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間

《科大瞬間》與您分享中國科大校友和教師校園內外真實、親切的回憶以及多視覺、多維度的人生感悟。
個人資料
正文

科大的創新精神

(2024-03-29 23:33:08) 下一個

【科大瞬間】特刊

 科大的創新精神

辛厚文(化學物理係教授、原副校長)

到 2008 年,科大就 50 歲了。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努力,科大已成為國內外著名的高等學府,為國家的教育科技事業作出了顯著貢獻。科大的成功,有多方麵的因素,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科大的創新精神。1958 年科大創辦時,《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建立是中國科技與教育史上的重大事件。剛剛創辦的學校為什麽得到這麽高的評價呢?這是因為科大提出了兩條先進的辦學思想:實行科學與技術的結合,以國家發展“兩彈一星”事業對人才的需求為出發點,建立若幹新興的交叉學科;實行教育與研究相結合,即科學院提出的 “全院辦校,所係結合”的辦學方針。這兩個新的辦學思想是對當時我國教育體製的重大改革。

1952 年新中國建立不久,按照前蘇聯的模式,全國高等教育曾進行過一次院係調整,對於整頓舊中國留下來的破爛的教育體製,滿足各方麵急需專門人才,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該調整存在著兩個消極作用,首先造成了理工分家,也就是分別建立了各類工學院和文理結合的綜合性大學,像原來理工結合的清華大學等都調整為單一的工科學校;其次造成了教育與科研的分離體製,強調高等學校的任務是培養人才,很少建立重要的研究機構。研究工作集中在中科院和各部委建立的研究院所。顯然,科大提出的辦學思想,正是對這種教育與科技體製的突破。多年來的實踐表明,科大在這種新的辦學思想指導下所培養出來的人才,確實非常優秀,學生思想活躍,有後勁,適應發展新興交叉學科領域對人才的需要。另外,科大的辦學思想,符合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科大的辦學模式現在已被普遍推廣,很多工科院校都已發展為理工科大學。綜上所述,科大的創辦就是創新的產物,創新精神是科大先天所固有的一種基本精神。

科大遷到合肥以後,處境非常艱難。在北京辦學時有科學院人力物力上的全力支持,到了合肥,這個優勢完全失去了。剛剛成長起來的青年教師隊伍,相當一部分沒到合肥來。物質條件方麵,由於在北京辦學時間較短,主要依靠科學院各研究所,自身資源並不多,還沒建設成型,搬遷使得僅有的少數資源大部分報廢。但就在這樣求生存的極其困難條件下,科大人繼續堅持和發展了辦校時提出的先進辦學思想,抓住改革開放的大好曆史機遇,敢為人先,在教育上進行了一係列改革創新,使科大不但走出了困境,而且為推動我國高等教育改革,作出了曆史性貢獻。我從 1982 年到 1989 年任科大副校長,分管教學工作,現以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改革創新事例,表述這個時期科大人的創新精神。

一、創辦大學少年班和零零班

所謂超常教育,是指對智力超常人才進行超越常規的教育,其中大學少年班和零零班就是典型的成功代表。李政道先生曾談到一個想法:體育與藝術人才都要從小培養,理科人才能否從小培養?這是一個大膽的設想。文革後,社會上若幹家長已發現自己的孩子智力很超常,向科學院推薦,科學院把這些信息介紹給科大。顯然,若把這些智力超常的少年集中起來,直接進行大學教育是一件難度很大、毫無經驗的事情。盡管國外也有類似英才教育,但都是少數的個例事件。科大當時的領導和教師經過深入調研後,意識到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國家急需高質量人才,科大辦學的基本目標就定位在為國家培養高質量人才上,因此,應該探索這條培養高質量人才的新途徑。科大提出辦大學少年班,在征得科學院的批準後,立即組織教師到全國各地,進行逐個的麵試招生,同時,根據首批智力超常少年的具體情況,製定了相應的教育計劃,大學少年班就這樣誕生了。科大辦少年班在社會上反響很大,在教育界也引起了很大震動,一方麵是讚賞,認為科大很有勇氣,因為我國確實有一批智力超常少年兒童,常規的教育不利於他們成長;另一方麵是懷疑,甚至是反對,認為這是拔苗助長,摧殘人才。多年實踐表明:大學少年班是成功的,不但為國家培養了一批高質量的科技人才,而且科大所實行的一係列超常規教育,為我國的教育改革作出了一定貢獻。

科大少年班實行了那些超常規教育呢?一是試行獨立自主招生。對每個被推薦的智力超常少年,由科大逐個進行考核和麵試後,進行錄取,不參加全國統考。二是實行不分係的強化基礎教學。少年班學生經過三年強化基礎教育後,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在全校範圍內選擇係和專業方向,然後到各係繼續接受相關專業教育。三是實行個性化教育。建立本科生導師和班主任製,全麵關心他們的生活,指導他們發展。

為了把少年班所取得的經驗向科大本科生推廣,1985 年在科大又創辦了“教育改革試點”,簡稱“零零班”。科大辦學時每個係都有一個代碼,分別稱為 01 係,02 係等等。 “教育改革試點”的學生是高考統招的應屆學生中,從各係選拔出部分優秀學生組成一個班,與少年班按相同教學計劃進行學習,不再局限於各係,納入少年班的同一管理係統,因此稱其為“00 班”。“00 班”的創辦不但有助於鞏固少年班教育事業的發展,而且對於如何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提出了寶貴的經驗。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無論少年班還是零零班,都是古今中外教育史上少有的現象,為科大在合肥極端困難條件下的迅速興盛,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開創“4-2-3 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分流”的新教育體製

當時,科大本科生是五年學製,在這種新的教育體製下,本科生 4 年級時實行一次分流:一部分優秀本科生直接保送 為碩士研究生,不符合直升條件者做完本科畢業論文後畢業,經過 2 年碩士階段的學習和研究工作,再實行二次分流;滿 足博士生條件的碩士生再直接升入博士生階段學習,不符合 直升博士生條件者,繼續做完碩士論文後畢業。我們把這種 本科-碩士-博士連通的新教育體製,簡稱為“4-2-3 分 流教育體製”,顯然,這也是中國教育史上沒有過的事情。在這種新的教育體製下,對優秀學生來說,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生不再是獨立的三個學習階段,而是完全貫通的學習 過程。科大為什麽要創立這種新的教育體製呢?當時,全國許多家長都相信科大是能夠把孩子培養成科學家的“科學家搖籃”,許多優秀的年青人都把報考科大作為自己的第一誌願,每年高考理科狀元到科大的非常多。由於有了這批優秀的人才資源,再加上科大勇於實行一係列較深層次的教學改革,每年幾乎都有 70%-90%左右的本科畢業生考取國內外 的研究生。另外,李政道在中國實行了一個教育項目,即選 拔一批優秀的物理係本科生,送到美國若幹所著名大學學習,為中國培養新一代的物理學家, 這個教育項目簡稱為 “CUSPEA”。每年科大考取 CUSPEA 項目的總數不但名列 第一,而且前幾名也多為科大學生。這些教育成果使我們更 加堅信,科大把自己的培養目標定位在為國家培養高層次科 學研究人才上是完全可行的。據此,我們也提出了一個簡單 想法:為了早出人才,出高質量人才,可否把本科生、碩士 生和博士生三個不同階段的學習貫通起來,讓優秀的本科生 不必經過常規的研究生考試,而采取考核機製,直接進入研 究生階段的學習?選拔一部分優秀本科生直接進入研究生 階段,從建立科學的考核機製來說,並不是很難的事,問題 在於大部分學生直升為研究生後,是否有足夠的高水平導師,是否有足夠水平的研究條件。所以,國家實行改革開放以來,科大迅速地、不斷地向國外派送了大批中青年教師,使得科大中青年教師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

由於科大在本科生層次上已富聚了全國最優秀的人才,可以在研究生培養上實行所係結合,探索出一種“全院辦學,所係結合”的新途徑。科學院完全支持科大的這一改革設想,並在合肥召開了科大與百餘個科學院所屬研究所參加的會 議,共同研究聯合培養研究生分流體製的具體實施方案。會議上確定了 1、3、5 等名次的優秀學生保送給相關學科研究所,2、4、6 等優秀學生留給科大的導師,也確定在 81 級學生開展這種分流體製,並通過學生成績,研究所考核和麵試,初步確定具體人員的分流方案。各研究所受到了很大鼓舞,因為他們很難得到這樣優秀的研究生生源,這也為科研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寶貴的人力。學生也非常高興,他們再不用去花時間準備研究生考試,可安心學習。但是,當時研究生名額是由國家教委統一掌握,科學院不能直接給我們足夠的研究生名額,使得這項改革沒能在 81 級如願執行。後來,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科大終於實現了這項非常有意義的改革。盡管經曆了不少困難,科大所開創的“4-2-3 分流體製”,不但在科大實行了,而且也在若幹所大學以不同形式推行了。應該說,這是中國高等教育上又一項重大創新。當前,從中央提出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高層次人才的曆史任務來看,無論大學少年班,零零班還是“4-2-3 分流體製”所取得的經驗,都將發揮重要的曆史作用。

三、建造我國高校中的大科學工程

科大要想在合肥地區辦成一個高水平的大學,不努力創造條件,積極開展科研工作是不行的。1977 年就開始醞釀在科大建造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出發點是按著國家科技發展需求,結合國際上科學發展的前沿,建造能覆蓋多學科領域的大科學實驗室,使科大的研究能力迅速提高。當時,對科大近代物理係的一批年青教師而言,難度很大,人們也很懷疑由這批不懂工程的教師來做這件事是否可行?但是,在國家計委和科學院的大力支持下,經過預研製,工程設計和與國內有關工廠對於特殊部件的聯合研發,克服重重困難,用了 16 年的時間,終於建成了這項大的科學工程。

工程熱物理係的教師們,在 1987 年東北地區發生森林大火時,他們提出了一個大膽設想,能否把他們對燃燒規律方麵的理論研究運用到火災防治實踐中去。他們的想法得到中央領導同誌的支持,在有關部委協助下,在我國建成了第一個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為我國安全技術和科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近年來,無論從生命科學還是信息技術的發展中,都提 出了許多深層次的科學技術問題。科大又抓住這一曆史機遇,在實行“211 工程”已取得成果的基礎上,又建造了合肥微 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顯然,這個實驗室的建成,使科 大在科學研究能力方麵又有了更大提升,對我國科技作出了 更大的貢獻。

通過一係列大科學工程的創建使科大辦學的基本思想,即科學與技術相結合,教育與研究相結合,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進一步顯示了科大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如上所述,科大的曆史就是不斷創新的曆史。

那麽,為什麽科大會有如此強的創新精神呢?首先,科大的創新精神是來源於對國家、對社會的高度責任心。在北京創辦時,科學院領導和老一代科學家是從國家發展“兩彈一星”的事業對人才的需求出發,決定創辦科大的。在合肥時,科大從社會急需高質量人才的需求出發,克服困難,創出了一條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人才的新路。其次,科大的創新精神也是來之於抓住機遇,勇於實踐的能力。從上述的創辦少年班,“4-2-3 分流體製”和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的建造等事例中,可以看到科大人如何抓住一切曆史機遇,大膽進行實踐的。另外,科大的創新精神也是來源於科學的態度,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認真做好每件事情,才使得我們的一些改革設想得以實現。

今天在座的都是青年教師和研究生。大家如何在自己的工作和學習中發揚科大的創新精神呢?顯然,必須要提高自己的責任心,善於抓住機遇勇於實踐和腳踏實地去做每件事情的科學態度。從科研來看,創新的內涵是什麽?創新包含有三個層次的內容: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結果。新思想就是對客觀世界,自然界發展規律所提出來的新認識,這是創新的最高層次,可帶動人類曆史發展,有相當長遠影響力的科學思想;新方法是為了實現上述科學思想,所建立起來的各種理論方法和實驗方法,這些方法也覆蓋較大的科學領域,對於推動科學發展有著重大作用;新結果是利用已有思想和方法,得出來的新結論、新現象和新應用等。我們的研究工作,絕大部分首先是從第三個層次展開,得到一些新的結果。如果這些新的結果用已有的理論不能解釋時,就提供給人們一種機遇,這是發展理論和方法的一種起點。由此可見,科研工作不但要做出新的結果,更要在加深對結果的認識上下苦功夫才行。

因此,科學上的創新必須有紮實的科學基礎,沒有紮實的科學基礎,就難以洞察出現在你麵前的科學問題。但也必須指出,科學的基本功,一方麵來源於讀書、看文件的學習過程,更重要的是來於研究過程,必須善於把學習與研究有機結合起來,才能逐步培養起自己的創新能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goofegg2023 回複 悄悄話 難得在這裏能碰到科大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