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間

《科大瞬間》與您分享中國科大校友和教師校園內外真實、親切的回憶以及多視覺、多維度的人生感悟。
個人資料
正文

我大學時代的一畝三分地

(2021-06-20 08:55:29) 下一個

科大瞬間     第85期

曲昭君:我的一畝三分地

 

曲昭君 812

 

我是聽著陳景潤、李政道和寧鉑的故事踏進科大校門的。記得高考結束後,學校老師帶著父親和我一起拜訪了科大的招生老師,隨後我就被安排進了科大物理係。

那時的我,對專業完全無感。偶然聽到父親和老師議論說理工科安全,當時不甚了了。後來慢慢知道了些他們經曆過的時代,才明白了那時的人為什麽理所當然地選擇了理工科。

在我們那個邊遠的小城市,進入科大是學校和家庭的無上榮耀。

在進入科大前,我是同學們眼中的nerd  (書呆子)。因為有陳景潤的故事做鋪墊,那時的nerd在社會上受到普遍地尊敬和認可。因為家有nerd,不斷有人來向父母討教怎樣培養一個nerd。這讓我不勝其擾,內心十分抗拒這種標簽,卻又無可奈何。讓我感覺稍好一點的是,自己還能寫幾筆字、畫幾筆畫,盡管寫的、畫的水平都極其業餘。

一進入科大,我就張皇失措。在那種人人一身本事、個個才華橫溢的環境下,需要麵對的沮喪和壓抑可想而知。看著周圍的同學,我深刻地意識到,自己不僅是個nerd,而且還是一個平庸的nerd。曾聽有人講:“唐僧西天取經,需要有孫悟空,還得有沙僧,更得有豬八戒”——讓我深以為然:當年的科大,遍地都是孫悟空。

可幸,我從小對字畫、讀閑書和室外運動有些興趣,這些愛好後來成了我的一畝三分地,幫助我在科大排解內心的焦慮、獲得些許精神安慰的工具。

與畫為伴

說起寫字畫畫,我還是受父親的影響。早年他是個師範生,那時的師範不分專業,所以父親什麽都會一些。記得那時父親經常畫畫、寫字、剪紙、彈琴和拉二胡。他寫字畫畫的時候,我常在一邊旁觀,並且也跟著寫寫畫畫。可能是家裏孩子多吧,他對我從不做什麽要求,所以我寫字畫畫隻是有一搭沒一搭地模仿。我常常會在他寫了一半的書法中加上幾個歪歪扭扭的字,然後得意地告訴他我的傑作。他佯裝惱怒地說:“你這寫的是些什麽?”然後笑著在旁邊鋪張紙,教我寫幾個字。家裏有些美術方麵的書,父親也曾教過我些基礎的鉛筆畫法。比如,我第一次知道鉛筆要削成帶棱角狀,握筆的姿勢和上課寫字是完全不同的。學到這些小竅門,我的內心不免感到一種擁有“一技之長”的小小興奮。

記得有一個假期,我照著一本兒童畫冊,用父親寫宣傳標語的廣告顏料畫了一本彩畫。母親拿著我的彩畫到她們單位去展示,以至於她的那些朋友每次來訪,都要順便參觀一下我的習作。但因為沒人教,父親也很業餘,我的畫一直沒什麽長進。

進入科大後,我繼續寫字畫畫,純粹是自娛自樂。我既沒有參加美術社團,也全然沒有目標。在無聊的課堂裏,就畫幾筆,作出認真做筆記狀;晚自習時,做完一套題,也塗幾下。記得曾經在圖書館裏借到一本日本漫畫,我即刻被那種絢麗的畫風震撼到了。那天還書時,我想複印幾幅書裏的畫,但沒有得到複印室老師的許可,理由是與學業無關。無奈,我臨摹了幾幅簡單的畫,這幾張成了現今僅存的學生期間的手稿。

現今僅存的學生期間的畫稿

 

畢業季做實驗空閑時,我會隨手在實驗記錄紙上畫滿各種簡筆小動物。隻是給老師展示實驗結果時,尷尬了……當時感覺那些小動物還是很可愛的,可惜沒有留下來。

 

運動趣事

科大對於像我這類天資平平的學生來講,要順利完成學業,實屬不易。我僥幸可以完成學業,得益最多的還是由於堅持每天運動。忘記了我是怎麽和既不同係又不同宿舍的高立新、薑建新形成了默契——每天下午,我們總會出現在圖書館中,然後相約去打排球或羽毛球。這樣的默契基本持續了四年多。

下麵這張照片是我們四年多的球友臨別前在校外小聚拍的。記憶中,那是我第一次吃小籠包,不知該如何操作。我用手抓著很油膩地吃完後,發現旁邊還有筷子……接著,我們仨去照相館留了個影。

作者(中)與81少的高立新(右)和819的薑建新(左)

記得科大第一屆女子足球賽,二係和七係組成了聯隊。822的殷桂梅和程文在訓練階段,即因腿傷而退出。我們的運動健將樂小雲同學,也因打籃球而傷到了腳。為此,我們的教練胡滿和李寶生同學,除了教我們如何偷偷犯規外,還特別給我們示範如何摔跤才能保證不受傷。可惜教練的悉心指導還是敵不過冬天沒有草的足球場和場上艱苦的廝殺,我們的前鋒舒方同學在為我們贏得多個進球後,還是傷到胳膊而提前離隊。我盡管踢到了最後,也傷到了手掌。令我們自豪的是,在嚴重減員的情況下,我們聯隊還是取得了冠軍。

一場足球賽下來,女生樓出現了壯觀的一幕:有人拄拐,有人被攙扶著,還有人一瘸一拐地去上課。據說是因為受傷的同學太多,第二年,以及後來很多年,都沒有再組織第二屆女足賽。不過我已經養成了見球就踢的習慣。以至於後來打排球時,每逢有足球場上的漏球,隻要在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我都會毫不猶豫地撲上去,猛開一腳。

科大第一屆女子足球賽,二七係聯隊,左四是最佳守門員807的薛岩

學生時期,我有晨跑的習慣。85年參加了校長跑隊,記得那年的運動會,教練鼓動我報了3000米。比賽時才發現,女生就我一個。在教練的勸導下,我硬著頭皮混在男生中跑完了比賽,所幸沒有墊底。86年合肥市新年環城賽,科大長跑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第二天晚上,長跑隊在校外舉行聚餐。訓練了那麽長時間,每天下午在操場上連跑十幾圈,聚餐那天才第一次發現長跑隊居然有那麽多成員.

1986年科大長跑隊合影

忘了是哪年的校運會,二係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且812的女生更是立下了汗馬功勞。以至於在N多年之後,偶然得知我們七位女生被封為郭靖的七位師傅,理由是女生太能運動了……我想透露一下,其實在N多年之後,我們私下已經稱自己為七仙女了。

812全體的運動照

 

補一張812的七仙女,在校門口留影。入學第一年的我們,個個意氣風發。

自左到右是812七仙女:陳紅玲、鄧奇希、舒方、張琦、張玲芬、作者和樂小雲

 

讀閑書

中國經過很長時間與西方隔絕後,80年代初引入了一批西方經典著作,這些經典一出現,馬上受到知識分子的追捧,那時的科大學生也不例外地有名著情結。我也隨著開放熱潮囫圇吞棗地借閱了不少流行的名著。盧梭的《愛彌兒》讓我第一次體驗到了從未有過的閱讀樂趣,他精妙的文字表達了我的心聲,讀來有一種痛快淋漓的感覺,以至我讀完此書後,一股腦地把圖書館裏所有盧梭的書借來看了個遍。此外,還有一些書我是在選修的《中國近現代文學》課中老師推薦給我們讀的,令我大開眼界。比如“反動文人”周作人,他的文字除了給人一種悠然的文人氣息,絲毫看不出如何反動……

科大圖書館有兩個吸引我的去處。一是四樓的社科閱覽室,裏麵文史類的書刊應有盡有;還有一個是二樓的英文期刊閱覽室,其中Reader’s  Digest  是我的最愛,每期必讀。記得第一次讀到紅色高棉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事件時,帶給我內心巨大的衝擊。還記得讀到一個戒毒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翁每天早上跑到海邊禱告,這讓當時的我非常困惑:一個科技如此發達的國家,人們為何竟然那麽迷信?這些閱讀經曆打開了我的視野,給我以往建立起來的社會認知和價值觀念種上了一顆顆懷疑的種子,逐漸學會了批判性思考……

那時,我們在科大學的是科技英語,沒有機會接觸具有人文氣息的英語讀物。在 Reader’s Digest,我讀到這段文字:“God granted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th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and the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這段話給了我許多啟示,並且讓我第一次真正領略到英文的美妙。

結語

很多年後的今天,回頭看科大那些年。在巨大的課業壓力下,繪畫、運動、還有讀書就是屬於我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陪伴我度過了時而幽暗、時而明媚的青蔥歲月,幫助我在惶惑不安中,慢慢地找到了自我,並帶給我很多的快樂,讓我覺得自己不再是一個nerd。

現在依然可以清晰地記得,在運動場去食堂路上,往來不絕的同學,有人邊走邊吃,那首《在希望的田野上》總是如約般響起,心情也如歌聲一般……。

傍晚,坐在圖書館的閱覽室裏,望著窗外漫天的彩霞,目送著夕陽緩緩隱去,耳畔飄來校園廣播的音樂聲……這些美好的畫麵一直定格在我的腦海中。

 

習作分享

已經有很多年不畫畫了,三年前又重新拾起畫筆。起初,我的習作一直是用來哄孩子的,不曾想到在我們科大的這些理工男女中獲得了一片點讚。上科大是我最好的運氣——在耕耘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的同時,我遇見了一群有趣的人。讓人感到更加欣慰的是,很多年後,經曆了世事滄桑,他們中的很多人有趣依然……

 

 

文圖編輯:劉揚, 陶李, 許讚華  

排版編輯:俞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VCPP 回複 悄悄話 盧梭的書,我那時讀的是《懺悔錄》,讀了非常鬱悶LOL。這麽說,應該讀《愛彌爾》啊。後來有一回出差,招待所的房間還有兩位是師範畢業的老師,非常推薦《愛彌爾》,從那時起,就一直記著這本書,也請了一本,卻一直沒“空”拜讀,LOL。
VCPP 回複 悄悄話 畫太美了!文理才華出眾!一般人能搞定四大力學就已經阿彌托佛,氣虛眼花,您還能有那麽多興趣愛好,佩服!
那個年代非常質樸,連收音機都很稀少,校園廣播的確是每天的一個籍慰。長期播放同一首曲子的確很有意義,會給一段時光打上特別的標誌,以後聽到音樂就聯想起往昔。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