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王啟華 6321 2018-12-08
【科大瞬間】第38期
【編者按】
中國科大是一所以所係結合模式創辦的、培養前沿尖端科技人才的大學。建校初期,主要任課教師都由中國科學院各個研究所的科學家擔任。這些科學家大多於三、四十年代在歐美受過良好教育,思想活躍,視野開闊 ,人文精神蓬勃旺盛。他們回國後,把各自獨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氣質帶到校園 ,在教學過程中潤物無聲地為科大嵌入了自由探索、求真擇善的DNA。本文作者以樸素的文字,回憶了當年在北京玉泉路校園時代有幸受到這些科學大師們親自教誨一個個瞬間。今天讀來,大師們的智慧箴言依然令人受益 :正是大師們這種科學精神,影響著科大一代又一代學子。
劉揚
年輕時就遇到大師 令我受益的教誨
王啟華 6321
1963年9月我終於來到了夢寐以求令人向往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入校之前看到學校招生宣傳畫冊上那些國內外頗具名望的科學家,多麽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見到這些大師啊。真為能有這樣一批榜樣楷模而感到驕傲。
9月9日開學典禮,由科學院技術科學部主任嚴濟慈副校長主持 郭沫若校長作了重要講話。郭老再次朗誦了由他親自譜寫的校歌《永恒的東風》歌詞。他用他特有的風格,抑揚頓挫,鏗鏘有力,激勵著我們每個學子獻身科學事業的信心和決心。
1960年學校招生宣傳畫冊
學校鼓勵我們新生以科學家為偶像、學習他們的治學精神,並給每位新生發了一本"向科學進軍"書刊 (學習方法專輯),書刊裏就有數位大師的諄諄教誨一一
書刊裏還有不少學長們撰寫的學習體會,也正好助力於我們這些新生順利走過五年的求學路。
當然,以後在學校總有機會親眼見見這些大師"偶像",而且我們進了技術物理係,是要拜師的。科學院物理所所長、係主任施汝為和係副主任、研究員錢臨照兩位大師,親自向我們介紹了相關專業的設置和國內外的最新發展狀況,並同我們新生合影。相片我至今還珍藏著。
見到華羅庚副校長,是開學後不久的一次紀念5周年校慶的講座上,華校長演講的主題是"連續和離散〃。接著是王元教授的演講。許多高年級的同學以及科學院師生都來聽講座。我剛上大學聽得似懂非懂,但能感受到現場熱切的氣氛。
我還清晰的記得我們在教學主樓的503教室上高等數學課,課間休息時聽說303教室是近代力學係主任錢學森在講課,我們這些新生呼地一下子就擠進去圍在了講台旁。錢先生明白後微笑著把我們請出了教室,回到講台上專心的給師哥師姐們授課。當時真羨慕學長們可以聽到錢先生的課。
大概是1964年五四青年節 ,由科學院原子能所錢三強所長給大家做勵誌的講座。我至今記得錢所長告訴他的正在念書的孩子,要真正掌握知識,而不要刻意去追求那個五分成績。那時,學校實行教育改革,允許其它年級和其它係的學生旁聽嚴濟慈副校長給技術物理係62級同學講的普通物理課。聽的人太多,教室就配上擴音器。由於當時還沒有無線話筒,有線話筒常常拖著線在講台上移來移去。
有一次,我單獨與一位大師零距離交往,至今難忘。大約是1967年秋天,我路過第一食堂附近的大字報區,正好看到華羅庚副校長也在看大字報。大字報批判當時的黨委書記劉達執行修正主義教育路線的內容,一些內容涉及到劉達重用老科學家、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後麵是打倒劉達的口號。其實說心裏話,我是有自己的看法的:當時的教育路線、特別是科大自1963年就率先開始的教育改革,確實讓人感受到教育的春風撲麵而來,令我們對課程和知識學得實、學得活,這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這些大師們堅持的辦學方法、教學態度,培養了我們紮實的學風、辨證地研究分析問題的能力,使我在幾十年的工作中一直受益匪淺。我走到華羅庚副校長身邊先問候了他的身體後,就眼前的大字報問華老:您怎樣看待對劉達的這些評價呢?華老說:“毛主席教導我們說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群眾是好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幹部是好的,我們還是應當這樣去評價廣大的幹部和群眾才對呀。” 後來每當想起這件事,都對華老在那個環境裏表現的正直胸懷和以數學方式評說政治的智慧由衷地敬佩。
離校五十年了,那些難以忘懷的往事依舊曆曆在目,大師們的言傳身教依然在影響著我們這一代人。
1963年9月,6302班和係領導施汝為,錢臨照等合影
【作者簡介】王啟華,6321 班。1968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技術物理係激光專業。2002年開始在中關村創辦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並一直從事鐵路係統的激光應用的研究與推廣工作。
文圖編輯 :劉揚,況敬雷,陶李
排版編輯 :許讚華,俞霄
中國科大《科大瞬間》常務編委:
許讚華 803 | 劉 揚 815
黃劍輝 815 | 滕春暉 8111
投稿郵箱:
kedashunjian@gmail.com
公眾號:
USTCMoment2
文學城博客: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