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務實小民

昨夜,多倫多冷月無聲,寂寥之下,看了很多博客,想到自己也開通一個,權當記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個人資料
務實小民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如何才能擺脫貧窮?

(2022-01-18 21:26:31) 下一個

幫更多的人擺脫貧窮,既是一種善舉,(實現普通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善莫大焉!)

同時也是國家/政府/政黨的宏偉目標……..

因為這不僅僅是更多人富裕(脫貧)本身,關鍵在於這個世界的很多問題正是貧富分化,窮人太多形成的,治安問題,革命…….

讓更多的人擺脫貧窮,社會才可能保持和諧穩定,犯罪減少,社會長治久安;

更多的人擺脫貧窮才能讓內需旺盛(首先基本消費增加,而且富人的總體消費傾向低於普通百姓),經濟發展健康延續。

“我們不需要研究該不該幫助窮人,而是要認真研究該怎樣去幫助窮人。”

但是貧窮怎麽產生的?這個問題實在複雜,絕不是一兩句懶惰/笨/製度不合理…..就可以可以簡單概括的。

李永樂老師用十多分鍾的時間,非常簡潔明了地介紹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比吉特·班納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合寫的研究成果《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麽擺脫不了貧窮》

班納吉和杜弗洛用了15年的時間踏遍了五大洲、18個國家和地區最貧窮的地方做調研,通過貧窮的人的生活、教育、健康等生活的多個維度來探究貧窮產生的真正原因。

這本書已經被看成是研究“貧窮”的巔峰之作。

李老師用接地氣的方式,粗線條地介紹若幹研究結論:

1健康:

1.1 免費提供疫苗,盡量通過小獎勵,提供便利來促進疫苗普及。

1.2針對性地解決大麵積公共衛生/地區疾病(比如蚊帳對付瘧疾……,外推,我們很容易想到血吸蟲,甲狀腺亢進……)

2教育:

2.1培養/促進 父母重視孩子教育,這個根本中的根本,價值最高(為儒家文化點讚)

2.2提升學校的實際吸引力

2.3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這個是基石

3貧富狀況的延續與傳承

也就是我們經常討論的階層固化的問題,如何改變命運的問題。

這裏麵既涉及到製度安排,也涉及到人性層麵,窮人富人的思維習慣/行為模式的問題。

這一塊稍稍複雜一些,但是那張 “今天財富/明天財富”的S曲線很有意思,真的蠻有道理的,

A財富到達一定程度時,再次變窮的風險就會開始減少。而從0開始積累財富到達那個程度的路上需要太多的勤奮,耐心,小心謹慎。沒有過那個點,很容易返貧(窮人的生活常常充滿風險,也沒有能力/意願去參加保險)

B窮人一次一次要去克服當下的欲望才能走向富裕,這個有點反人性,很不容易。但是富人可能已經過了那個點,問題不尖銳。

C窮人很容易失去耐心而做出不恰當地選擇,急功近利更容易做出“風險收益明顯不匹配”的選擇,比如買彩票,炒投機的股票,借高利貸…..

我們需要仰望星空的科學家,我們也需要腳踏實地的人。

如何才能擺脫貧窮?窮人和富人有什麽差別?【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解讀】 - YouTube

 

 

當然,如果有興趣,有時間,最好是去讀原著。

附:《貧窮的本質》簡介

?貧窮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

什麽樣的人是真正的窮人呢?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貧困線。按照美國的標準來說,每天消費隻能控製在99美分以下的人就是窮人。貧困人群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多,比如社會文化有貶低窮人的習慣,文學作品經常把窮人描繪成又懶又饞的人,這樣的誤解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我們的許多脫貧政策也是建立在誤解之上的。

本書作者阿比吉特•班納吉和埃斯特•迪弗洛,調查了貧困人群最集中的18個國家和地區,從一係列具體的問題出發,詳細驗證/分析了我們過去對貧窮和窮人的各種想法/觀點,並提出了解決貧窮問題的具體辦法。

全書結構

第一部分:慈善的誤區。

第二部分:貧困群體的困境。

第三部分:應對貧窮的具體方法。

第一部分:慈善的誤區

窮人很難脫貧,主要是因為很多政府/慈善組織的做法是建立在誤解的基礎上的,沒有考慮到窮人真正麵臨的難題。作者從饑餓、健康、教育、人口這四個方麵調查分析了窮人真正麵臨的難題,以及這些難題產生的原因。

1.1很多扶貧政策,往往將貧窮和饑餓這兩個詞掛鉤,認為窮人就是吃不飽飯的人。所以,這些政策會主張直接發糧食。但是,絕大多數人窮人並不是吃不飽飯,窮人麵臨的真正問題是沒有辦法獲得全麵的營養,健康得不到恰當的保障。這甚至會影響到他們下一代的健康/智商和前途,世代無法擺脫貧窮。

 

1.2在健康方麵,有觀點認為隻要我們在貧困國家加大公共領域的投資,預防疾病,就可以讓窮人更健康。但真實的情況是,預防工作就算再便宜,窮人還是不會去做,他們隻關心生病以後要花多少錢來治。

到了治病的時候,窮人更喜歡那些要價高但隻會開抗生素的醫生,而不是選擇真正有幫助的免費醫療服務。因為大多數窮人都不具備最基本的生理知識,他們聽不懂醫生的解釋,而注射抗生素會讓他們立刻感到好轉。

1.3在教育問題上,我們一直以來都有一種錯覺,認為窮人家的孩子不上學是因為沒錢。事實上,在絕大多數國家,小學、甚至初中都是免費的,但還是有很多孩子不願意上學。

窮人的孩子不上學,原因一是學校教育質量低下,老師缺席,高年級的學生還讀不懂低年級的課文,上學純粹是浪費時間。原因二是很多家長不知道教育的好處,因為教育的回報往往是在十幾年之後,這讓很多家長看不到投資的價值,同時也不想放棄孩子現在能掙到的錢。原因三是我們的學校大多以培養精英為己任,很多孩子在起步階段就因為趕不上進度而被放棄了,所以很多孩子不喜歡上學。所以,在教育問題上,光建立學校、聘用教師是遠遠不夠的。

1.4人口問題。有觀點認為人口增長會讓一個窮國變得更窮,因此,降低生育率會讓窮人的境遇變好。很多發展中國家也有相關的人口政策,但是這並沒能阻止窮人生更多的孩子。因為窮人一般都沒有社會保險、退休金、養老金,對他們而言,孩子是養老送終的唯一希望。所以,他們會越窮越生,惡性循環。

第二部分:貧困群體的困境

2.1保險難

貧窮人群在生活中總是麵臨很多風險,一次旱災一場暴雨,生個病出個意外,就能讓他們的生活陷於困境。但是他們很少買保險。同樣,保險公司也很少給這個群體提供服務,原因有三。

首先,他們很難對窮人進行監督。窮人有了失業保險,可能會故意不好好工作。其次,因為一般來說隻有那些覺得自己有危險的人才會參保,所以保險公司為了自己的利益,隻能將保費定高一點,這樣一來,貧困群體就更猶豫不前。第三,保險公司很難預防那些明目張膽的欺詐行為,所以會傾向於把貧困群體排除在外。

2.2貸款難

貧困群體常常缺錢,但是他們在借錢的時候,很少選擇銀行,而是直接去找高利貸。因為銀行也對這個群體很不友善。

銀行之所以不願意接待貧困群體,主要是因為他們貸款金額太小,而要做背景信息調查又要花很多錢,同時,他們違約的幾率確實比較大,銀行不願意承擔這樣的風險。

於是,貧困群體不得不轉向高利貸等非正規渠道去借款,他們的生活也經常因此被拖垮。

而現在,小額信貸機構看準了這個市場,正在試圖通過給窮人提供貸款來解決貧困問題。不過,小額信貸也麵臨著一些問題,比如貸款的人少,違約率高,利率也高,而且負麵新聞纏身。

2.3儲蓄難

貧困群體有各種各樣存錢的辦法,比如成立互助小組,大家互相監督;將錢換成東西,為了蓋房子,掙到一毛錢就換一塊磚,等到攢夠一堵牆,就砌起來,然後再用同樣的方式攢夠剩下的三堵牆和房頂。但是,他們不喜歡去銀行存錢。

原因一,銀行的取款手續費太貴了,就比如有些地方取100塊就要收兩塊錢手續費,而利息可能隻有一塊錢。這樣很不劃算。

原因二是自控力的問題。我們的大腦對現在和未來的處理方式是不同的。我們總會覺得明天的自己要比今天的自己更理性,所以我們會在今天買下我們想要的東西,卻認為明天我們就會把錢花在更合理的地方。這一點,所有人都一樣,隻是對窮人而言,自控力差的危害更大些。

2.4做生意難

首先,很難借到錢來擴大規模,又沒有保險,風險很大。其次,因為缺少資金,所以隻能做些小生意,勉強糊口,賺不了多少錢。第三,為了應對風險,貧困群體往往會從事很多種職業,做生意的同時可能還有別的工作要做,沒有精力和願望擴大生意的規模。

第三部分:如何應對貧困

要給貧困人群提供正確的信息,讓他們做正確的事。比如讓他們知道營養的重要,比直接發糧食要好;宣講衛生健康常識,對他們的健康非常重要。

政府和慈善機構應當適當地助推,給貧困人群提供便利,比如政府補貼,銀行降低取款收費,保險公司免費給窮人提供保險。

要推動小的社會變革,減少腐敗和玩忽職守,讓對貧困人群有益的政策能夠落實下去。

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改變窮人的信念。有時候,人們之所以能做成一件事,就是因為他們相信自己能行。因此,對窮人而言,擁有脫貧的信念是很重要的,這會激發他們去做很多事,來讓自己擺脫貧窮。

貧窮的問題已經存在了好幾千年了,雖然政府和慈善機構都在為解決貧窮而努力,但是我們依然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要消除貧窮,就必須要傾聽窮人的心聲,理解窮人的生活方式,隻有基於這樣的理解,我們才能找到貧窮的原因,進而找到應對的方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FollowNature 回複 悄悄話 工作。讓窮人有工作的機會。有穩定的收入,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