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養女,窮養男。這句古話很有道理。輸在起跑線上的男人,日後成功的占大多數。
隻有女人,才能說出那種用自己的生命去愛一個人的話。這種話如果從一個男人的嘴裏冒出來,我們不能不去懷疑他的真正動機是什麽。
對於女人而言,凡是希望渺茫的地方,我們經常聽到的是哭聲。這是一個女人進行抗爭的最原始、最有效、屢試不爽的手段。當這種事情發生在男人身上時,你聽到的將是歌聲,而不是哭聲。這是一個正常男人在無奈的時候,最常見的一種不得已的抒情方式。
女人可以為情犧牲一切,但男人卻隻肯為女人的身體才做出犧牲。
女人的癡情是本能驅使的結果,正如男人的好色是本能在暗中作祟的結果一樣。可問題是,我們明明知道這一點,卻老還是執迷不悟地將革命進行到底。
所有的女人肯定都無法理解這樣一件事:男人的心到底是怎麽長的?為什麽它是如此的善變,對待我們一往情深的愛情,簡直就如同襯衫兒戲一般,從來就不知道感恩二字是怎麽寫的!?讓我來回答你好嗎?這就好比你總是搞不明白另外一件事一樣:狗,為什麽總改不了吃屎呢?
女人第一關心的,一定是愛情,第二關心的,一定是如何將自己第一關心的進行到底。愛情中的女人比男人敏感一千倍,對什麽都神經過敏,好像患上了一種無藥可救的“愛情綜合症”。唯一一種還能將她們救出水深火熱之中的藥,便是愛情。你隻要往她們的心裏撒點愛情的狗糧,她們就有救了。至於劑量嘛,多點少點都不重要,不要擔心用量過猛,也不必懷疑給的劑量是否太小了。重要的是,必須顯得大大方方地給予,但一點就夠了。
所有的女人隻會去想一個男人,而所有的男人卻往往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一有機會便要情不自禁地去想別的女人。這些話裏到底包含多少真理的成分呢?恐怕隻有每個人自己才能回答自己。
女人總覺得自己對愛情的付出要遠多於男人。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由於處於弱勢的原因,她們隻能常常將男人的薄情寡義掛在嘴上,進行不厭其煩的一輪輪口誅筆伐,直至徹底將男人打翻在地,抱頭鼠竄,再不敢幹這種傷天害理的事情了。可問題是,男人們身上的基因之中,就數忘恩負義的數量最多,這不是那個男人的過錯,要罵就狠狠地罵蒼天吧,這樣做至少也能解解心頭之恨呐。
男人是邏輯的動物,女人是情感的奴隸。沒有愛情,一個男人照樣可以活下去,可是,沒有愛情地活著,對於一個女人來講,這不能算是真正地活著,充其量也就是機械性地活著,正如一個植物人,依然可以有機械性的條件反射一樣。
男人找性,這是天經地義的,沒有任何虛偽成分攪和在其中。而女人滿大街賣性,除了生活所迫之外,很難讓人見證到自覺自願的內容,雖然她們個個在床上都會顯得很敬業,這也不能說明任何問題。
2024-08-07: 摘自《隨筆雜感 – 愛情篇》 (56)
“我的觀察:國人從來是政治正確,愛情褒義,婚姻貶義。” -- 基本上同意你的觀點。這確實是個非常敏感的話題。任何的結論性評語,不論是褒義的,還是貶義的,都會招來正反兩個方向的反擊。愛情,在幾乎所有人的心目中,應該是美好和神聖的象征,應該永遠都活在最美麗的原生態之中。所以啊,俺在博文中,是有意識地繞開了簡單的好壞這個論點,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我們已經觀察到的事實方麵上,這就在無形中避開了不必要的纏鬥上。
喜歡你舉的這個例子,在幽默詼諧之中,坦率地直擊了問題的核心。
據《歐洲家庭史: 中世紀至今的父權製度到夥伴關係》by西德爾,現代的像4口之家的家庭,這個詞,在德語裡意義含混,直到現代才得以澄清。西方的愛情-婚姻-家庭,幾乎是相互獨立的主題,以自然性研究為主。以愛情為例,討論男女特點的自然層,卻缺乏社會層。男女古來如此,變化不大,而愛情-婚姻-家庭最重要的是個用,implementing。現代各種混亂,很多來自於缺乏對社會層和implementing的認識。
嗬嗬,說明白了恨得罪人,但我也不是很拍得罪人。
國人——主要指博主們,對夫婦和婚姻最注意的時刻,就是前幾年那個女的用鉈殺夫的時刻。婚姻是褒義的時候,或得到一點點兒嚴肅討論或反思的時候,主要集中在怪力亂神,如刺眼的老夫少妻,有錢和權人亂搞,出問題越亂越好,虛幻的神仙眷屬,等等。對現代中國人夫婦之道討論較踏實的是柏楊《堡壘集》,但不深人,有術無學。
我的觀察:國人從來是政治正確,愛情褒義,婚姻貶義。即便半老徐娘、老太婆寫的文章,也是如此。中國古代的人倫,更不用說,那就純是批判用的。講個笑話,國內某教師問學生,一夫多妻還是一妻好,男學生都說要多。老師嘆氣:蠢貨,如果多妻的話,你們這些屌絲,怎麼會有機會討到老婆。
說真的,男人再花,為五鬥米委屈自己小兄弟的也不在少數。正解是:男女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夫婦之道,可以用體用模型,在五個層次推演。雖不能得到解析解,也差不多。但怪力亂神不再其中,如鉈殺。我的觀察,現代人對夫婦之道以及愛情的理解,多從怪力亂神的案例來,隻能祝他們幸運啦。
寫不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