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跑步人生

分享我跑步的故事和心得,希望能和跑步愛好者廣泛地交流。跑負分割,傳正能量!
正文

負鼠複仇失敗記

(2024-05-24 20:17:32) 下一個

這次去跑負鼠複仇記69英裏賽,本來是想報峽穀耐力賽DNF 的仇。所謂報仇也隻是個說法,如果說跟誰有仇,那隻有跟自己有仇,補充能量的方法和策略不對,導致了腸胃問題而退賽。所以說報仇成功應該是解決了腸胃問題才算。從這一點,去年也不算報仇成功。隻不過去年雖然腸胃出了問題,仍然拿了第一,破了賽道記錄,總算是沒有空手而歸。所以從一定意義上這次失敗的更徹底,不但腸胃問題依然沒能解決,也沒拿到第一,還丟了去年的賽道記錄。

今年出發時沒有去年的保守。一開始就位居第四。跑了沒幾邁就越居第一。為什麽這樣?因為今年定的目標就是大幅提高去年的成績才算成功。

一開始補給的策略是一小時兩個茅台膠,兩個saltstick fast chew (含100毫克鈉)。跑了一會兒決定增加吃fast chew 的頻率。膠也開始吃的更多。

賽道是17英裏長的環路。說是環路,其實隻是邏輯上講。實際上它並不是圓的,有些段還是往返的。69英裏賽要在這個賽道上跑四圈。完成第一圈時我感覺需要去#2。但第二名,William Kent,跟的挺緊,我不想耽誤時間,決定先忍著。比賽中想#2我還是第一次。以前的腸胃問題都是上消化道。這一次下消化道似乎有點吃不消,我還以為是因為上消化道問題解決了,才有能力把問題向下轉給下消化道。但跑了幾邁到了補給站,去了廁所,才意識到,肚子痛實際上是因為前一天晚上吃的有點辣。

天氣漸漸熱起來。預報的有90度。所以我準備了冰圍脖。此時早已用上。去年跑La Nuit 時就用上了冰圍脖。今年更感覺到了它的效用。把它背在後脖子,會接觸局部皮膚降溫。更重要的是冰化了,冰水從脖子流到身上,讓全身都涼下來。也有缺點,就是會把鞋弄濕,有些不舒服。不過這點不舒服比中暑強多了。

Tina 和去年一樣在賽道中間往返賽道處紮營支持我,這樣我一圈經過她那裏兩次。其他的親友團都是在起點/終點那裏,一圈隻能支持他們的跑者一次。她那裏有一個cooler, 裏麵裝了冰。我賽前不確定比賽是否提供冰,這樣至少每圈可以在她那裏加兩次冰。所幸比賽是提供冰的,一路都很充足。所以雖然烈日炎炎,高溫對我的影響並不是很大。她那裏還有膠和fast chew等等,這樣我隻需帶夠跑半圈的補給。



跑第二圈的時候,我注意到Garmin顯示的心率升高了。我以為是脫水的症狀。因為我並不覺得渴,所以我分析脫水是因為缺鹽。所以開始加快了才fast chew。這時膠也吃的更快了一些。

第二圈經過Tina那裏時,發現她“搬家”了。原來太陽高了,原來的地方太曬,她搬到了有陰涼的一邊。

大概是第二圈的什麽時候,開始隱隱感到腸胃不適的跡象。有一次吃下膠和fast chew後,有“燒心”的感覺。第三圈腸胃問題更嚴重了,速度降了很多,走路也多了起來。這時我猜測腸胃問題是因為fast chew吃的太快了。我想,雖然說fast chew 比食鹽對胃更溫和,它還是有點刺激胃的。這樣想之後 ,我就停止了吃fast chew,而是隻吃膠。

膠開始越發難以下咽。我進補給站開始喝一些汽水,希望從它得到一些能量。在Tina那裏還吃了一些泡麵。第三次回到起點時第二名追上了我。Tina這時也出現在這裏,而不是她駐紮的地方。她是來給我送水袋的。我經過她那裏時拿出來裝水忘了拿走了。她追了我一會兒沒追上,就開車送到這裏來了。這親友團好辛苦!

被第二名追上,我深感不妙。超馬中領先者被追上常常意味著反轉,很少有能再扳回來的。不過我還是感到體內雞血一陣澎湃,忘了惡心,也忘了疲憊和疼痛,加快了腳步,先把他甩下。Tina 後來告訴我,他在起點休息了一陣子。而我卻把另一位跑者當成了他。那個跑者跟我後麵不遠出站,但卻似乎跟不上我的腳步,在我後麵越來越遠。我這時已經是勉強支撐。如果沒有奇跡出現,他如果保持前麵的勢頭我是肯定抵擋不住的。也許是他為了追我使出渾身解數,透支了體力。於是我又燃起了希望,強忍著難受,堅持往嘴裏塞著膠,努力避免走路。我不知道能堅持多久,隻希望能堅持的比他久。當然後來我才知道這希望是虛假的,因為被我甩下的並不是第二名。第三圈還剩不到一半時真正的第二名再次追上我。我們一起進了補給站。他快進快出,看得出也是拚的急了。我卻停下來裝冰。出了站,我再次雞血沸騰。不惡心了,腿也不疼了,勁也來了。這就是人體的奇妙。我飛奔著追了他一會兒,卻不見他影蹤。我知道雞血隻是暫時的。如果借著雞血都沒法暫時追上他,那我是沒有任何機會的。



不能拿第一,再拚也就沒什麽意義。於是剩下的幾英裏我基本都是走的。還剩兩英裏多時,我感覺所剩無幾的體力又深度打折,走路都開始成問題了。我想起黑峽穀百公裏和東部一百時都出現過這種狀況。這時我決定再做最後的實驗----為了驗證體力進一步下降是不是因為低鈉,我吃下了fast chew。這需要一點勇氣,因為我前麵認為是它造成了我腸胃問題。結果fast chew下肚,胃並沒有抗議。不一會兒,我就感到體力回升,雖然因為腿疼不想跑,至少走路可以堪稱健步如飛了。看來體力下降真的是因為低鈉。這也好解釋。我因為吃不下膠,所以經過補給站時就多喝了些汽水,以防能量枯竭。想必這汽水是喝多了。這個實驗是這次失敗的比賽中的亮點。


在上麵的視頻中,可以看到我跑過去和已經跑完了在那裏休息的第一名William Kent擊掌。

回家兩天後,Tina 身上有被叮咬的痕跡,奇癢無比。我們推測應該是比賽那天被咬的。真是辛苦了她,忍受了日曬,還被蚊蟲叮咬,實在讓人心疼。

我冥思苦想,這次腸胃問題的原因是什麽。比賽中我以為是fast chew吃的太快。但後來吃fast chew並沒有排斥,似乎否定了這個。

比賽日大前天的晚上,我在中國超市的food court買了一碗“大辣”的牛肉麵。沒想到它的辣度超過我預期。可是老板在一旁一副“別怪我沒提醒你”狀,於是盡管比賽在即,我還是很不明智地逞能把一碗麵吃完,估計有些傷了食道。這應該是我在比賽中一度感覺“燒心”的原因。我賽後吃飯也還能感到。不過我覺得這個應該不是比賽中腸胃問題的主要原因。

比賽中,我因為發現心率升高,擔心是脫水。現在想,心率升高的原因多半是那時天熱了起來。

我在解決腸胃問題的探索中,總是傾向於認為腸胃問題的原因是單一的。這符合“奧卡姆剃刀”的原則,越簡單的解釋越可信。一個原因比多個原因碰巧同時起作用更可信。可是現在我越來越相信腸胃問題的原因不止一個。我比較確信的原因,至少包括吃了不對的東西,低鈉,和攝入卡路裏太快這三個。而我在嚐試時,往往確信了某一個原因,就隻去避免它,而忘了也去避免其它的。我想這次出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吃的太快,再加上後來低鈉。

在超馬途中出問題,我經常是進入解決問題狀態。現在回想,其實解決問題時,常常一係列眼花繚亂的操作反倒加重問題。我經常會在擔心低鈉和擔心脫水這完全相反的兩者之間搖擺。一會吃鹽,一會喝水。現在回想,似乎低鈉的情況偶爾有,但脫水卻極少。似乎我總是大大高估水需求,不敢相信這點水就夠了。

這樣看似乎出了問題操作太多了,毛毛躁躁不好。其實我也嚐試過出問題後以靜製動,停止吃喝等著問題好轉。東部一百時我就采用過這個策略,但也沒什麽效果。失敗越多,我開始覺得無所適從了。

很多人跟我說,腸胃問題是不是跑的太快了?這當然是一個可能。我常常跑完馬拉鬆會腸胃不舒服,這多半和運動強度有關。但是越野跑的強度多數不比平時輕鬆跑強度大,而每次基本3,4個小時就出現腸胃問題的端倪。很難相信這樣的強度跑3,4個小時都不行。

而且我也有過跑百公裏腸胃沒出問題的時候,那就是我的首超馬,2019年的黑峽穀百公裏。那次我就是胡亂吃了些補給站的東西,發現還是膠最好。因為沒有隨身帶裝水的東西,因此也就防止了水喝多而導致低鈉的可能。那次也沒有想過補充電解質。就這樣毫無章法的吃喝,也不刻意補鹽,反倒沒問題。可是百公裏畢竟還是短一些,基本10到12小時就能完成。因此那次的成功恐怕難以推廣的更長的比賽。但有這個經曆,卻讓我堅信,腸胃問題的主因不是跑的太快。

問題沒有解決,隻能接著嚐試。我又報了本地6/1的一個6小時比賽。對這次嚐試,我還是抱有厚望的。根據前麵腸胃問題的三個原因,我想要注意三點:第一,不要吃腸胃不喜歡的東西。第二,不要吃的太快,基本按每小時200卡吃。第三,一定不要喝水過多。

出了問題,對策應該是首先減速。可以吃一粒fast chew。如果感覺不到效果基本就可以排出是低鈉了,不用跟吃糖豆似的吃fast chew。吃喝也要慢下來,讓胃休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