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琳就是個乖乖聽話,好好讀書的“馬大哈”寶寶,大事小事不操心。
高中那年,琳住起了校 - 爸爸媽媽不忍心讓她每天單程騎車一個小時去上學,特別是天寒地凍的時候。不過,每個周末回家,爸爸媽媽都會變著法子給琳做好吃的。並在她返校的周一早上,把幾天的口糧給琳備好,讓她帶上。中間,爸爸或者媽媽還會再跑一趟學校,給她送一次飯食,又是幾天的口糧 - 他們可不舍得琳吃學校食堂裏那簡陋,單調的大鍋飯,雖然琳自己並不特別介意。
那個周末,琳像以前一樣,回到家中,一桌子飯菜已經在等著她了。那天的主食是“餃子”。跟往常不太一樣的是,這次的餃子爸爸媽媽都沒吃,而隻是看著琳自己吃。
“爸爸媽媽,你們怎麽不吃呢”?
“我們都已經吃過了,這是特意為你留著的。你趕緊吃吧”。
十幾歲的孩子,正是長身體的年紀,胃口又好,一盤餃子一會兒就下了肚。爸爸媽媽如釋重負地對視,琳壓根兒沒看到,她的注意力都在那滿桌子的好菜上呢。
過了沒多久,媽媽還是沒忍住,試探地問琳:“餃子好吃嗎”?
“好吃呀。你們不是也吃了嗎”?琳回答。
“有沒有什麽特殊的味道”?媽媽接著問。
“沒有呀。怎麽了”?琳很好奇媽媽為什麽這麽問。
“沒什麽,沒什麽”,媽媽搪塞了過去。
琳壓根兒沒多想,沒多問。不就是一盤餃子嘛。
最終,媽媽還是沒忍住,期期艾艾地告訴琳:爸爸媽媽覺得琳在外住校特別辛苦,需要補充營養。又聽別人說胎盤很補,特意找關係,托人弄來,專門給琳補身體。爸爸媽媽自己並沒有吃。
一聽這話,琳的第一個反應是“驚訝”,第二個反應是“惡心”。那這不是等於自己剛剛“吃人肉”了嘛,琳繼續不厚道地“惡心”自己。可是,看著爸爸媽媽又局促,又期待的眼神,琳努力把這個念頭“趕”出了自己的腦海,“怕什麽,又死不了,權當吃了不新鮮的豬肉了唄”。琳強迫自己跑出去跟小夥伴們一起玩,不去再過多考慮這件事情。沒過幾天,倒也真的就忘了 - 琳就是這麽一個“沒心沒肺”的主兒。
年紀大了,讀的東西多了,想的事情複雜了,琳反而會偶爾想起那頓“特殊”的餃子。已經過去好多年了,心裏的不適,早已淡化得無蹤無影。到底有沒有“補”到,琳並不知道,也無從知曉。
再回想起來,隻是一件很“特別”的經曆,一件不適合與別人分享的事件,一個爸爸媽媽對她疼愛的表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