟轟烈烈,思想、科技、製度全麵啟動,而作為執政者的這幾個皇帝老兒,為了皇權永續,硬生生將傳教士帶來的思想與學問深鎖宮廷,致使中華自絕於文明之外,始有後世之惶恐。
魯迅先生對中國人的國民性了解得太深刻了,他說過:中國人總是喜歡用自己的鮮血去洗幹淨權力者的手。這不,帝王暴君竟然常常披上了仁愛的華衣,可悲?還是可憐?
對曆史人物的評價一是看他對人民的態度,二是看他在曆史上所起的作用。曆史的進程是前進還是落後?對世界的貢獻是多還是少!
作者: 雷歐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