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克說

一個經濟的旁觀者
正文

疫情之下迎來史詩級巨虧!軟銀麻煩大了,跌下神壇的孫正義還能翻身嗎?

(2020-05-02 13:21:45) 下一個

據多家媒體報道,日本軟銀集團近日發布了一份時間周期在2019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的2020財年業績預測,由於新冠疫情在全球瘋狂蔓延導致市場環境極速惡化,集團2020財年可能會出現高達1.35萬億日元(約125億美元)的經營虧損,其中淨虧損預計為70億美元。對此,軟銀方麵給出的解釋是由於全球經濟惡化,旗下的願景基金(Vision Fund)所投資的公司價值出現了大幅下跌,因而造成巨額虧損。

美國福布斯網近期也發表了一篇專訪軟銀老板孫正義的文章,其中孫正義談了上市失敗的Wework,規模高達一千億美元的願景基金,以及軟銀的未來,內容很有參考價值,本人經過編譯後將要點分享如下:

【關於Wework】

孫正義承認自己出現了嚴重的投資誤判,軟銀嚴重高估了Wework的價值,導致付出了100億美金並最終IPO失敗的慘痛代價。並且他過於相信Wework的創始人而非客觀數據。但他也表示,隨著Wework新管理團隊的組建,公司會走上正軌,就像當初投資阿裏巴巴的前十年,公司沒有賺到一分錢,但之後卻獲得了驚人的回報。但從目前Wework的實際債務情況來看,軟銀打水漂的概率非常大,最好的結果也隻是收回10%的前期投資。

 

【關於願景基金】

過去三年,願景基金一共投資了88家科技初創公司。其中不乏像字節跳動、Coupang這樣的明星公司,但同時也有眾多草根科技公司,行業覆蓋共享經濟、交通運輸、旅遊和房地產。由於規模龐大,加上投資屢屢失敗,很多投資者已經把願景基金視為軟銀背上的一顆超級定時炸彈,希望孫正義徹底將其關閉。但最終,孫正義選擇出售410億美元軟銀持有的資產,回購軟銀股票以償還債務,軟銀的股價因此大漲18%。

在孫正義看來,盡管過去幾年願景基金經曆了很多瘋狂的投資,但細看一下它的資金來源你會發現,其中70%來自於沙特和阿布紮比的主權基金,以及像蘋果和高通這樣的優質藍籌企業。所以根基還是穩固的。從投資結構來看,人工智能相關的公司占了很大比重,就像當初被人們簡單定義為電商的亞馬遜一樣,那些現在看起來商業模式簡單的服務,在Ai的發展下,未來極有可能變成其他的應用場景。

經曆了Wework的教訓之後,願景基金已經開始對其投資項目采取“減臍帶”行動,把KPI從增長率變成盈利能力,未來至少有15個投資項目將麵臨破產清算,孫正義相信這將有助於願景基金更好的控製成本,但外界也認為,龐大的資金量意味著大手筆的投資,而這也將直接影響資金的利用效力。

 

【關於軟銀】

軟銀現在已經變成一支價值股票,而非業績驅動。光軟銀所持有的阿裏巴巴股份就已經超過了軟銀本身的市值。軟銀正是在用阿裏巴巴供養著願景基金裏眾多的投資項目。啃老已經成為擺在願景基金麵前一個不爭的事實。這也導致了市場對軟銀信心的逐漸流失,特別是Wework投資失敗之後,而3月末信用評級機構穆迪把軟銀債券評級連降兩級至“Ba3”,展望為負麵觀察,更是從一個側麵反映了市場對於軟銀的擔憂。一旦全球經濟複蘇不達預期,那個曾經創造了阿裏巴巴神話的軟銀有可能就此淪為笑柄。

 

【關於孫正義】

回顧過去20年,互聯網泡沫曾經讓孫正義的財富一夜歸零,但很快他又東山再起。他承認自己在戰術上有過後悔的決策,但戰略上,自己從沒有改變。孫正義擁有西方人那種極強的說服力和超前的眼界,但又秉承了東方人的謙遜,他非常了解自己的短板並善於變通,軟銀這10年的發展就是最好的例子。無論目前的處境怎樣凶險,孫正義依然是軟銀最大的股東,同時也是掌管願景基金的投資委員會三大成員之一,那些堅定的投資者依舊有理由相信孫正義,就像人們信賴巴菲特一樣,更重要的是,孫正義才62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