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兒時一個夏日的假期。因特殊原因,大家紛紛搬進了堅固的大樓暫時居住。我也隨著家人,住進了父親工作的教研室。
大樓是中式大屋頂建築,中間開門,父親的教研室在最裏麵。隔壁教研室住著另一戶人家,有位年長的老人。印象中,他總是安靜地忙著自己的事,偶爾在樓道相遇,他隻是麵善含笑。那時的我,對這些“隔壁大人”並無興趣,更喜歡在大樓裏四處亂跑,尋找新鮮事來打發漫長的假期。
直到某一天,回去路過那教研室,無意中瞥見老人正在寫字。兒時的我對書法沒有概念,頂多描個紅。看著老人揮筆疾書,我隻覺得這不過是大人平常的事,便也沒有在意。但後來的一天,當我路過時,發現他正在作畫 —— 一幅山水畫。畫中有山有水,還有小房子。那畫筆下的江山,與他平日書寫的文字完全不同,竟讓我感到一種神秘的吸引力和莫名的興趣。
我小心翼翼地溜進房間,靠近些,饒有興致地看著老人一筆一畫地勾勒出山水、房屋,仿佛那畫中的景象在我眼前慢慢鋪展開來。從那以後,隻要見到他在畫畫,我便會忍不住溜進去……老人始終非常和藹,雖然我與他並不熟識,但他從未對我這個不速之客表現出任何不滿或不耐煩。每次我都沉浸在他筆下的水墨世界中,仿佛時光就這樣在不經意間悄然流逝。
但很快,我們就搬離了那棟大樓……
多年後,我才從父親口中知道,那位和藹的老人,名叫林散之。
工作後,許多人對老先生的書法讚不絕口,而我卻對他的字印象模糊,但那幾幅山水畫卻始終深深刻在我的記憶裏。當我偶爾提起林老先生會畫畫時,聽者總是有些錯愕和困惑,仿佛我說了什麽不可思議的事情。
那段與大師擦肩而過的經曆,隨著歲月的流逝愈加珍貴。如今,留存在記憶中的,依然是那幅淡淡的水墨畫,仿佛一陣輕風拂過,令人回味無窮。
這是在網上找到的一幅他的山水畫,雖然和我記憶中的截然不同,然而 ——
輕風拂過,又何有相同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