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吧

記錄生活點滴,邊走,邊尋。
正文

我哥(四)

(2020-11-25 12:31:58) 下一個

                        (四)

  我猜我哥一直試圖在我麵前扮演一個威嚴又無所不能的長輩形象。隻是由於自身閱曆和性格等緣故,演技不夠純熟,時不時霸氣側漏。他一直把我當女孩來保護,同時又對我表現出的女孩子性情很是不屑一顧。就連冬天我在臉上抹雪花膏,他都會煩人地調侃一句:“又在搽脂抹粉了啊?”他心情不錯的時候也會帶著我玩耍,但是玩耍的內容都以調皮搗蛋為主。記得我媽媽的單位,會生產許多造型奇特的小瓷件產品用作電子絕緣。這些小零件都是小孩子喜歡的絕佳玩具。他會偷偷把我帶去瓷件車間,然後裝著問路的樣子吸引工人的注意力,讓我趁機挑幾件可心的“玩具”帶走。如果我製造的動靜大了,他會故意提高音量,掩蓋動靜。如果瓷件位置在工人視線以內,他會故意降低音量,通過工人側耳埋頭認真傾聽來改變他們的視角。總之,用他的聰明機智跟我配合得天衣無縫。在他的帶領下,我變得膽大妄為,幹了許多女孩子通常不會幹的事情,比如:把討厭的男生的自行車氣門塞拔掉啦,用鐵絲偷偷把老師關在房間裏啦,半夜潛進破了一個洞的學校食堂,把裏麵的南瓜統統搬出來還留書一封,上寫:特此警告,並加注一個骷髏符號啦,等等。。。那真是我性別認知極其錯亂的一段時光。男朋友的出現,才算對我進行了徹底的撥亂反正。從某種角度講,我跟男朋友的相處模式反倒更接近正常的兄妹相處模式。想想吧,直到二十多歲高齡我才在男朋友手把手指導下,放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風箏。我漸漸意識到女孩子偶爾撒撒嬌,發點小脾氣並不如我想象中那麽可恥和軟弱,也開始慢慢接受“溫柔賢惠”不是一個貶義詞。。。

男友剛畢業留校不久,我就被爹媽迫不及待地免費打包過去,與他在學院的筒子樓裏結成了合法室友。促使我爹媽如此急迫的根源應該在我哥身上。那時候他已經三十有一,卻獨身一人,專注於他發財致富的宏大夢想。關於這個影響他一生的夢想我以後會談到。現在我想說說筒子樓,這個流行於上個世紀,目前應該蕩然無存的大學教師宿舍樓。筒子樓的前身應該是學生宿舍,因為太過陳舊之後淘汰下來,於是被單身或者剛結婚的年輕老師如獲至寶,爭先接手。我至今還記得那個堆滿雜物的陰暗走廊,還有在走廊上從容信步的肥溜溜的老鼠。讀到這裏,大家可能會以為這將是一段讓我很不愉快的經曆。事實上正好相反,在筒子樓的那段生活是我記憶之中特別美妙的一段時光。那時候,每每到了飯點。樓道裏總是熱火朝天,一路走過去每家每戶的菜品我立馬了然於心,並不時從中受到啟發。關係好的鄰居還會互相把筷子伸進對方的炒鍋裏品嚐鑒定,交流心得。總之昏暗的筒子樓裏麵充滿了一片祥和的人間煙火氣。那時候我哥也在C市,周末他會常常跑來找我們玩。於是我們三人就會投入極大的熱情買菜,做飯,飽餐一頓。然後慢騰騰穿過校園,去後校門的河邊曬太陽,聊天,喝茶,下棋。

說到下棋,對於我這種不愛動腦子,邏輯思維特別差的人來講,完全不可能成為娛樂愛好。但是我哥無聊的時候常常會逼著我跟他下棋,輸贏當然可想而知,一路被碾壓。碾壓也就算了,還會被他無情恥笑。所以我後來特別喜歡看我老公跟我哥下棋,這讓我有一種報仇雪恨的快感。但是我絕對不會把這種愉快的心情表露出來。因為他一旦輸棋必定急躁,如果我再火上加油,那麽大家都別想愉快地玩耍了。我哥哥屬於負麵情緒管理能力極差的一類人,憤怒和焦躁常常會帶給周遭明顯的衝擊力。越是親近的人,對這種衝擊力感受越強烈。他聰明,活躍,健談,能輕而易舉的在人群之中成為焦點,這讓他很容易交到朋友。但是由於他的過於情緒化,導致他幾乎沒有特別親近的朋友,這讓他一直都過著看似熱鬧,實則孤單的生活。情緒管理也是近些年被頻頻提到的概念。記得剛來美國那一年,去美國朋友家過感恩節。聊天當中提到了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問他們這裏的孩子做錯事會挨揍嗎?那家的男主人拿出一塊做工精致的寬木板,告訴我他就是用這塊板子揍孩子的。我湊近一看,上麵竟然有個說明書,列出四條打孩子的步驟:1把孩子單獨帶進一個房間關上門。2 告訴孩子他做錯了什麽,會受到什麽懲罰。3 開揍。 4 抱住孩子寬慰,讓孩子明白盡管做錯了事,父母依然是愛他的。我一到美國就對這個國家的各種標準化操作印象深刻,但是揍人都揍得這麽標準化,讓當時的我歎為觀止。現在回過頭想想,必須承認,這種處理方式真的有助於孩子的心理成長。找一個單獨的房間,可以保全孩子的自尊,同時也給了孩子一個安定情緒的空間,告訴孩子受到懲罰的原因,養成孩子自省的能力,給與懲罰讓孩子明白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安撫是對孩子的鼓勵,讓他下次可以做得更好,最最重要的一點是大人冷靜理智的處理方式有助於孩子在麵對問題的時候能保持平和的心態。(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明麗草原 回複 悄悄話 第一次聽說這種打孩子方式,挺逗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