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限製權力,堅守自由

(2020-12-22 17:03:11) 下一個

撒切爾夫人當政期間給英國帶來的變化舉世公認。這些變化與撒切爾夫人的個人能力的相關性受到了高度的重視,但是與保守主義的相關性則很少被提及。而後一點則正是本文的主題。在我看來,撒切爾夫人的政治成就是保守主義治國之道的一個個案。

讓我們先來鳥瞰近現代的世界史。過去兩個世紀的世界,是各國國內內戰頻發,國際戰火綿延的世界。有些國家不斷被內亂與外戰撕扯,但是有些國家卻能享受到持久的政治安定。以英國為例,自光榮革命以降,就沒有發生過內戰。與英國具有相同精神基因的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除美國因為種族問題爆發過一次南北戰爭,其他的都從未發生過內戰。這些國家的長治久安使得他們成為各國移民的理想目的地。英美文明,不僅成功地避免了內亂,還贏得了所有的國際大戰,包括贏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

英美究竟有什麽使國家持續安寧強大的秘密法寶,能夠如此鮮明地把英美與其他國家區分開來?如果讓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的話,那麽答案是,這個秘密法寶就是英美獨有的保守主義。在這個世界上,有的國家信奉科學社會主義,有的國家信奉民主社會主義,有的國家信奉國家社會主義,但是隻有英美以保守主義為立國之本。當我說立國之本的時候,我不是說這兩個國家的每個人都是保守主義者,而是說,保守主義是這個國家的製度與觀念內核。以英國為例,即使是社會主義者也打上了保守主義的烙印,比如,英國的社會主義常常自稱自己是費邊(社會)主義,因為他們深知:激進、暴烈的社會主義不符合英國人國民性。

1688年的光榮革命的傳統是保守主義的傳統,它確立了基於民意的代議製、有限政府、分權製衡、憲政法治、公民權利與自由。一種政治體製一旦植入了這些基因,安定與繁榮就有了製度的保障。但是,這樣的製度僅僅是安定與繁榮的必要條件,而一代代偉大的保守主義政治家的傑出奉獻才是安定與繁榮的充分條件。英國有信奉保守主義的保守黨,美國有信奉保守主義的共和黨。英國的繁榮,與一個個偉大的保守主義政治家的名字是分不開的:埃德蒙·柏克、威廉·皮特、格雷斯通、迪斯累利、丘吉爾,還有本文的主角撒切爾夫人。美國的情形大致相同,在美國的建國者和憲法製定者中,柏克式老輝格黨人占絕大多數,聽聽下麵的這些名字:華盛頓、漢密爾頓、麥迪遜、亞當斯、林肯,以及與撒切爾夫人同時代的裏根。如果在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有英國那樣的保守黨或美國那樣的共和黨,能夠找到上述那麽多偉大的保守主義政治家,那麽這些國家的安寧與興盛的程度,絕不會低於英美。

社會主義的重病,保守主義的藥方

1979年撒切爾夫人擔任首相時所接手的英國,是一個被民主社會主義這個沉屙纏身、奄奄一息的英國。人們把英國當時所處的這種狀態稱作“英國病”。由於病魔的折磨,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末,英國經濟增長停滯,通貨膨脹居高不下,民眾與精英中彌漫著悲觀、無助、絕望的情緒、民氣萎靡、民心渙散。大英帝國往日風光已經不再,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也持續下降。英國病把昔日的日不落帝國變為“歐洲的病夫”(sick man of Europe)。1979年保守黨人選獲勝,一個新的時代開啟。撒切爾夫人賦予了自己去根治這一疾病的使命。

英國病有三個嚴重症狀:民眾不願意工作,財政負擔過重,國企低效,以及由此帶來的經濟滯脹並發症。民眾不願意工作,因為福利太好;企業家沒有動力,是因為稅負太重。財政負擔重是因為給國企的虧損補貼多,福利支出重;國企低效是因為國企隻服從權力而不是服從市場,因而沒有追求利潤的動力,另一個原因是工會強大,無休止地提出各種福利要求。

撒切爾夫人為冶療英國病,三管齊下。她首先實行以國退民進為特征的經濟自由化,將那些龐大且虧損的國企私有化。這樣,原本靠稅收支持的虧損企業轉變成了盈利企業,並且成為稅收收入的重要來源。

為了提供白領工人和企業家的工作積極性,撒切爾夫人大幅降低納稅人與企業的稅負,同時壓縮那些獎懶罰勤的福利政策、削減政府的公共開支。她不懼對峙,打敗專橫而貪婪的工會,後者通過無節製的罷工讓英國難以維持正常的經濟和社會生活。

撒切爾夫人的藥方成效顯著,英國社會也重新獲得了活力。英國重新成為受到企業家和投資者歡迎的地方。資本主義的活力氛圍成功地取代了社會主義的頹靡氛圍。在11年的時間裏,英國經濟在撒切爾夫人的精心扶持下逐漸壯大,困擾英國幾十年的“英國病”也基本冶愈。現在看來,正是得益於撒切爾夫人的保守主義冶國方略,英國才沒有被“英國病”推入墳墓。

撒切爾夫人的藥方有什麽高深玄妙之處嗎?絲亳沒有。這個藥方的配伍非常簡單,這就是:限製政府,歸還自由。這個藥方要求把民眾的自由歸還給公民,讓民眾自己養活自己,要求用自由競爭來代替政府幹預與管製。

撒切爾夫人這種治國之道很快被世界各國所效仿。撒切爾夫人的功勞,與其說在於重振英國經濟,不如說伸張個體的自由與自由企業製度。她的影響力源自她立場鮮明地捍衛自由市場。她成功地逆轉戰後英國的“大政府”趨勢,用自由市場取代政府主導,讓市場為經濟尋找前進道路,其影響久遠,以至於不論是保守黨還是工黨都難以讓英國退回到社會主義與福利國家理念占上風的20世紀70年代。

保守的撒切爾 自由的撇切爾

沒有堅定而正確的信念,成就不了偉大的政治家,成就不了偉大的國家。看看政客們的眼神,能否從中看到信仰與信念,就能判斷出他們的命運。

在英國保守黨領導層的圈子裏,撒切爾夫人算是出身寒微。她的父親是個偏遠小鎮的雜貨商,一個堅定的保守主義者,不僅熱心地方政治當過市長,還代職傳播教義。在其回憶錄《通往權力之路》中,撒切爾夫人與道:“我出生在一個講求實際、嚴肅認真、宗教氣氛濃厚的家庭。”基督信仰與保守主義價值觀在她童年時就進入了她的生命。保守主義、宗教信仰和政治關切,對她來說始終是三位一體的。況且,保守主義本來就是完全植根於宗教之中的,而不是來自任何經濟學、社會科學原理。撒切爾夫人從不含糊宗教對她的影響,也從不否認宗教是她的價值觀源頭,更不回避自己的保守主義立場。她直稱自己是有信仰的政冶家。

在戰後各種左翼思潮泛起的背景下,這位政治家用冷峻和清醒的理智,為捍衛自由做出了貢獻保守主義,保守的是真正自由的傳統。保守主義,是最成熟的自由主義:撒切爾夫人是保守主義政治家的典範,女性政治家的典範,她對個人自由的捍衛與伸張,對各種社會主義的否定,再次表明:保守主義是保守自由的主義!

權力,還是自由?

沒有一個執政者不需要經濟發展。社會主義者與保守主義者的分歧不是要不要經濟發展這個目標,而是實現這個目標的具體方式。在英國,總體而言,工黨擁護的是民主社會主義,保守黨擁護的是自由資本主義。但是,凡是選舉上台的政治家與政黨都確定,無論擁護的是什麽主義,都必須以促進經濟發展為己任。

撒切爾夫人認為,民主社會主義對人類文明的真正威脅是道德的威脅,而不僅僅是經濟的威脅`,民主社會主義為什麽不好?因為它崇拜權力,侵害個人自由,認為好東西就應該歸國家。歸國家是假,歸官僚是真。它用別人的錢建立起來的高福利讓越來越多的個體依附於國家,把公民決定自己生活與命運的權利轉移給了官僚。哈耶克認為一切這種主義,不論其版本是什麽,叫納粹的也罷,叫科學的也罷,叫民主的也罷,都是通向奴役之路。英國病證明哈耶克是對的。

從某種意義上講,有限政府是建立在每個個體追求正當的私利之上的。撒切爾夫人發現,雖然社會主義者常常把個人主義與自私聯係起來,然後加以猛烈抨擊,但正是這種自私才使得個人主義者常常是個人利益的執著的捍衛者,所以,那些要侵害個人正當利益的官僚們,必然要限製、侵蝕個人的自由,必然要用權力來幹預乃至取代市場。有自私的個體,才有抗拒與限製政治權力的主體。像撒切爾夫人這樣的保守自由的政治家常被指責為在替富人說話,但實際是為窮人謀福利;左派表麵上為窮人說話,但實際是為自己謀福利。

所以,撒切爾夫人對每個個體的價值高度認同。她主張把每個人都做為人來尊重,每個人都有其獨持的價值,而無關乎他們每個人對社會的用處。個人是社會的本位,國家為每個個人而存在,而不是相反。隻有把屬於個人的自由真正歸還給每一個個體,才會有真正的社會發展。

在保守主義看來,一個執政者是否偉大,要著他是限製政府的權力,擴展個人的自由,還是擴大手中的權力,限製個人自由。用這個標準來衡量,撒切爾夫人像曆史上的其他偉人的名字一樣,是一位偉大的、以保守自由為使命的保守主義政治家。

保守德性 保守智慧

與各種意識形態與價值係統相比,保守主義最具智慧與美德。不是因為保守主義者比其他主義者高明,而隻是他們守住了人類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在付出了無數代價後所留下的一點一點的智慧與美德。而保守義對手們則常常將人類留下來的智慧與美德的家當破除一空。

為撒切爾夫人贏得支持的不僅是她的政績,而且是她的保守主義品格。她有鋼鐵一般的意誌。當蘇聯人用“鐵娘子”的外號來貶低她時,她以此為榮。“鐵娘子”對撒切爾夫人而言名至實歸,她是一位堅定的政治鬥士,為伸張與守護個人的自由而戰。

對保守自由的政治家來說,僅僅有信念、使命與擔當是不夠的。他們還必須有毅力,有勇氣,有耐心,有策略。真理常常是令人不愉悅的,所以,真理需要決意堅持。聽聽撒切爾夫人是如何評價法國大革命的。1989年,法國大革命百周年時,世界各國的領導人紛紛表示祝賀,文人們也競相撰文紀念。但是,作為保守主義政治家,撒切爾夫人的看法與埃德蒙·柏克的看法如出一轍。在被記者問到對法國大革命的看法時,撒切爾夫人這樣回答道:法國大革命?過區二百年至今,我們英國一直在消化它留下的苦果。我們不要這樣的大革命。法國大革命所帶來的一堆高高的被斷頭的屍體,站在屍堆最高處的是一位獨裁者。撒切爾夫人說得對,每個試圖複製法國大革命的國家留下的都隻是腥風血雨和高高在上的獨裁者。

撒切爾夫人最強烈的特征是她身體上和道德上所具有的勇氣。而信仰與信念才是勇氣的終極源頭。否則,勇氣就論為莽。宗教的信仰與保守主義的信念賦予了撒切爾勇氣與力量。她深知:如果我明知我是對的還不去做,那我還當什麽領導。除非基於對使命的堅定信念,否則不會有偉大的政治家。她取得勝利的意誌和不懼風險的態度從未動搖過。

保守主義是英國的,也是世界的

如果撒切爾夫人不信奉保守主義,她就不是我們所熟知的撒切爾夫人。如果她不奉行保守主義的治國之道,她就不可能重振英國!

保守主義的道路是讓英國人自由、讓英國強大的道路,撒切爾夫人走的也是這條保守主義的自由與富強之路,而且引以為榮。撒切爾夫人與裏根總統的變革之風也證明,保守主義並非如其批判者所指責的那樣一成不變、因循守舊、抗拒變革。為了保守自由,保守主義者才是變革的發起者。

有人認為保守主義是英美的,是西方的,無關中國。我認為保守主義起源於英國,流行於英美及西方。保守主義基於的是人性,而世界上的人性是一樣的,人性並沒有東西方之分。所以各國治國之道在根本上也是相通的,沒有東西方之分。從這種意義上講,如撒切爾夫人與裏根總統所證明的,給英美人民帶來自由與繁榮,給英美及西方帶來昌盛的保守主義是普遍適用的。

保守主義認為,最終決定一國國力的是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質力量、經濟力量、軍事力量。凡是隻追求物力與武力來強國的國家,沒有一個能夠成為持久的強國,雖然它們可以逞一時之強。國家的精神力量,加上有政治力量的政治家,才造就了國力的可持續高度。而一個國家的精神力量是信仰的力量、觀念的力量和特定的價值觀的力量的綜合體,在政治領域,其核心是:限製政府的權力,擴展個人的自由!

 


作者: 毒步尋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