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粹與大師

(2023-12-03 12:55:11) 下一個

提起國粹,很多人自然想到旗袍。其實,旗袍是旗人的玩意兒,在大明亡國之前,中國人從來不知道旗袍是啥,咋成了國粹了呢?

有兩樣東西可以列為當之無愧的國粹:武術和中醫

背景大家都知道,單單看這兩方麵的大師級人才就令人歎服。中國地大物博,人才濟濟,最不缺的就是大師。

武術,古代就不說了,近代的這些名字哪個不如雷貫耳:霍元甲、黃飛鴻、葉問、萬籟聲,杜心武、孫祿堂,楊露禪……什麽?李小龍?對不起,他是好萊塢影星。等你拿到他參加搏擊實戰的影片咱再討論。

中醫就更不用說了,古代醫聖一大把,華佗幾千年前就做開顱手術了,孫思邈懸一根絲線能診脈,近代哪怕隻是民國的國醫大師也多如牛毛。

民國著名中醫丁甘仁醫術高超,他的故事還改編成電視劇《老中醫》,裏麵有丁甘人與西醫打擂台治療傷寒,結果完勝!據說《神醫喜來樂》的原型是能起死回生的劉完素。

不過我想到一個問題,為啥這些大師都是在西方科技進入中國並發展起來之前湧現的,有了西方科技之後,大師們越來越少,甚至消失了呢?

也不對,大師還是層出不窮,隻是大師們都曇花一現。

近幾十年湧現的中醫大師有:一把芒硝治百病的胡萬林;綠豆治百病的張悟本;辟穀養生的李一;氣功大師王林;生吃泥鰍治百病的馬悅淩……還有嚴新、張宏堡、張香玉、張保勝等等。

武術界:閆芳、雷雷、馬保國……

神醫的曇花一現,是因為現代科技很容易鑒別他們的“醫術”,如果現代醫學對癌症還是一頭霧水,那麽胡萬林的芒硝治癌哪怕治好一人,他的神醫光環仍然會閃閃發光,

馬保國們就更慘了,麵對現代搏擊術,那叫一個慘不忍睹。否則,他的霹靂五聯鞭還不要威震四方流芳百世?

揭開傳統武術第一層麵紗的是近一個世紀前的一場擂台賽,第一次西方的攝影技術將比賽的真實錄影展現在國人麵前,結果叫人大失所望,這不是街頭混混的打群架嘛!這就是著名的太極宗師吳公儀決戰白鶴派掌門陳克夫: 

 

武術以前其實就叫國術, 不能說完全是花拳繡腿,隻是,那些影視劇和武俠小說把它神話了,中醫以前也叫國醫,與藏醫蒙醫苗醫無別,也是被神化的犧牲品。

當現代醫學進入中國後中醫再無神醫,攝影技術進入中國後武術再無神拳。神話總是要破滅的,雖然國人還是不斷的造神,人造的神畢竟不是真神。

西方的一神論,隻有一個永生的真神,除了上帝之外沒有別的神。信奉上帝的人也不會隨便造神。

缺乏宗教信仰的地方,人需要神,於是就喜歡隨便造神。釋迦牟尼明明不是神,佛教明明是無神論,可是到了中國寺廟裏到處都是神。更別說普通人家裏,門神,灶神,財神,土地神……

一個有趣的現象:喜歡國粹的人,也喜歡造神,希望本壇的人造“大神”、人造“大師”們萬歲,萬萬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