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克說

一個經濟的旁觀者
正文

羅素成長價值比逼近曆史峰值!美股會經曆第二次互聯網泡沫破裂嗎?

(2020-05-20 13:39:03) 下一個

近日來自彭博的信息顯示,作為監測市場變化的重要指標之一,羅素成長價值比(Russell Growth to Value Ratio)升至1.66,距離2000年的1.67曆史峰值隻有一步之遙。

 

羅素成長價值比來自羅素指數,不同於道瓊斯,標準普爾500和納斯達克,羅素指數中涵蓋了美國最大的3000家上市公司,因此它可以更全麵的反映整個美國股市的情況。對投資機構來說,羅素指數主要用於判斷股票價值的增長趨勢,特別是股價和業績增長之間的關聯性。

 

簡單來說,羅素成長價值比是通過公司的增長除以股票的價值計算得到的。數值越高,公司增長的資本化程度越高;數值越低,公司實際價值的資本化程度越高。在1998年到2000年互聯網泡沫累積的這段時間,由於資本瘋狂湧入高風險的科技股板塊,羅素成長價值比也出現了暴漲。

 

當互聯網泡沫破裂後,它也因為資本的大量出逃而大幅下跌。而現如今,這一數字已經非常接近泡沫破裂前的峰值。除非科技公司們能夠在今年第二季度實現超預期的增長,否則它們的股價勢必會回調,從而影響大盤。

 

 

此外,出現劇烈波動的指標不止是羅素成長價值比,公司市值與年銷量比(EV to Sales Ratio) 也從今年2月起大幅上升,標準普爾11個領域中的8個,相比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和2008年金融危機時,數值都翻了一倍。

 

與此同時,高盛的分析師也表示,目前市場的資金過度集中於六大科技股中(蘋果,亞馬遜,穀歌,臉書,微軟,耐飛),幾乎占到了標準普爾500總市值的25%,類似的情況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時就曾出現過。但不同以往,這次資金的集中程度明顯要更高。

 

在億萬富翁投資家David Tepper看來,目前的股市泡沫已經是他所見過的第二高時期,僅次於2000年。他認為市場的熱錢和美聯儲的入局,導致股市的增長已經接近飽和,而且風險回報比例過高。雖然他表示自己並沒有做空美股,但也建議目前維持保守的投資策略更加明智。

 

盡管多數聲音不看好美股未來的走勢,但曆史真的會重演嗎?

 

福布斯是這樣分析的:

 

“目前有充足的證據表明,我們不會發生第二次互聯網泡沫破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和20年前相比,科技如今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經濟的每個角落;其次,科技股的高市值可能意味著更持續的增長,因為這些公司在營收方麵的增長性要遠高於其他傳統行業。”

 

從數據看確實是這樣,科技股過去一年的平均增長率是40-80%,有些個例的漲幅甚至達到148%。相比之下,其他行業的增長率隻有1-9%,幅度最高的也隻有17%。

 

此外,由於雲計算軟件平台的普及和應用,使公司們可以量化收入的增長,不但降低了對未知的不確定性,更能大幅降低成本,讓公司能集中精力在某一特定領域實現快速增長。

 

軟件科技的飛速發展,正在讓高增長、高利潤、高護城河的“三高”商業模式變得可行。高估值、高增長的科技公司並不絕對意味著泡沫,在不斷變化的市場麵前,投資者也應該學著重新審視以往的一些價值判斷,比如對市盈率的執念。

 

但另一方麵,2019年IPO (即:首次上市)公司的數量是159家,和1999年-2000年的892家相比,相差甚遠。但風投成功退出的資金量卻創紀錄的達到了2564億美元,其中由82家風投主導的IPO,占到了2019年總上市規模的78%,比2015到2018年的總和還多。這些風投的總投入成本為350億,平均回報率637%,這就意味著市場承擔了大部分的成本(風險)。與此同時,疫情導致A,B輪的投資大幅減少,大量初創科技公司融資停滯,現金流麵臨斷裂的風險,這一情況和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後非常相似。

 

此外,很多上市不到一年的科技公司都實現了50%以上的增長,但在當前整體經濟下行的環境中,它們能否維持如此高的增長率,還有待觀察。

 

實際上,市場上有很大一部分高增長的科技公司,並沒用經曆過經濟周期中的下半段考驗(即經濟緊縮)。雖然這未必會造成泡沫破裂,但它可能會導致公司出現經營虧損,當這一情況發生時,無論是機構還是散戶投資者,態度都會發生轉變。當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因為疫情關門倒閉,使用那些科技公司產品的客戶也會相應減少。也許我們在第三季度就會看到一次大回調,對投資者來說,在穩定的市場到來之前,找到一個贏家仍將會是一件艱巨的任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