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踢腳與火箭

(2023-05-13 21:56:40) 下一個

 

有網友提到,中國的理工科落後,文科更落後。

此言不虛。當然中國的文理科都曾輝煌過,但那是過去的事兒了。

中國人曾發明火藥,火藥能做出二踢腳。一聲巨響,如盤古開天辟地;至先秦,諸子百家,聖人輩出,百花齊放——此第二踢,煙花盛開,絢麗燦爛,達到中華文明的一個高峰。

之後呢?沒有了,除了被獨尊的儒術一家,真的拿不出什麽值得炫耀的了。剩下的,隻是周而複始的王朝更迭,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中國文化早熟快熟,也早衰快衰。

二踢腳就是這個特征。

用火箭比喻西方文明似乎更為貼切。一節一節,一段一段,前赴後繼,向前,向上(當然今天西方文明處於一個拐點,充滿危機)。

西方的“文科”——畢達哥拉斯, 歐幾裏德,蘇格拉底, 柏拉圖,亞裏斯多德,奧古斯丁,培根, 蒙恬,笛卡爾, 洛克,斯賓諾莎,休謨,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尼采,康德,黑格爾,叔本華,馬克思……直至當今的喬姆斯基,尤瓦爾……

很多“文科”學者同時也是科學家,如畢達哥拉斯,歐幾裏德,達芬奇,所以西方文明“火箭”是文科的思想結合理科的實踐。作為煉丹的副產品,火藥的曆史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威力更大的炸藥,火箭用的則是能量更大的固體化學燃料。

從阿基米德到牛頓到愛因斯坦到薛定諤到喬布斯馬斯克……從電的發明,到蒸汽機,電燈,電話,互聯網,計算機一直到ChatGTP,後浪推前浪,西方這個火箭的進程沒有停止過。

中國的文科,孔子,孟子,老子之後,算上一個王陽明,然後呢?

“理科”層麵,自西方工業革命之後,中國基本上是亦步亦趨的跟在後麵鸚鵡學舌,當代中國的進步,基本局限於物質與科技層麵,而這些無一不是建立在西方文明基礎之上,中國人自己的貢獻基本為零。從清末開始,中國二踢腳的火藥早就燃盡,二踢腳的進步是搭載上西方的火箭。至少,中國在物質文明領域的發展統統歸功於來自西方的科技。

中國最值得驕傲的成就是養活了全世界1/4的人口,但必須明白,在科學進入中國之前,小農經濟下的中國農業平均畝產也就200斤左右。中國農業的進步,依賴的是化肥,農藥,和良種,目前中國每年還要進口數萬噸的蔬菜和糧食種子,種豬基本完全依靠進口,離開西方科學靠天吃飯,1942,1959-61年的大饑荒恐怕會重複好幾次。

“文科”,或思想層麵,近代的中國沒有任何進步,文科學者除了整天泡在“祖上”的榮光裏沾沾自喜炒冷飯,拿不出一丁半點的新東西。

清末這一波,總算有部分人覺醒,從五大臣出洋考察,到戊戌變法,到君主立憲,到洋務運動,到五四新文化運動,甚至至今還被供在神壇的馬列,統統都是“西方勢力”的推動,大到稅製、司法改革,廢除酷刑,改革科舉,興辦學校醫院,赴美留學,小到放足,剪辮子,無不是西風東漸,在西方文明的帶領下,搭上西方火箭順風車才取得進步的結果,與中國傳統文化沒有半毛錢關係,相反都是與傳統逆向而行。

如果隻看文化意義上的中國,如今這隻“二踢腳”不但沒有進步,而是不斷的退步,再不覺醒,二踢腳就落在地上了。

為啥中國人思想原地打轉沒有進步?不說太遠的,我們眼下正經曆的,從“打敗美帝野心狼”到反資產階級自由化,到反精神汙染再到“不搞西方那一套”,從當年的海禁到今天的網禁,從一胎政策到鼓勵三胎,從退耕還林到退林還耕,打轉轉來回折騰。正真的落後不是科技上的,而是文化上,文明上的落後。

一下這些圖片,或許能給出一些答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