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杭州水汙染,更讓人不舒服的是官方態度:不透明,不賠償,就拿五噸的自來水當補償。請問你家馬桶水那麽幹淨你喝嗎,拉幾桶水衝衝就算補償了?
大連女大學生跟外國人睡覺是“有辱國格”那麽杭州喝了幾天汙水,又算什麽呢?
聞著“糞臭”味,實際是藻類硫醚?
大家好,我是德先生。7月16日上午,杭州餘杭區仁和街道及良渚街道的自來水突然“香味襲人”——乍聽像是化工廠泄露,仔細一聞,更像“糞水直衝天靈蓋”。市民投訴:臭味很大,洗澡後瘙癢,皮膚發癢;桶裝水瞬間售罄。
官方這樣回應的:經過“國家、省級專家”鑒定,是藻類在特定氣候下厭氧降解,產生硫醚類物質 。聽起來挺專業,但到底是幾噸水被藻類“汙染”了?我們喝的是“水+臭雞蛋味+糞便味”混合物,還是“水+科學”?
隻有餘杭區,別的區沒事?
明明杭州隔壁區,比如西湖、下城、拱墅等,曆史上自來水也出現過異味事件 ,但這次隻有餘杭區的兩條街道被選中“專寵”。是不是管網太舊?取樣太隨便?還是“專家”隻瞄準這一區做采樣?
而且,異味數據為什麽不公開?官方隻說“臭味指標異常”,什麽成分超標?“硫醚類物質”具體是哪幾種?超標是多少倍?這些數據是機密?還是“專家定性,老百姓無權知曉”?
不賠錢,賠“水”,就完事了
官方稱“切換水源”,“衝洗管網”,“排放存水” ;水務集團還承諾補償“每戶5噸水費減免”。這感覺好像你遭了罪,他卻給你送“糞味自來水續杯”:我賠你5噸“我們牌”水。
請問,水管汙染了,換一管就管用了嗎?你家馬桶水也幹淨的啊,你丫喝嘛?
補償5噸水,這數值很有創意:一個家庭平均用水3噸/月(洗澡、洗衣、做飯、衝廁所),那這5噸補償能頂多久?頂兩周嗎?但這些水也可能是同一路網的“曾汙染”水——還帶著“存水”遺產。你用這種新水,就有心理陰影,嘴裏還是覺得糞味繞梁三日。
真正的賠償應該是:賠錢、賠濾芯、賠心病、賠精神損失——而不是“你丟臉,我給你糞味水你喝,喝完以後,哎呦,還不錯”。
跟外國人睡是國恥,杭州人喝汙水呢?
前段時間,大連一名21歲女大學生與烏克蘭人同床一夜,結果被全國媒體批成“國恥”,學校趕緊開除,還搞公開通報 (此處未搜索,基於材料)。社會口誅筆伐,毫不手軟。
那麽請問:杭州人被迫喝了幾天帶糞臭的水,是不是更令人“羞愧”?是不是更應該公開道歉、嚴加整治、賠償損失?結果呢?補償5噸水,就完事了;喝水人聲音小,沒人管。別人的私生活可以成為國恥,普通人的水質問題卻隻配拿“水量補償”?
比水臭更臭的是傲慢
比起杭州水汙染,更讓人不舒服的是官方態度:不透明,不賠償,就拿五噸的自來水當補償。請問你家馬桶水那麽幹淨你喝嗎,拉幾桶水衝衝就算補償了?
大連女大學生跟外國人睡覺是“有辱國格”那麽杭州喝了幾天汙水,又算什麽呢?
作者: 德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