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末崛起-第五卷 征戰-第93-99章

(2020-10-21 00:32:40) 下一個

第93章 庚子之變-起始

1900年1月27日,英、法、美、德、意等國聯合照會清政府,再次要求取締義和團。2月1日,山東高密群眾圍攻德國鐵路公司,相持數日,並破毀鐵路,至14日,德軍揚言要以武力鎮壓。3月13日,列強在渤海舉行海軍示威,顯示要用武力幹涉中國。4月6日,英、美、德、法公使照會清政府,限兩月剿除義和團,否則將派水陸各軍馳入直、魯兩省,代為剿平。

1900年4月,義和團剛在北京近郊發展起來,俄國公使就提出鎮壓。英國美國法國德國各國公使也奉本國政府密令,聯合照會清朝政府“剿除義和團”,並將艦隊聚集大沽口進行威脅。

1900年5月底,列強照會清廷鎮壓義和團。

1900年5月31日,慈禧讓總理衙門致函各國公使,撤回反對意見,同意各國派兵進京,但規定每個國家來京軍事人員不得超過30名,一旦京都恢複平靜,應馬上撤退。從此,外國軍隊開始堂而皇之地向北京開進。從1900年5月31日晚到6月8日,攜帶新式武器的各國軍隊已有接近1000人進入了北京,其人數遠遠超過了規定的限製。

此時,剿殺義和團的命令已經發布,外國士兵也已經開始自行保護使館和教堂,清政府完全在按照列強的要求行事,但是局勢並沒有因此而緩和下來。

劉錦棠6月1日得知慈禧已經允許各國派兵駐紮使館之後,立即上奏,認為中國之事中國可以自己管,列強進京會對朝廷大小事宜指手畫腳。請求起兵勤王。慈禧留中不發。劉國昌開始動員軍隊,將從榆林和延安各調一個新兵師到達與山西一河之隔的府穀縣。從榆林到府穀縣190km,需要行軍12天。從延安到榆林280km,其中火車有150km,所以,隻需要10天。

6月9日各國公使開會做出決定,調遣大部隊進京。列強強行進入天津租界2000多人,同日從大沽口進軍天津並到達。

6.10西摩爾率領2000多人分批坐5列專車進京,遇到強烈抵抗。

6月13日開始,慈禧發布了一連串的上諭,一方麵慈禧做好最壞打算,進行備戰;一方麵為了求得列強的諒解,堅決鎮壓義和團。同日慈禧電諭劉錦棠,讓其派兵進京。此時劉國昌的第一個師剛到達府穀縣。於是即刻渡河。由於人員物資眾多,光是渡河就用了10天,此時第二個師已經到了。劉國昌的軍隊是以團和營為單位進軍。先頭部隊到達朔州是在6月27日,到達大同則是在6.29日,全團修整三天。然後繼續沿著劉國昌之前勘察過的路線,一路從大同出發經陽原縣、宣化縣、懷來縣到達延慶縣,一路300公裏,走了20天,到達延慶縣之時已經是7月20日。

6月13日,劉國祉致信山西巡撫毓賢,要求進境鎮壓義和團。毓賢拒絕。於是劉國祉等人預備從西安經鄭州、石家莊的路線進京。

6.17大沽口陷落

6.21慈禧以光緒帝的名義向11國宣戰。同日,催促劉錦棠盡快進軍到京城。

6.21幾千人從大沽口向天津進軍,23日到達。

6月21日,劉國祉開始派人探查並駐紮從渭南經鄭州、石家莊到北京的各個車站。

6.26八國聯軍死62人,傷228人。

1900年7月9日,山西巡撫毓賢在巡撫衙門西轅門前,將這46名傳教人員盡數殺害,婦孺皆不免(12名天主教方濟各會的意大利籍主教、修士和修女,34名英國浸信會傳教士,包括11名幼+童)。

7月10日,英國、意大利聯係劉錦棠、劉國祉,極力要求其進兵山西,保護傳教人員。二人答應,並於三日後起兵進兵太原,鎮壓義和團。同時向慈禧進言,應暫時停止殺害洋人的活動, 改以羈押或限製活動,以為人質。義和團可以用在列強進兵的地方,山西地處內地,應盡力保持穩定。於是慈禧同意其進軍山西。

7月13日,劉國祉調西安3個新兵師進兵山西,鎮壓義和團。同時,劉錦棠調蘭州3個新兵師到西安。劉錦棠發布命令,今年退役人員暫緩退役,新兵征召正常進行。

7.14天津陷落。

7月20日,劉國昌先頭部隊到達延慶縣,修整,並等待後續部隊到達。同時,向慈禧申請進京護駕。

8.4日八國聯軍1.9萬人進京。

8月10日,全部兩個師到達延慶,但重武器隻有機關槍,沒有大炮。再次申請,準劉國昌帶1個團進京。同時,準許劉國祉進京勤王。

同日,劉國祉從陽穀派兵2個師開始進京,從西安派兵4個師開始進京。

8月12日,劉國昌1個團出八達嶺。

8月12日,劉國祉軍隊占領涿州火車站,停止進軍。此時距離北京正陽門火車站隻有70km。等待後續部隊上來,同時觀望風向。

從西安、太原到涿州共1073km,有較大車站40個,每個駐軍1個排,大站駐軍1個連,有20個連用於駐守各車站。從西安到石家莊900公裏,有較大車站30個,每個駐軍1個排,大站駐軍1個連,總計有17個連用於駐守各車站。總計有37個連(3個輜重團)駐守沿線各地。太原、石家莊、鄭州為團部駐地。

劉國祉發現軍隊能夠用的隻有6個師,還有半個師用於駐守沿線各地,也就是隻有5.5個師可用。調西安2個老兵師進京。手頭有7.5個師可用,總計10萬人。另外劉國昌還有兩個師在延慶縣,總計有12萬多人可用。

第94章 庚子之變-守城

8.13八國聯軍占領通州。此時北京城內8萬軍隊,城外1.6萬人,但是慈禧已經決定逃跑。同時她給各總督、巡撫    發出急電,要求火速進京勤王救駕。同日,同意劉國昌全軍進京。

8.14八國聯軍進攻北京城。劉國昌給劉國祉發急電, 說時機時機已經到了,隨時可能進京。

8.15淩晨6點,慈禧率領光緒等逃跑,下午到達八達嶺(44km)。被劉國昌帥軍殺死,對外稱土匪作亂,已經將土匪就地正法。上午,劉國昌軍隊從北麵城門進京,守住北京城。

同日,劉國昌給劉國祉發急電:“慈禧、光緒已死,弟已進京,請即刻進京抗敵。可抄後路,阻其獲給養”。

劉國昌進入北京城之時,戰事甚急。其時,在京軍隊為武衛軍,有6萬左右。另外有禦林軍等其他零散軍隊、護衛等一兩萬人。此外,還有數萬義和團。

其中武衛前軍前身是聶士成的武毅軍,官兵約1.5萬人,長夫約4000人,合計2萬人。武衛前軍最受朝廷重視,聘用德國教官,全套德式裝備,並且使用最新銳的Gew.98毛瑟步槍、馬克沁機槍(每炮兵營4挺,全軍有20挺)等。

武衛中軍榮祿擔任都統,有1萬人左右。宋慶的毅軍改編為武衛左軍有1萬人。董福祥的甘軍改編為武衛後軍,有2萬人。武衛右軍一萬人,為袁世凱編辦,在山東。

劉國昌進入北京城之時,戰事甚急,廣渠門、朝陽門已經分別被英軍和日軍擊破,東直門也是在俄國攻擊下搖搖欲墜。於是劉國昌緊急增援東便門、朝陽門、正陽門的董福祥。此時廣渠門已經被英國軍隊攻陷,董福祥隻好在這三座內城門抵抗。於是劉國昌全軍進攻,英軍驟然遇到火力強大的中國軍隊,防守不及,且軍隊隻有三千人,激烈戰鬥後退出廣渠門。之後,劉國昌留下兩個團防守廣渠門英軍,另外四個團增援東直門的董福祥部隊。還有一個師則是全軍增援朝陽門。

此時的東直門甘軍已經和3500人的俄軍拉鋸式爭奪了兩天,仍然在甘軍手中。4個團增援到達之後,形勢立刻穩住了。西北軍隊雖然是新兵,但是訓練有素,槍械精良。

朝陽門是日軍負責進攻的,有8000人。所以劉國昌增援了1個師。此時的朝陽門已經被日軍占領1天。急於收回城門的甘軍集中了所有大炮轟擊日軍,由於失去了俄軍大炮的支援,雙方炮戰旗鼓相當,而日軍兵力不足。直到第二天的中午,日軍才被趕出朝陽門。

劉國昌進城當天晚上,召集各軍將領開會。到會的隻有董福祥和他手下的將官、義和團的三名首領。看到這個情況,義和團年的三人也有些輕慢了,隻是懾於董福祥的威嚴,沒敢說出口。

劉國昌見到此情景,心下蒼涼。雖說一直心心念要推翻清朝,但是畢竟已經生活了近20年,看到一顆參天大樹的倒下,即使是已經千瘡百孔,那種感覺也是無法言說的。清朝終究是完了。於是從東直門調兵2個團,前往捉拿各軍統領。董福祥派出熟悉當地的人手輔助。

一夜紛亂。第二天早上,當各軍軍官回味過來的時候,主官已經悉數被殺。

劉國昌傳令:武衛中軍榮祿率領其1萬人防守東直門,西北軍1個團在後督戰。武衛左軍宋慶率領其1萬人防守廣渠門,西北軍1個團在後督戰。

開始的死後,守城的兵油子不信:“大家都是打得緊了就撤退,憑什麽就現在不讓撤退了。我一個人後退會被正軍法,可是如果是很多人呢?法不責眾嘛。”於是兩個城門在列強進攻的時候都有很多士兵潰退。負責督戰的士兵從未想過這樣不戰而退的情況,還是整建製的潰逃。一時間他們不知所措,望向軍法官。軍法官是上過朝鮮戰場的老人,對清軍的腐敗無能早有領教。劉國昌在前幾天三令五申,督戰隊必須起到督戰的職責,遇到不戰而逃,必須堅決鎮壓。

於是軍法官命令開火。潰敗的士兵像麥子一樣倒了下去。前麵的兵怕了,急忙往回跑。但是後麵的兵仍然毫不知情地繼續潰退。兩撥人發生了很多衝撞。但是前麵麥子一般倒下去的人讓所有人都明白:潰退真的是會死人的。前麵守城的時候才死了十幾個人,但是現在短短的時間,已經有一百多人死了。於是眾人連忙又上了城牆。

看到守城緊張,執法隊於是逐漸前移。看到一步步上來的執法隊,嚇破了單子的京油子們一個個比猴子都精,比狼都勇敢。開始和牆外的英美軍隊對射。他們隻是機械地裝彈、射擊、再裝彈,手抖得厲害。

終於,有一段城牆被轟塌了,幾個兵丁被埋在了裏麵。外國並蜂擁而入。“這就是結局了吧~”,不等他們想完,讓自己神經都酸痛的機槍聲音響了起來,人群再次像麥子一樣倒了下去。隻是,這次倒下去的是英美軍隊。

“好!”眾人歡呼起來。隻是一出聲就立刻停了下來,好像被掐住脖子的鴨子。

執法隊員們仿佛沒有看到他們的失態,繼續向缺口射擊。慢慢地,外國兵不再進來了。執法隊員中分出二十幾個人,拿著步槍上了豁口兩邊的城垛,開始向城外射擊。同時,向這些兵丁喊道:“瞎看著幹什麽?給我上城牆,狠狠地打!”眾人一下子醒悟了過來,開始朝城牆外放槍。不知道朝向哪裏,反正是城外有人的地方;有些機靈的,則是朝人多的地方打。

第二天就這麽在慌亂和廝殺中過去了,城,守住了。

劉國昌第一天下午奪回廣渠門、守住東直門之後,傳令:皇城無他手令不得進出。暫停進攻各國領事館,派人封死進出口即可。宵禁,無故上街者押往城門守城。

宵禁開始並無效果。劉國昌將手中的三個團派出去兩個,開始抓街上的人,然後將之送到廣渠門和東直門守城。

第二天的時候,劉國昌親自去了東江米巷(今東江米巷),向英國公使說明情況,請他們近日緊閉館門。他保證,無論外麵戰事如何,隻要使館內的人員不主動攻擊外麵清朝軍隊,那麽他保證他們的安全。若有生活困難,可以直接找外麵他派駐的軍隊。劉國昌每個使館派駐了1個班,負責聯絡和監視。在北京城之圍解除後,他派兵解除了各領事館軍隊的武裝,並向每個領事館派兵保衛。

然後,他派人和義和團的眾人聯係,說明現在城外戰事緊急,殺了現在使館內的人員無濟於事,若是城守不住,他會幫助他們來攻打。但是現在,還是要先把精力放在守城上麵,這裏堵住,不讓他們進出即可。義和團眾首領也看到了劉國昌的狠辣,於是同意了。

然後,劉國昌在甘軍的帶領下找到了軍械庫房,發現裏麵有許多大炮,機關槍,都是新的,沒有使用過。炮彈和子彈無數。他將馬克沁機槍和大炮留給自己軍隊,其餘和自己軍隊不相配的步槍則是優先裝備給了守衛廣渠門和東直門的武衛軍。至於守衛朝陽門的義和團,則是將武衛軍淘汰下來的槍械和剩餘的步槍裝備給了他們。至於甘軍,由於是在後方,所以和董福祥解釋之後,沒有配備新裝備。

由於義和團都是農民出身,大部分沒用過槍,還專門派了幾百人去依次教他們怎麽用槍。

第95章 庚子之變-抄家

16日中午,各國軍隊地已經都被趕出了內城。劉國昌終於可以稍微喘口氣,但是城內又出問題了。義和團見到西北軍隊都沒有辮子,還一式新式軍隊打扮,先是口頭挑釁,然後開始攻打西北軍。劉國昌之前就交代過,若有人攻擊軍隊,立刻還擊。於是,雙方又打了起來。

義和團本就管理鬆散,大多是靠首領的威望。幾個首領也無法製止大量的團民。劉國昌和幾位首領先打了招呼:“我對義和團沒有偏見。大家都是窮苦出身。如果不是活不下去,誰會用刀槍來討生活。但是現在,你們已經打到了我頭上,所以,我要堅決反擊了。”

劉國昌於是在廣渠門留下兩個團,東直門留下2個團,朝陽門留下4個團,調回了4個團的軍隊,開始武力鎮壓義和團,義和團損失巨大。19日在董福祥的說和之下,雙方停止了進攻。義和團負責防守朝陽門,西北軍1個團在後督戰。

在內城防衛調整的時候,另外6個內城城門——左安門、永定門、右安門、廣寧門、阜成門、西直門、德勝門、安定門——由董福祥的甘軍(一共25營,被整編為武衛後軍)各派3個營防守並修整。劉國昌的2個師,則是在皇城的地安門、西安門、天安門和右安門,在南城的左右兩側各駐紮1個團,總計6個團,隨時增援各地。劉國昌自領3個團坐鎮正陽門。

安排好之後,劉國昌請董福祥將剩餘的7個營中對北京情況比較熟悉的人員派給了他。他親自帥軍1個團到慶親王奕劻的王府。雙方落座之後,他對奕劻說:“王爺,這天,變了!皇上、皇太後已經在西巡的路上被匪徒盡數殺了,隻有少數的下人跑得快才活了下來。我到的晚,,也隻來得及將匪徒盡數殺了為皇上和太後報仇。因戰事緊急,事急從權,我已經命人暫時葬到了東陵。”

奕劻心裏明鏡一樣,哪裏的匪徒,不就是在眼前麽。他將這事拿到麵上說開也不知道是什麽心。隻是不知道劉國昌到底想要什麽。不怕他說,就怕他不說,或者什麽都不說。於是奕劻唯唯諾諾。

劉國昌見狀已經知道奕劻已經明白了自己處境,說道:“王爺,此次西北盡全力出兵勤王救駕,雖然沒有能夠救回皇上,但是卻保得了京城諸位王爺、貝勒、貝子的人身和財產安全。西北地方貧苦,還希望王爺能夠捐獻一些銀兩,以做軍費。”

奕劻問道:“那不知還差多少,老夫雖然薄有家財,恐怕不夠軍費使用啊。”

劉國昌說道:“恩,具體我也沒有查過。王爺大義,那就1000萬兩或者一半家產,以多者貢獻。”

奕劻手一抖,“尼瑪,1000萬兩或者一半家產,還以多者貢獻。這不是明搶麽,自己拚命摟財才攢下一千五百萬兩,一下子要去大半。”。正打算找借口。劉國昌直接打斷:“王爺,我年輕氣盛,不懂得含蓄,還請王爺海涵。銀子後天我來拿,請準備好。今天還有事,告辭。”

奕劻的話被噎了回去,也沒辦法,隻好端茶送客。他這兩天打算找人說和一下。

劉國昌出門之後就在想,尼瑪,這真不是人幹的活,還是交給其他人辦吧,自己當個親兵看著就好了。

接下來劉國昌將手裏的3個團分成了6個營,兵分六路,開始挨個拜訪京城的四十座王府。禮親王世鐸、睿親王、豫親王、肅親王、莊親王、鄭親王、克勤郡王、順承郡王等八個鐵帽子王,怡親王、恭親王、醇親王、慶親王(劉國昌應去過)、瑞郡王載漪、裕親王、克勒郡王等等。京城之內的古玩商人都被找了過來,隨軍前往。

慶親王是北京王爺之首,劉國昌也不想把事情做絕,所以還算是以禮相待。但是其他王爺、貝勒那裏就不這麽好說話了。平日聲譽比較好的,沒收半數家產;聲譽差,經常為非作歹的,直接抄家,留下一萬兩銀子過日子。遇到暴力抗法的,直接就地正法。至於貝子,除非聲譽很差民怨沸騰,都沒有去動。因此,雖然劉國昌的行為受到很多人詬病,但是評價不是太差。

第三天的時候,劉國昌帥軍到慶王府。慶親王早早就在大門前等候。到了中堂,拿出了600萬的銀票,說:“老夫家產雖多,但大多是古董珍玩和田產,能夠拿出的現銀隻有這些。來人,把古董珍玩抬上來。”

然後又下人抬了幾個大箱子。於是劉國昌讓隨行的古董商人估價,估價為600萬兩。劉國昌說道:“王爺高義。自今日起,隻要王爺不徇私不枉法,有任何事情都可以找我。另外,有賺錢的門道,下官也會通知王爺。”

奕劻隻是當做客氣話,不過幾年之後,劉國昌帶著他賺錢的時候,他就明白劉國昌的意思了。他非常慶幸自己當時的決定,雖然多拿了200萬兩,但是不僅保住了闔家性命,還傍上了這麽一個大財神。

最開始的時候,隻有三個團進行抄家。解圍之後,9個團都用來做這件事,所以在京城眾多古董商的幫助下,前後隻用了10天,就完成了諸貝勒府、王府的軍資捐獻和收集工作。

總計得到銀子400萬兩,銀票5000萬兩,另有古董珠寶珍玩估價大約1.5億兩。戰後,劉國昌用所得的銀子雙倍發給撫恤金,平民減半。義和團、武衛軍、西北軍都是雙倍,統一標準每人28兩銀子。

劉國昌將古董珠寶等統一封存到一個被殺的王爺的王府裏,將其中曆史、文化價值比較大的、非常珍惜的珍玩單獨存放了起來,戰後運回了西安。其餘的大約1億兩的珍玩則是計劃針對晉商、徽商的商人進行拍賣,以金子計價。為做此事,在戰後,他還專門成立了一個拍賣行,隻收5%的手續費,此事過後,手續費調整為10%。

第96章 庚子之變-反攻

8月16日,涿州已經到達的軍隊有2個師2.6萬人。於是當日進兵豐台大營。他每天派出幾隊騎兵偵查幾個城門列強軍隊的情況。也不進攻,隻是遠遠地看著。有大隊人馬驅趕,轉頭就走。

19日的時候,劉國祉在城外豐台大營的軍隊已經到了1個師。劉國祉並沒有急於進攻,,二是就地修整, 等待後續軍隊的到來。此時列強坐不住了。軍隊人數較多的英國、日本、俄國都來試探性攻擊過,都是無功而返。

到了24日,劉國祉的軍隊已經到了2個多師。列強不敢肆意攻擊北京城了。於是派了一半的軍隊占領了通州城。劉國祉也率領2個師開拔,向廣渠門進軍。其餘軍隊留守豐台,接應後續人員。

到達廣渠門之後,由於列強內部矛盾,劉國祉沒有受到圍攻。他連續擊敗了英美軍隊、趕來的日軍和俄軍。激戰1天之後,列強不敵,退回通州城。劉國祉沒有追擊,直接在皇城東側紮營。至此,北京內城之圍解除。

劉國祉沒有進城,隻是讓劉國昌出城見了一麵,劉國福也在軍中,是前鋒。得知他在城內的抄家、恢複秩序的等情況後,嚴厲告誡了他一番,不要濫殺。第二天,劉國昌將馬克沁機槍的彈藥都運送了過來。劉國祉則是留下的戰鬥損失比較嚴重的幾個團,匯編成1個師交給劉國昌。劉國昌將手頭的兩個師都給了大哥,劉國祉也帶走了北京城內的所有軍隊和義和團,隻給他留下3個營的甘軍做幫手。

26日,劉國祉回西安坐鎮後方全權調度,劉國福率軍進軍通州城,劉國昌派王世珍坐鎮豐台大營,自己在北京城維持秩序,段祺瑞則是派給了劉國福,協助他領軍。此時,豐台大營1個師,劉國福親帥4個師,另有甘軍(武衛後軍)1.2萬人,武衛中軍1萬人,武衛左軍1萬人,義和團2萬人,總計10.5萬人。這些軍隊中,西北軍四個師5.3萬人,甘軍的1.2萬人是主力,武衛軍的2萬人可以作為輔助,義和團的兩萬人基本隻是烏合之眾了。

於是到達通州城下之後,因天色已晚,沒有立刻攻城,而是整軍。他選甘軍之中的優秀人眼補充了自己的軍隊,選擇武衛軍中的優秀者補充了甘軍,選擇了義和團中的優秀者補充了武衛軍。

第二天淩晨,劉國福圍三缺一,隻留出了北城門,其他三麵都包圍了。西側是自己率領1個師督戰義和團,大概三萬人;南側是自己的一個師督戰武衛中軍和武衛左軍,3.4萬人;東側是自己的兩個師和甘軍,其中一個師負責防守可能東麵而來的列強軍隊,另一個師和甘軍共同進攻東門;北側則是沒有派駐大量軍隊,隻是派探馬持續探查。

由於各側兵力都比列強多,列強也不敢傾巢而出,背麵又怕有什麽埋伏。於是列強試探性地進攻了西門和南門外的防線,被打了回去。試探性地出北門,隻有幾個十幾個人的時候直接被探查的騎兵給打掉而來。一兩個團的時候,則是受到了劉國昌派來的半個師的阻擊。

幾次試探之後,列強決定從北門突圍。但是此時已經晚了。3天過去,劉國昌的軍隊又多了1個師。直接堵在了北門逃跑路線上。東西兩側的軍隊也分出一部分來。聯軍衝了幾次都沒衝出去。

陸續地,劉國福親帥圍城的軍隊增加到了8個師。列強從天津登陸的軍隊也被袁世凱組織服役的義和團和自己率領的武衛右軍遲滯在了路上。   

9月7日,聯軍彈藥消耗光了。9月12日,聯軍糧食也消耗光了,於是同意談判。不許,3日後開城投降。投降軍隊中,日軍7000人(不含戰死1000人),俄軍4000人(不含戰死800人),英軍(主要為錫克兵)2500人(不含戰死500人),美軍1900人(不含戰死200人),法軍700人(不含戰死100人),奧軍50人,意軍53人,總計16203人。

第97章 庚子之變-持續作戰

8月26日,得知聯軍在通州城被圍之後,列強公使在英國駐北京使館多次商議,並多次派人和劉國昌表示抗議。

8月30日各國公使發現通州的列強軍隊已經不可能靠自己力量突圍之後,決定再次派軍隊侵華。最終,英國決定派兵1.7萬人,從印度抽調1.5萬人,由澳大利亞派2000人。法軍派兵1.5萬人,從本土派兵7000人,殖民地派兵8000人。俄軍從海參崴派軍2萬人。日軍原計劃從朝鮮經過東北派兵3萬人,俄國不許,於是決定從本土派兵1.5萬人。德國已經在7月2日從本土派兵7000人出發,於是再次從本土調常備軍1萬人,從殖民地調兵1萬人,總計2.7萬人。美軍從本土派兵5000人。意大利從本土派兵2000人。奧匈帝國因內部動亂,隻再象征性派兵1000人。

各國最終決定派兵10.2萬人。由於路途遠近不一,決定在天津匯合。第一批到達的是俄軍的2萬人和日本的1.5萬人。日軍9月2日到達俄軍9月5日到達。第二批到達的是法國從印度支那派來的8000人,他們是9月15日到達。第三批到達的是英國和德國的殖民地軍隊(包括澳大利亞軍隊)2.7萬人,大約9月25日到達。第四批是德國7月2日出發的7000人,他們是10月10日到達。法、德、意、美本土軍隊2.5萬人總計則是在11月15日第五批到達。美國軍隊在11月2日就到了,但是以等待聯軍為由,在天津一直沒有出發。

各國決定出兵之後,派人威脅劉國昌。劉國昌仔細聽了他們的介紹,說道:“諸位,你們的士兵們已經在通州被圍了,估計過不了多少時間,就會被俘虜。你們再派多少兵來,那也是會同樣的下場。中國雖然貧弱,但是最不缺的就是人,就算是中國人死三個,你們死一個,你們算一下,到底需要多少軍隊才能給將中國占領?占領之後又有什麽利益呢?”

“對柯林德公使的被殺,我個人非常遺憾,也讚同將凶手繩之於法。從這些天我的作為你可以看出來,我是可以交流的,是遵守國際的外交準則的。想一想,假設,如果我能夠當政,那麽,中國和列強是可以通暢地交流的。中國現在落後,愚昧。你們進來投資也好,開工廠也好,受到各地官員和群眾的阻力很大。可是我不同,我在中國是狀元,父親也是一方諸侯,如果從你們西方來說,管轄的地域也堪比一國。英國在西北三省的投資、建廠比內地要方便多少?要安全多少?這個你完全可以去問一下印度總督。他對這些很了解。”

“如果列強一定要派兵侵略中國,我一定會抵抗到底。說句不負責任的話,打贏了,我們能夠統治中國,改朝換代。打輸了頂多退回西北,反正你們軍隊也到不了內陸,我們的根基在西北,沿海也不是我們的地盤。”

之後,劉國昌連續拜訪了法國、美國、德國公使,差不多都是同樣的話。在和德國新任公使的交談中,他表示,可以派清政府當時負責的高級官員赴德道歉。

日本軍隊9月2日第一批到達天津,日軍和俄軍有矛盾,所以不等俄國軍隊到達,直接自行出發了。一路之上袁世凱派兵層層阻攔,也聯係義和團處處襲擊鐵路線。雖然對日軍造成的傷亡不大,但是,大大遲滯了日本的進兵速度。

9月3日,劉國福得知日軍到達天津,當天派2個師沿京杭運河到水路60km、陸路40km外的河西務阻截日本軍隊;若有可能,圍困或者殲滅。派段祺瑞率領1個師前往山海關布防。劉國福保衛通州的還有3個師4萬人、武衛軍的3.5萬人和義和團的6萬人共計13.5萬人。

俄軍在5日到達天津大沽口,得知日本已經先行出發,決定到天津修整三日,然後出發。劉國福得知此情況之後,命令與日軍交戰的兩個師加緊進攻,命令袁世凱和義和團拆毀廊坊和天津之間的鐵路,以遲滯日軍逃跑和俄軍進攻速度,同時,請義和團伺機破壞日軍的後勤。

9月8日,俄軍在日軍的連番催促之下慢悠悠地開始向廊坊進軍。義和團和袁世凱則隻是遠遠地放槍,也不抵近攻擊。俄軍一受到攻擊就停止前進。劉國福派出1個師前往河西務支援,同時也加強了進攻通州八國聯軍的強度。

9月14日,西北軍3個師打死打傷日軍3000人後,日軍崩潰,四散而逃。緊急追擊。河西務距離天津水路85km(天津火車站),陸路60km。一直到日軍被擊潰之時俄軍才到武清縣,距離河西務還有水路35km,陸路24km。西北軍追擊俘虜了日軍1萬人,隻有1000人逃回了天津。

9月15日,通州城列強軍隊投降。同日,法國從印度支那派來的8000軍隊到達天津大沽口。

此時,西北軍已經到北京11個師14.7萬人,劉國昌在北京城1個師,駐守豐台大營1個師,山海關布防1個師,前出河西務阻截日軍3個師,劉國福手裏5個師。劉國福留下一個師受降;派2個師支援山海關方向歸段祺瑞統領,可以伺機出關;派1個師急行軍前往河西務增援,命河西務的3個軍立刻出發,1個軍截住俄軍退路,2個軍主動進攻俄軍。俘虜怎麽辦,劉國福也想不出辦法,於是讓劉國昌去處理。

讓義和團繼續跟著也不是,不跟著也不是。於是和甘軍、武衛軍一些高級將領商量之後,決定將其打散,編入西北軍,出山海關駐屯。同時,劉國福從西北軍中派遣2個團教官到武衛左軍、武衛中軍。

整編花費了2天的時間,義和團打散之後進入支援山海關方向的西北軍。劉國福則率領1個師(少了兩個輜重團,到武衛軍做教官)和武衛軍、甘軍總計4.8萬人17日向天津進軍

9月16日,西北軍2個師到達武清正麵向俄軍進攻,1個軍繞過俄軍,在9.17截斷俄軍退路。緊急增援的1個師在16日輕裝到達河西務,17日到達武清,於是正麵進攻的1個軍改為繞後阻截,後續輜重在19日到達。至此,2萬俄軍被圍困於武清縣。

9月21日到劉國福率軍達武清。同日,派甘軍繞過戰場,切斷法軍退路,22日,法軍被截斷退路。同日,派1個師繞過戰場前往天津,23日,占領老龍頭火車站,24日,攻占天津城,全城戒嚴,同日,第二個增援的師到達。

法軍的8000人16日進入天津城。18日到達武清南部。戰局膠著。

9月22日,甘軍截斷法軍退路後開始進攻法軍。同日,劉國福發動總攻。

9月23日,俄軍傷亡5000人後投降,隨後,法軍投降,傷亡1000人。俘虜俄軍1.5萬人,法軍7000人。修整3天,留1個師看守俘虜,其餘軍隊進軍天津。此時,劉國福天津戰區共有西北軍5個師,武衛中軍1萬多人,武衛左軍1萬多人,武衛後軍(甘軍)1.25萬人,總計有10萬人。武清縣水路距離天津50km,陸路36km。28日,全軍到達天津,分別駐紮。

9月25日,英國印度殖民地軍隊1.5萬人,澳大利亞軍隊2000人,德國殖民地軍隊1萬人,總計2.7萬人到達大沽口。得知天津被中國奪回,第二天即進軍天津。進攻不利。德軍猛力進攻,英軍則是出工不出力。守城的西北軍按照之前劉國昌製定的戰略,集中攻打德軍;對英軍則是他們打那就反擊,不打就也不打。德軍死傷2000人,英軍死傷1000人。

9月29日,劉國福率3個師西北軍、武衛中軍、武衛左軍和甘軍到達。英德軍隊退回大沽口。

10月3日,德國本土的7000人到達。英德聯軍再次進攻天津,被擊退,死傷慘重。德軍死傷2000人,英軍死傷300人。

11月15日,法、德、意、美、奧本土軍隊2.5萬人到達大沽口。此刻,天津列強軍隊總計有5.9萬人,除去德軍死傷4000人,英軍死傷1500人,有5.35萬人可以作戰。第二天列強再次進攻天津城。劉國福集中兵力攻打德軍。

11月18日,列強退回大沽口。德軍死傷3700人,法軍死傷1000人,英軍死傷200人,美軍死傷500人,意軍死傷300人,奧軍無死傷,總計減員5000人。聯軍中,德軍1.83萬人,英軍1.55萬人,法軍6000人,美軍4500人,意軍1700人,奧軍1000人,總計人員4.7萬人。雙方暫時停戰。

天津之戰,德國共傷亡7700人,英軍傷亡2000人,法軍傷亡1000人,意軍傷亡300人,美軍傷亡200人,奧軍無傷亡,總計列強傷亡1.12萬人。

之前通州戰役中聯軍損失1.6萬人,其中1.6萬人被俘。日軍7000人,傷亡1000;俄軍4000人,傷亡800人;英軍(主要為錫克兵)2500人,傷亡500人;美軍1900人,傷亡200人;法軍700人,傷亡100人;奧軍50人;意軍53人,總計俘虜1.6萬人,傷亡2600人。

進軍天津戰役中,日軍損失1.5萬人,其中傷亡0.5萬人,1萬人被俘;俄軍損失2萬人,其中傷亡3000人,1.7萬人被俘。

聯軍總計出兵11.2萬人,傷亡2.2萬人,被俘4.3萬人,還有4.7萬人可以戰鬥。

陝甘三省總計出兵11個師,駐守北京2個師,由劉國昌統領;駐守山海關3個師,由段祺瑞統領;劉國福親帥6個師守衛天津。總兵力為14.7萬人,總計傷亡9000人。因從武衛軍補充,現在仍然滿員。

守衛北京城之時劉國昌手下兩個師傷亡1000人。圍攻通州城之時,傷亡1000人。進攻天津戰役中,在河西務傷亡2000人,在武清縣圍攻俄軍時死傷500人。在天津防守戰役中死傷4500人。

武衛中軍1萬多人,武衛左軍1萬多人,武衛後軍(甘軍)1.25萬人,總計有3.5萬人,累計傷亡1萬人。武衛前軍由聶士成統領,總計1.5萬人,參加天津之戰的有10營5000人,傷亡2000人。守衛天津、北京之戰中,其他中國軍隊死傷2000人。

義和團人數不可勝數,多至數十萬,但沒有組織,無法統計。抗擊列強過程中多用以牽製或以簡陋武器進攻,死傷甚重,不少於2萬人。

總計中國方麵陝甘三省出兵14.7萬人,死傷9000;武衛軍等軍隊傷亡1.4萬人;義和團傷亡2萬人;總計傷亡4.3萬人。另外京津數十萬百姓流離失所。

第98章 庚子之變-談判1

8月30日的時候,列強駐北京公使強硬表態,希望能夠像以前一樣隻用壓力就讓中國就範。劉國昌看出了他們的色厲內荏,並且當時聯軍已經被包圍在了通州城,所以劉國昌隻是應付著他們,沒有關上談判的大門。

9月7日的時候,劉國福傳來消息,聯軍已經彈盡糧絕,可以談判了。

於是劉國昌解除了對使館的封鎖,表達了自己和談的想法,要求各國退兵。各國公使和被圍人員一邊慶幸自己的性命終於確定保住了,另一方麵為難到底要不要和談。

但是南方劉坤一、張之洞等人有點坐不住了。他們不怕大清打輸,因為已經和列強簽訂了東南互保,至少可以保住東南半壁江山。他們也不怕北方打贏,打贏之後,列強會更尊重南方的意見,希望以南抗北,或者因尊重北方而尊重南方,畢竟都是中國。他們怕的是北方打贏之後列強不依不饒擴大戰爭,萬一決定進攻南方,那麽他們的利益就會受損了。並且,大勢他們也看的明白,沒有海軍,就算陸軍再強,也不過是個不勝不敗。所以,在北方占優之後,他們就開始和各國公使聯係和談的事情。

9月8日,列強確定,在通州的聯軍已經不可能靠自己力量突圍而出。各國公使終於達成一致:談判。一旦決定,各國的矛盾就凸顯了出來。

俄國是想要東三省的,他希望借著現在還占領者天津的態勢能夠解決1896年中俄密約所沒有能夠解決的東三省的國境問題。所以俄國對和談最上心。

俄國人對中國東北的領土野心讓英國和德國走到了一起。英國和俄國是宿敵,並且在中國利益最大。德國和俄國是敵對的關係,雖然希望它在東方分散注意力,但是對俄國從東方攫取太多資源來加強自己戒心很大。所以,英、德兩國經過緊急磋商達成了一個原則協議,協議中最重要的兩點內容是:第一,各國不再繼續派陸軍進攻中國;第二,各國不得瓜分中國的領土;第三,中國的沿海、沿岸全部向各國的貿易和經濟活動自由開放。

法國、日本、美國等國均附和了英、德兩國的建議。俄國也隻好同意。

在確定對中國的三個核心政策後,各國圍繞選擇誰作為中國的議和大臣的問題再次爭論。這個人選首先要有足夠高的地位和實力,但是絕不能是劉錦棠。劉錦棠在戰場的強硬和劉國昌對各國公使的態度讓列強認識到,在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和劉錦棠在談判桌上也得不到。最終,他們決定促使李鴻章作為談判全權大臣。此時,已經是9月20日。河西務日軍的潰敗和通州城聯軍的投降讓他們看出來,越晚談判越被動。

期間,各國要求劉國福在談判期間暫時停戰。於是劉國昌要求他們先退出天津。談不攏。於是邊談邊打。

在南方和列強公使的強烈要求下,劉錦棠一方同意李鴻章作為全權談判大臣,但是劉錦棠一方必須派人參加。劉錦棠派了劉國昌參加談判。

第99章 庚子之變-談判2

八國聯軍侵犯中國之初,慈禧曾經多次催促兩廣總督李鴻章進京,李鴻章都是口頭答應的很好,但是就是不動身。1900年7月16日,慈禧任命李鴻章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要求他馬上進京。此時的李鴻章是兩廣總督,他一直主張嚴厲鎮壓義和團。這份任命和天津城的陷落讓他覺得自己的主張有實施的可能,於是第二天就離開了廣州登船沿海北上。

但是5日後他到達上海之後,因為北京城內形勢的變化,他擔心慈禧態度會有反複,並且他向各國發出的談判請求也還沒有任何回音。果然,慈禧再次反複。

各國雖然沒有對李鴻章的談判請求有比較明確的答複,但是都在旁敲側擊李鴻章對於如果清政府倒台的看法,是否會站出來當總統。李鴻章也是模糊而言,沒有表態。

此時,他想到的是六月初的時候,周漢到廣州他府上說的一番話。

周漢表示:“此次聯軍進軍保護使館,慈禧支持義和團試圖以此來和列強平衡。但是這是在雞蛋上跳舞,一步踏錯怕就是60年前鴉片戰爭的結局。隻是此次就不再是隻有英國了,二是列強都會趁火打劫。”

“戰爭一旦打起來,勢必會國內動蕩。如果事有不諧,西北三省支持李中堂為中國之首。請中堂三思。”

當時李鴻章有些不以為然。列強雖強,但是大舉進攻中國所費甚大,中國人口眾多,雖說軍隊和工業落後,可那也是一個大國。列強恐怕不會輕易不遠萬裏來征服中國,反而最危險的是俄國和日本,一步步地蠶食,中國東北權益已經大部分被占去了。

後來形勢的發展如劉錦棠所說。到英國、俄國來遊說的時候,他恍然發現劉錦棠的先見之明。當今中國,兵力最強是劉錦棠,可以以三省和俄國相抗而占據主動,雖說有借助英國搞平衡的原因,但也表明了他的強大。最富的是湖廣、兩江和兩廣。這些總督都和自己關係密切。劉錦棠也很尊重自己,和自己還合開了公司做阿拉斯加的生意,賺的盆滿缽滿的。自己在八大總督之中資曆是最老的,如果當總統,最合適。並且自己和列強打交道很多,列強也會支持自己。

隻是,現今劉錦棠兵力最強,還是要確認他的確切意思;另外也要看其他幾人的想法。於是他對剛到上海拜訪自己的周漢表示,可以考慮,隻是不知其他幾人的意思。周漢表示,其他幾人的他會去探聽。

8月6日京郊楊村防線崩潰。第二天,慈禧授命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讓他“即日電商各國外部,先行停戰”。之後,慈禧態度再次反複。

8月15日,慈禧光緒被殺。第二天消息傳到李鴻章耳中,他心下有些欣喜又有些悲哀。大清朝終於是亡了,不是亡在自己手中。第三天,周漢再次到來,說其他幾位總督意見也不大,但是為了以後談判的需要,暫時先不宣布,劉錦棠等人也會表麵上反對此事。待談判完成之後,眾人將公推李鴻章做總統。

隨著戰事的變化,李鴻章也一直和各國公使有著聯係。隻是一直到了8月30日,才有了一絲談判的苗頭。之後戰場形勢一日三變,逐漸變得對中國有利。李鴻章覺得,既然不能大勝,那就不如趁著占優勢停戰。9月15日,通州城聯軍投降。於是李鴻章第二天乘船北上,並在3天後到達了天津。

到達天津之後,劉國昌拜訪了李鴻章,他轉交了劉錦棠的親筆信。在信中,劉錦棠寫到:

中堂大人鈞鑒:今慈禧愚昧,向列強宣戰。八國聯軍終以此為借口侵略中國。西北雖貧瘠,但為國家不恤人力物力,當戰至最後一兵一卒。如今形勢,陸上戰爭中國勝算甚大。但中國無強大海軍,還全依仗中堂大人南洋艦隊。和談勢在必行,今派犬子國昌與大人聯係,他可全權代表陝甘。

今中國雖立,但群龍無首。和談之後,西北三省當以中堂大人馬首是瞻,支持中堂大人為中華共和國之總統。唯此事需保密,暫勿泄露。”

9月20日,列強同意李鴻章為談判全權大臣,其他總督也協商後同意。於是談判開始了。

開始的時候,列強要求很多:

1.賠款1億兩白銀

2.將北京東江米巷劃定為使館區,成為“國中之國”。在區內中國人不得居住,各國可派兵駐守。

3.拆炮台、駐軍隊。拆除大沽及有礙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列強可在自北京到天津鐵路重要地區駐紮軍隊。

4.取締義和團和大刀會,嚴厲懲罰支持他們的當地官員,並製定措施嚴禁此類事件的發生。

5.對德、日“謝罪”。

6.設立外務部,班列六部之首,專事與列強交涉事宜。

李鴻章覺得後麵條件還是可以,但是前麵的賠款、劃界、駐兵的條件太苛刻了,於是一邊談一邊拖著。

形勢發發展越來越不利於列強,於是條件也逐漸降低。

11月15日,列強本國軍隊的到達讓他們再次看到了希望,但是18日的失敗,讓他們認清了無法在陸上戰勝中國的事實。於是他們以海軍相要挾。

最終,在11.20簽訂條約。

1.中國十年內購買列強產品1億兩白銀。其中英國40%,法國20%,德國20%,美國10%,意大利、俄國各4%,奧匈帝國2%,日本沒有。條約簽訂1年內完成20%的采購合同簽訂。

2. 東江米巷劃定為使館區。各國使館集中在此區域,各國可以派武館負責使館建築內部安全,中國派兵日夜巡邏,負責使館區域的安全。

3.取締義和團、大刀會等組織。各國約束教士等不得幹涉中國國內事務。

4.派清朝皇室赴德、日道歉。

5.懲治支持過義和團的官員。

6.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專事與列強交涉事宜。

在俄國的強烈反對之下,日本沒有產品購買資格。法國強烈支持俄國,英國和美國雖然傾向日本,但是見法國態度如此鮮明就沒有堅持。

在明文條約之外。李鴻章賄賂英國談判大臣100萬兩白銀,暗中許諾購買德國的產品增加1000萬兩。作為交換,列強表態支持李鴻章為中華共和國第一任總統。

合約最終簽訂之時,劉國昌憤而離席。合約簽訂之後,需要送各國批準。

劉錦棠、李鴻章等人電報往來。劉錦棠強烈反對,認為簽訂如此喪權辱國的協議,不如舉全國之力打一場。沿海之地打爛了又如何,重建就是了。列強人口才有多少,各國加起來也不過和中國相當。並且他們遠赴萬裏之外打仗,各項消耗是支持不起長久戰爭的。隻要我們堅持下去,肯定能贏。並且,我們還可以從東北攻打俄國,從朝鮮攻打日本,從中亞攻打俄國和英國的印度等等。

各其他總督反應不一。四川總督譚繼洵支持劉錦棠,雲貴總督崧蕃、湖廣總督張之洞也是傾向於他。直隸總督李鴻章、閩浙總督許應騤,兩江總督劉坤一,兩廣總督魏光燾則是認為簽訂協議還是有利於中國的,畢竟中國膏腴之地都是在東南,還是要和列強打好關係才行。

幾番往來之後,劉錦棠終於同意簽訂協議。一直是劉錦棠的兵在打,誰不同意也要他同意了才成,要不然是廢紙一張。

眾人商定,西北三省占據此次采購物品的一半,其餘各總督轄區則是按照出資比例分配各自份額。西北此次在北京搜刮的現銀不論多少,歸西北支配;各種古董珍玩進行拍賣,一半作為軍費,一半充作采購的銀子,所差的銀子由各總督區補齊。

至於李鴻章做總統之事大家在得知基本沒有什麽大的意見。眾人商定,遇大事幾人商議解決,實在無法解決的,投票決定,李鴻章占2票。

12.01正式推選李鴻章為總統,八大總督議政。陝甘總督兼管山西、內蒙西部,直隸總督兼管東北三省和內蒙東部,河南、山東、烏裏雅蘇台、西藏仍然中央直轄。西藏日常事務由四川總督代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