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諾獎作家莫言去廣東旅遊,站在百年曆史的客家圍屋碧灩樓前有感而發,
寫下了一句特別有味道的上聯
“從南陽到南洋根深葉茂”
他老人家一高興,向天下文友征集下聯(獎金10萬元)
想不到,對對聯的愛好者還不少,有2萬多人投稿。
評獎結果本周一(10月20日)揭曉,一副神對讓人拍案叫絕。
(有意思的是應對者葉柯嘉竟然是個21歲的年輕人。)
他對的下聯是:
“自井壁及井畢角亢星張”
自對從
及對到
介詞/動詞,詞性自然對應,對仗工整,當然這不是下聯出彩的地方,真正出彩的地方在具象內容。
我們先看上聯
“南陽”指其祖籍河南南陽,“南洋”對應圍屋主人葉亞來南下吉隆坡發展的史實,
同音不同字,一個諧音梗帶出客家人從中原遷徙向南進而下南洋的曆史,
而根深葉茂形容葉家/客家群體人丁興旺,事業興旺……
我們再來看下聯是怎樣巧妙應對的!
井壁指的是客家圍屋中的水井壁,這是客家人日常生活的中心,我們常常也用井來指代家鄉(所謂背井離鄉)
井畢則代表天上的星宿,井宿畢宿。
作者將客家的井文化與浩瀚星空相聯係,從地麵的井延伸直到天上的星宿,完成了從人間到星空的跳躍,思路開闊,意境宏大。
而井壁,井畢同樣是同音異字,完美對應上聯中的南陽,南洋
莫言你出地理,我給你引到天上,天地呼應,格局迅即打開!
而角亢星張,則是古代28星宿中的四個,角亢星張代表進一步鋪開星圖,
角宿亢宿屬東方青龍
星宿張宿屬南方朱雀
寓意從一個星域擴展到了更廣闊的宇宙,意思正好又與上聯中的“根深葉茂“相對
而且星張還有星光鋪展的意思,象征著希望和遠行。
上聯重地脈,寫客家人從中原南陽到東南亞的遷徙,落地生根,根深葉茂。
下聯重星宿,寫客家人從封閉的井壁到仰望星空的精神追求,氣象闊大。
最後再來看看平仄韻律。
上聯“從南陽到南洋根深葉茂”平仄為“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下聯“自井壁及井畢角亢星張”平仄為“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對仗非常工整,讓人驚歎!
附件1:
碧灩樓,又稱碧灩圍,位於廣東省惠州市,始建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由惠陽籍馬來西亞著名僑領,有“吉隆坡王”之稱的葉亞來先生出資建造。
碧灩樓是城堡式客家圍樓, 坐西向東,由泮池、禾坪、堂屋、橫屋、角樓等組成。整體呈長方形,總麵寬58.6米,總進深37米,占地麵積3798平方米。禾坪前有泮池,兩側分別豎立五副旗杆夾石,質地為花崗岩。碧灩樓內木質構件雕刻精美,且保存較好,在惠陽地區不多見,為研究惠陽客家圍屋建築形製和居住風格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碧灩樓匯集客家建築技藝,又融入南洋藝術元素,體現較高工藝水平,有著客家文化與華僑文化的雙重價值。圍屋內設葉亞來主題文化展示館,展示“吉隆坡開埠之父”、近代海上絲綢之路傑出踐行者葉亞來的輝煌生涯和惠及中外的突出貢獻。
碧灩樓作為惠陽現存保存較好的客家圍屋之一,與葉挺祖居會水樓、會龍樓等構成了“客家圍屋博覽園”。

附件2:
二十八星宿,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由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各七宿組成。
上古時代中國古人在靠近黃道麵的一帶仰望星空,將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成若幹個區域,稱之為二十八宿,又稱二十八舍、二十八星,用於標誌月亮運行位置並推定季節 。
其名稱最早見於戰國時期曾侯乙墓漆箱,包含角、亢、氐至軫共二十八組恒星,沿黃道或天球赤道分布。
河南濮陽西水坡45號墓考古發現為二十八宿起源於中國提供了實證。漢代至唐代星宿組成不斷調整,如井宿替代狼星、鬼宿替代弧星,各宿所轄星數亦有變化。
具體28星宿可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